李欣榮的木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7855
颗粒名称: 李欣榮的木厰
分类号: G210
摘要: 李欣榮是安平郭屯村一個精明又誠樸的莊稼人。她藝高人胆大,开办了木厂,同时,李欣榮處事又非常公道。對於管賬欵的事,推定兩個人來負責,廠子裏的一切開支,都得當衆來記賬,脚手是拉的挺淸楚。
关键词: 李欣榮 木厰

内容

李欣榮是安平郭屯村一個精明又誠樸的莊稼人。常年價除了種着十五畝半地以外,一年到頭都抽閒織布,熟練的拉起梭子,每天能織一個半布,同時又趕上前兩年土布的銷路挺好,織個布就得賺上斗數的高梁,所以一家五口的小日子,過得很不錯。
   「藝高人胆大」的話,確是如此的。李欣榮常說:「光仗着我這織布機子,養上三口五口子人也不大要緊。」年上秋後,他把打的粮食換成了半頭牛,仍然在打算着織布來養家。那知道各大城市相繼解放後,市面上的洋布擠了土布,織土布就不如從前好賺錢了。這樣,他就打算再搞別的應時的副業。
   今年剛一開春,翻了身的農民,都在籌劃着蓋房子。因此,集市上的檁樑木材和家常用具,都是搶着來買。誰也都說:「木貨市裏眞熱鬧,開個木廠子就是挺好的事。」可是李欣榮又何嘗不這樣想呢?他打年輕的時候,就學會了半套木匠活,用的傢具也製備的很齊全,所以他不斷的在計劃着:「不織布了,跳個行,開木廠吧!」
   但是,提起開木廠來,並不是一個人能辦得到的。頭一件,先得有幾個壯實的小伙子,搭起夥來才會幹得好;再一說,不斷的拉出拉進,都沒有牲口,沒有車,也是不好辦;另外,還得多少凑點本錢,才能開頭。這些事,在李欣榮的腦袋裏不知轉了多少圈子。而同時擺在眼前的事實,專靠織布已不能解决家裏的零用錢,非得設法跳行是不能搞好副業的。於是,他便在村裡找到打算搞副業的人,商量開木廠子的事。
   大庚和信義他們哥倆,都是願意多生產的,老早便想着開個木廠子只是有點「買賣好做,夥計難搭」的顧慮,始終也沒有鬧起來。當李欣榮和他們商量時,都是說:「春荒焦時的,打飢荒(本錢)是個硬頭子,還多是生手,怕辦不成呢!」他便把自己的打算,向他們耐心的解釋着:「什麽事也是開頭難!咱們本錢小,要往小處做,攬點包乾的活也行了,春天乾的快,生手們多幹點劈木柴的活,一推就賣出,本錢不是周轉的更快嗎?」這些事實,他們早已見過當村王興業的木廠,是這樣搞起來的。他又用鼓勵的口吻來勸他們:「人們不會手藝不要緊,人常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要咱們有做到老學到老的勁頭,日子長了,什麽活也會幹得了。」大庚尋思着也是這般道理,緊接上去說:「不用說別人,就看欣榮哥還不是沒有拜師傅的半個木匠嗎?咱們只要肯幹就能行。」大家都認為幹一場是可以的,不過還是願意多思想一番。
   這時,當村張鍋台有根木頭,找李欣榮來商量,打算包乾做拖車、土車子,他心裡話:「我們開木廠子,正愁着拉不開鋸哩,爲什麽不來一個就坡騎驢幹一場呢!」於是,三言兩語便應承起來。
   剛開工的時候,李欣榮和他們說的先來試一試,大家認爲行的話,就搭夥幹起來。他把四個人分成兩班做活。拉鋸和解板子的人,都抱着火熱的心情,幹起來挺上勁頭,稍一歇工,都要拿起錛、鑿、斧鋸來,學一學手藝。他很耐心的親手比畫着去敎,還說:「輕送鋸,拉用力;錛要穩,刨要平,學活別着急;鐵樑磨綉針,工到自然成。」
