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長何秀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7351
颗粒名称: 女村長何秀英
分类号: G210
摘要: 冀東婦女代表大會上選出的出席華北婦代大會的代表何秀英今年三十三歲,是個辛苦的勞動婦女。
关键词: 玉田縣 勞動婦女 何秀英

内容

新婦女週刊社編(每逢星期五出版)
   玉田縣小劉莊有個「女村長叫何秀英」,他今年三十三歲,但她那寬大的額上已嵌上了深深的皺紋,頭髮也有好多成了白髮了。一看便知道她是個辛苦的勞動婦女,但沒有見過她的人,眞不容易想到她就是冀東婦女代表大會上選出的出席華北婦代大會的代表呢!
   何秀英小時家中貧苦,就上場下地,鍛鍊了一把好莊稼活。十九歲時候母親因缺吃少穿,就把她許配給距城三里小劉莊何榮德。婆家六口人,種着四畝地,打的糧年年不够吃。大伯子和丈夫就跑到口外服苦。在她二十七歲那年她的丈夫和大伯都病囘家來死了,這時本來就沒吃的,又發送(埋葬)兩口人,實在沒辦法,就拉下了四百多元的「飢荒」,把四畝地都賣了還償不淸,這時她拉着兩個女兒度日,孩子餓的呱呱叫,常常吃麩子,買點紅糧,還得奉養公公。後來,她又租種了四畝墳營地,終日把孩子撂在家裏去地裏幹活。她的莊稼活很好,莊稼年年長的不錯,但還不了財主的賬,這樣連愁帶累,頭髮就白了。
   日本投降了,八路軍解放了玉田城,她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地參加了查黑地,減租減息的鬥爭,家裡生活也鬆快些了。由於她大公無私,工作積極被選爲宣傳委員,第二年的八月十六日蔣匪軍佔了玉田城,蔣匪們知道了她是幹部,將她捕去,在路上邊走邊打她,她心理想:「海裡的水乾不了八路軍就沒不了,只要不打死我,就要為人民工作。」後來,頑軍用涼水灌她,打壞了她的胳臂骨,但了十五名靑年婦女參加了田間生產,可是她們都不會莊稼活,就編成了一個組,和她在一起學習。她檢查到誰家地荒了就先給誰縍,起先王又榮、李俊蕙以為下地不好看,拿鋤拉着走,經過她耐心的解釋才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了。吳桂蘭、彭玉蘭、薛廣芬等四人也跟她學會了扶坌子,今年她把全村所有二十七名靑壯年婦女都發動起參加勞動,全村地沒荒一畝。這樣她在村中的威望越發提高了,今年她什麽也沒說,後來終於脫險了,囘到家裏又繼續了她與敵鬥爭的工作,常常偷偷地到外村去開會,掩護區幹部。十月裏,在敵人監視下祕密完成了秋徵,把公粮送往區裏。四七年冬,我軍大舉反攻,頑軍逃到唐山,政府到小劉莊來領導土地改革,她做了鬥地主的積極分子。這村是個二十三戶的小村,一百二十四口人都有了土地,土地改革完成了她當選了村長。這村男勞動力缺乏,於是她想法發動春天,她又組織村中一羣靑年婦女自動的結互助組提出生產比賽。五天內全村完成了春種。在種地時全村還修整了十眼舊井新挖了七眼,連舊有好井廿八眼井,澆種了四十畝麥子,玉黍一百多畝。在春旱中她刨譚撒糞担水點種,一天可以種一畝玉黍。帶動了全村點種。
   何秀英對解放軍很愛護的,去年夏徵時,她和幾個婦女拿着篩子,篩去麥中的粃糠、土。她說:「給咱解放軍吃的麥子要漂漂亮亮的好麥子。」政府來信通知她將麥子送到遵化縣。因路途遙遠(一百一十里)又兼當時蔣傅匪軍侵擾,飛機濫炸,村中人不願去,她就作帶頭又動員積極分子幫她去送。在路上飛機來了,牲口驚了把車摔壞了,她一點也不灰心,和男人們每人揹三十斤麥子,餘下的用牲口馱着,在雨後泥濘的山溝裡走了十多里,才完成了送糧任務。東北大軍進關了,部
   隊駐了她村,小小村子駐了三十多輛大車和砲車,人吃馬喂,都是她自己去城裡「供應站」換麵、米、草料,並把全村婦女號召起來自動找同志給做衣襪。忙得她三日三夜沒睡。去年十二月玉田縣開勞模大會,她被選爲頭等婦女勞動模範和工作模範,今年正月玉田縣開婦女代表大會,被選爲出席冀東代表,同時在冀東又被選為出席華北代表。玉田縣委耐松同志說:「這是玉田縣的光榮。」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瑞
责任者
何秀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玉田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