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工厰搞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7646
颗粒名称: 怎樣把工厰搞好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8月22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如何把工厰搞好等問題意見提供大家參考。
关键词: 工廠 節約 成本

内容

工廠是一個大家庭,也就如同一個小社會,因此「怎樣把工廠搞好」就成了目前迫切的問題。現在我就個人意見提供大家參考。
   工廠搞好的目的是爲了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是要我們工廠所出的產品,質要好,量要多,成本要低。達到這個目的的基本方法,我認爲應該是信服羣衆,依靠工人,所謂「三個皮鞋匠,賽過諸葛亮」。羣策羣力這種方法是民主的,是科學的。
   工廠應該怎樣實行民主依靠工人呢?譬如廠方有了工作方針,訂出工作計劃,就該首先交付全體職工(或代表)在公私兩利的原則下研究、商討、修正、議決而後簽訂合理合法的合同、細則、或其他公約,這樣就能取得全體職工的支持與擁護,他們會認爲合約就是自己手訂的法則,還有不積極不履行的道理嗎?!
   當然亦有個別思想未通,瞭解不够,間或違反合同的人,工廠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我認為應該先行敎育,加強學習,使他們從思想上改變工作態度與方法,眞到了某種不可救藥的程度再用合理的、公議的制裁,使他們有反省改造的機會。這還只是一個治標的辦法,治本的辦法,還是事前培養他們爲人民服務的勞動觀念,使他們發揮高度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或者利用多種競賽運動——如斯達漢諾夫運動邱的基赫運動,以及守時守約競賽等等。以團體或個人為單位,分別定出一些精神或物質的獎勵,這樣以鼓勵代替了責難,受獎的人多了,其餘沒有受到獎勵的不也就是一種變相的處分嗎?這樣不就建立了全體職工相互鼓勵與互相警惕的監督精神嗎?不也正是工廠主人翁應有的勞動態度嗎?
   至於如何加進質量,減低成本呢?那麽我們就要竭力實行勤儉運動。「勤」字包括「體勤」與「腦勤」,體勤可以增加生產,節省時間減輕一些日常耗費,「腦勤」可以提高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更可能有些創造及發明。「儉」就是節約,大可分為人的節約、事的節約、時的節約、與物的節約四種,工廠用人要在不妨礙生產的原則下盡量減少名額,要知道用人太多了不獨增加人事費用,反而更增加了附帶性的事務——薪資計算啦!糧服給輿啦!行政上的通報週知啦!都是跟隨着人數的繁多而增加的。事的節約就是簡化辦事手續,辦事應該簡單明瞭,建立經辦負責制度,反對那些走形式蓋官章的官僚作風,——一張單據蓋上八個大官章,結果大半不起什麽作用,有一個機關首長,一次在十多個職員請假條子上接連批了十多個「照發」,這不是蓋章制度的現形嗎?時的節約就是利用自己的時間並能珍惜別人的時間。約會守時,接見守時,工廠裏的時間就是費用,就是開支,設若一人一日做出一種產品或事務,另一人一個月才做出一種相同的產品或事務,二者開銷就有很大的出入了。物的節約就是愛護工具,節省物料,工具的消耗,物料的浪費都是直接影響成本的。
   總而言之,生產通過民主,合理而又合法,它可以促使人盡其才,事盡其功,時竭其力,物盡其利,這樣把生產搞好了,成本降低了。自然工廠也就跟着好起来了。編者按:劉國璋先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和認識,發表了這篇「怎樣把工廠搞好」的文章,是否正確或全面,希各廠職工及工廠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見解以「怎樣把工廠搞好」這個題目發表意見,以便改進工廠管理,發展生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