   大家正在幹活上勁的當兒,隣村張家莊住的被服廠,正急需大量的劈柴不斷來村採買,這件事直接刺激了他們開木廠的熱情。便把做織布機的工米四十八斤,連同每人凑集的三斗高梁,做了本錢,就開始搞起小木廠來了。
   先買了三棵破柳樹,又攬了學校打桌登的包乾活。大庚他們負責劈木柴,將打截出來的材料,解成蓋房用的椽子;李欣榮和信義兩人,就做起桌登來。他們都抱着「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勁頭,卽便累得渾身流汗,誰也不願意歇一歇。尤其是李欣榮又得顧裡顧外的照料大家,那一件活也離不開他來指撥;比如:別人劈不開的木頭,都是由他來看看木紋才下楔,用力打上個三五錘,就把它弄開了。大庚說:「把式,把式,做活看架式。老欣哥的錘頭是眞有勁,若叫咱們還不得看着做難
   嗎!」
   不上半月的工夫,大家一股勁的幹着,把所有的活做完了。半乾的劈柴就賣出手去,再添上做桌凳的工錢,便預備城關三月廟會的貨物。二十根榆樹檁條,及做好的門、窗和椽子,全都拉了去。正趕蓋房的人搶買木材,行市還算不錯。下廟合算起來,除本淨利也要賺到三倍以上。人們全說:「三人合了心,黃土變成金,眞是一點也不假。不用別的,光剩下的楡木劈柴也就差不多够了本啦!」
   李欣榮的木厰搞得挺火爆,不僅能够切實地掌握銷路,把做成的東西很快的周!轉囘來;同時在領導做活上,也非常得法。他本身有着多年來的勤勞生活,打一開始就抱着「搞出名堂」的决心。幹起活來眞比自己家裏的事,都要賣氣力。家裡的事,如餵牲口、掃院子、拿燒柴、和担水的事,都靠託給家裡的人來做。常勸自己的老婆說:「咱領着幹活,就得做出個樣子來。「上樑不正下樑歪」,自己若先站不住脚,怎能領導人呢!」他幹活時,多會也是人們都走了,他才歸弄傢具,拾掇木片子,打掃得院裡都挺乾淨,才會走開。這樣,影響了貪睡的大庚說:「我早先太陽晒不住屁股,是不會起來的,多年沒管過來的毛病,老欣哥把我治好了。」
   他們本着「農業養家,副業發家」的精神,來適當的配備力量做活。打春耕開始,就建立起每晚碰頭的制度,主要的是根據了各人耕種土地的活,來决定第二天廠子裡的事。假如離開這個人,影響了廠子裏的活,那就叫別人來替他耕地,必須做到互不影響生產的原則。他們全靠着個人的自覺,只要家裏沒有必要的事,誰也不肯遲到早退的。當耩地的那幾天,大庚家的牲口沒有輪流過來,李欣榮便借給他去用,還由廠子裏派去兩個人幫着拉囤子,大家都感到開個廠子什麽也挺方便。喜歡的大庚他爹說:「若不是開廠子,沒有牲口就得先等一等。今年我又有病,沒有着手,就把地種上了。」
   另外,李欣榮處事又非常公道。對於管賬欵的事,推定兩個人來負責,廠子裏的一切開支,都得當衆來記賬,脚手是拉的挺淸楚。若是分着花錢時,他都是先儘讓着別人多用一點,自己却一貫的是「幹在前頭,花在後頭」,怎不令人敬佩呢!
   到麥收時,成批的買貨和賣樹的,已日漸減少,都忙着鋤地、種菜,搞農業生產。因此,把四月裡廟會上賣的錢,趕着買了一些乾木材,以備農忙中抽閑來做熟貨。現在他們正準備積蓄本錢,等着過秋後,還要擴大力量。一定要很好的搞起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欣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平郭屯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