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927
颗粒名称: 中暑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中暑俗名「痧子」,在醫學上稱爲日射病。可分爲輕重兩種:輕的週身沒有力氣,頭暈眼花,臉色蒼白,神志昏迷,四肢及腹部肌肉往往抽痙作痛。
关键词: 注意 中暑 症狀

内容

中暑俗名「痧子」,在醫學上稱爲日射病。可分爲輕重兩種:輕的週身沒有力氣,頭暈眼花,臉色蒼白,神志昏迷,四肢及腹部肌肉往往抽痙作痛。以上各症狀之來,尋常都是突然的,但病人事先往往有好幾天的頭痛,胃口不良或便祕等情形。至於重的中暑,則病人突然倒地,知覺全失,瞳孔放大,皮膚乾燥發熱,體溫可升至攝氏四十度以上,呼吸斷續急促,生命有在幾分鐘之間就完結的。
   中暑是怎樣發生的呢?原來人體的血液和血管,是調節體溫的主要機構。天冷時,皮腐浮面的血管收縮,血液多在皮膚深處流通,不與外界空氣接觸,溫度得以保存,天熱時,皮面血管放開,大量的血液就到表面來,與外界空氣接觸,因而得以把熱量散發出來。中暑的發生,卽是這種機能的受到阻礙。天氣酷熱時,人們在烈日薰蒸之下活動,因爲外界的溫度過高,不但本身所發生的熱不能消散,而且外界的熱還要浸透到身體,使人忍受不住,因而發生中暑現象。此外,身體的不健康,睡眠不足,飲食失宜,工作過度疲勞,衣服不合衞生要求,頭部受日光曝晒過久,腸胃遭傳染病的侵襲……這種種都足以消耗一個人的精力減低人的抵抗力,因而就會發生中暑。一次中暑的病人痊愈後,往往較常人更易再中暑,而且神經方面也每有損害,一時難以恢復。
   對於中暑的人,首先要把他移臥於陰涼通風,處,把週身衣服解開,用冷水擦身,高舉頭部,並敷以浸透涼水的毛巾於頭部;一面急速請醫生作對症急救。至於拔火罐,抓痧子,放血,請巫婆燒香咒唸,不但治不好病,反誤了病人救治的時間,是危險的。
   要想免於中暑,須注意下列幾點:(一)身體胖的人,熱天少吃肉類和油膩的食物,以免產生多量的熱;尋常的人,也以吃靑菜,豆腐,瓜果爲最適宜。(二)多飲水,以資補充水分的蒸發而洗除體內的舊污穢,使大便通暢。(三)穿衣服應求寬大而通風,顏色宜淡。(四)烈日當頭,時間久了會出毛病,所以出外應戴帽子。(五)少凑熱鬧,人多擁擠的地方少去。(六)出門時帶一點十滴水,八卦丹,以備萬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