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不加調整勢將無法維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722
颗粒名称: 電費不加調整勢將無法維持
并列题名: 電廠覆杭立模君這樣説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8月13日刊登了关于当代日报于十日讀者服務欄發表杭立模君「米價往下跌,電費朝上漲」的批評文字一篇,提出詢問的兩點内容。
关键词: 内容 詢問 電費

内容

編者先生:
   十日貴報讀者服務欄發表杭立模君「米價往下跌,電費朝上漲」的批評文字一篇,希望得到囘音,現在我們按照杭君提出詢問的兩點,簡答如下:
   (一)本廠六月份的電價成本,是依據當時煤價每噸三萬八千餘元,和米價每石一萬零五十元計算的,七月份內煤價米價都上漲得很兇,電價本來早需調整,但是本廠爲了協力政府照顧產業界和人民負担的方針,仍然勉維六月份原定的電價,以致入不敷出,虧負纍纍。最近到廠煤價每噸已增至十四萬元左右,米價雖略往下跌,可是與六月份調整電價時相較,還是要高出三倍以上,電價如果不酌加調整,再生產勢將無法維持,這是本廠不得不調整八月份的電價理由。
   (二)本廠對於減輕人民和工廠的負担,向來非常注意,從上述七月份其他物價都在上漲,而獨本廠仍維原價的事實,可以得到顯著證明。這次我們原來計算的平均成本,每度本來需要四百三十八元,後來經過本廠負責人和職工們開會互相檢討,把可以暫時節省的開支都剔除掉,只就最低必需的費用來重行計算,結果算出每度平均成本爲三百五十元較原預算減低了每度八十八元,呈請政府依據這個最低的平均成本,來調整八月份電價(本廠職工們公開檢討電價成本的詳細經過情形,請參閱八月四日浙江日報通訊)。但是政府爲了要普遍照顧到各方面的困難,這次核定本廠的燈力電價,按照本廠燈力售電度數的比例來扯算,每度平均收入仍然不够三百五十元的最低成本數字。
   最後附帶囘答官巷口一店員,枝頭巷的所謂危險電線,今天經本廠派員察看,查得係過去軍用電話線的一小段,掛在電話木桿上,並不是本□的電綫,應該請電話局或軍事機關來處置,本廠是不能隨便去移動的。
   杭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