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7748
颗粒名称: 學習的方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8月23日当代日报发表文章“學習的方法”。
关键词: 学习方法 書本 集體

内容

關於學習的方法,重要的幾點是:
   第一,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有幾個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原則: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中國而外國,由具體到抽象。就是說我們學習應當從各人當前最迫切需要的,適合自己水平的東西學起,一步一步的學,逐漸提高。曾經有些人非常缺乏實際經驗而偏要學習馬列主義的高深理論。也有些人對中國目前的大事不關心而偏要張口希臘閉口羅馬,也有些人胡亂一把抓………這都是不對的。
   第二,書本與實際密切聯系。書本上的東西都是前人或別人積累下的經驗整理而成的知識,我們學習是爲了提高我們的政治文化水平,吸取前人的經驗敎訓,以便幫助我們解决實際問題,但我們不能把他當機械敎條搬用,當公式一味抄襲,譬如我們學習外國的革命經驗,並不是把他們的經驗原封不動搬用於中國,而是要學他們分析情况,决定政策和指導革命的方法,以爲我們的借鑑。至於書本和實際怎樣結合呢?這就要多接近實際,善於向羣衆學習。一般經驗,虛心向他們學習,勤懇向他們調查研究,就能熟知羣眾的思想,情緒和要求,這不但能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羣眾觀念,增加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而且進步也快,也不會犯敎條主義的錯誤。我們不可關起門來讀死書,來一個「寒窗十年」。毛主席說過:這樣你就是讀了一萬本書,甚至每本書又讀了一千遍,熟背一串名詞和敎條,結果非但無益,反而十分有害。像毛主席這樣偉大的人物,還說甘願當小學生向羣衆學習(例如他的「湖南農民運動的考查報告」和「農村調查」等偉大的文獻,都是由於向羣眾學習寫成的)那麽更何况我們呢?
   第三,個人自修和集體學習配合起來。不管在學校中學習或在工作中學習,都需要自修的,任何一個偉大的學者或對某個問題有研究的人,都是靠勤懇自修得來,我們靑年人要養成自修的習慣。多看多寫多鑽研。但是集體學習也非常重要,學記上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在封建時代尙且如此。因爲這可以集思廣益,材料豐富,能把問題從各方面展開和發揮得更正確更深刻,同時還有一種互相推動的力量,增進學習的熱情和毅力,如果將這兩種學習方法配合起來,進度就更快。
   最後,學習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平時一般人常說:「沒有時間學習」。其實工作再忙,只要有决心,能科學的支配時間,總可以抽出時間來學習的。像列寧,斯大林和毛主席這樣偉大人物比我們忙的多了吧!但是他們每天都要擠出一定的時間來看報,看書和寫文章,難道我們就抽不出時間來了嗎?毛主席就提倡「擠」總可以擠出一點時間來的,在學習過程中又總是有些意外的影響或遇到某些困難的,這就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千不可以兩天打魚三天晒網,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只要有決心和恆心,就能不斷進步的。(節自哈爾濱生活報「怎樣學習」一文)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