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鐵路職工和洪水搏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7171
颗粒名称: 北方鐵路職工和洪水搏鬥
并列题名: 全力搶修橋樑路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8月為恢復自雨季開始以來被冲毁的七十六處橋樑和多處路基,北方各線鐵路職工,正緊張地和洪水搏鬥。
关键词: 工人 鐵路 洪水

内容

(新華社北平十六日電)為恢復自雨季開始以來被冲毁的七十六處橋樑和多處路基,北方各線鐵路職工,正緊張地和洪水搏鬥。北寧路北戴河站和留守營站地區鐵路職工七十餘人,奮勇搶救路基旁邊被大水冲毁的壕溝。在搶救中,工人們以四十二分鐘裝好石頭一百二十餘噸,運往現場,並在三小時以內把堤築好,保證了列車通行不受阻滯。太原鐵路管理局橋樑工程隊,日夜冒雨趕修石太路被水冲毀的橋樑,在十一天中恢復了永久性橋樑十二座,鋼樑石墩橋十九孔。壽陽段鐵路某便橋被洪水冲壞了,該工程隊立卽趕到、跳進兩米深的急流中搶撈枕木。勞動模範工人岳金保,事務員李全福曾幾次被洪水打倒,但他們始終堅持,直到把橋修復。七月二十日,大清河水位急劇上漲,離便橋只兩米多高,橋孔又被上流冲下來的柴草淤泥堵塞。開原監工處養路工區工人五十餘人在養路工人田保富帶領下,跳入急流把橋孔疏通,使水勢逐漸減退。電力工人宋桂公,趙秀福在急流中堅持了一個半小時,搶救起兩根被冲倒的電柱,免除了送電時受障礙。預定於「八一」恢復直達通車的滬杭鐵路搶修工程正進行時,突然七月二十四日受颱風驟雨襲擊,使工程停頓達四天之久。但是工人們堅決爭取在八一通車,於是他們連加了五個夜工,終於完成任務。在修補天津至德州的路基時,平津鐵路管理局局長和德縣工務段段長等都親自到現場領導指揮。從前在正太路上流行着一句俗語說:「工務段斷了道,車站上好睡覺」,這句話在今天的人民鐵道上已被推翻。全體鐵路職工都用全力維護自己的大動脈——人民鐵道。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