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中的帝國主義矛盾(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569
颗粒名称: 增長中的帝國主義矛盾(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8月12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增長中的帝國主義矛盾”一文,文章譯自五月十五日「爭取持久和平與人民民主」。
关键词: 帝國主義 矛盾 增長

内容

英共副主席
   這些新發展意味着帝國主義的基礎正在日甚一日地被暗中損壞着。它底基地已經由於德日帝國主義的崩潰,和滅掉世界四分之一的帝國主義霸權與影響而縮小了地盤。然而卽是在這塊狹小的帝國主義世界裏,關係也顚倒了過來,而且是極其不穩定的。資本主義發展底不平衡已經達到了最高峯:被戰爭利潤養得又肥又胖的美帝國主義,把經濟的和政策的權力都集中在一小羣寡頭巨人的手裏、而大大超過其餘資本主義世界。另方面,各主要的殖民帝國仍然操在古老的歐洲帝國主義列强手裡。這些古老的歐洲帝國主義列强如今已被嚴重的減弱,而且陷於經濟解體的狀態中,這不僅是由於戰爭的損失,而且是由於他們經濟技術上的相對落後,同時也由於他們以前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霸權的崩潰,而這些殖民地的掠奪物正是供養戰前帝國主義「繁榮」的基礎。以前由殖民地來的橡皮、鐵、鋼、和油類是供給西歐國家向美洲大陸購買金元貨物的手段。隨着這個基礎被打碎的開始,西歐國家馬上發現他們自己面臨了在他們的支出均衡上長年不足,而特別是美元長年不足的危機。
   這種資本主義發展底極端不平衡的
   □和美帝國主義的優勢,趨使它走新情□到世界擴張;西歐古老帝國主義列强的削弱造成帝國主義世界的萎縮和殖民地革命的增長,擊敗了在第二次卅界大戰以後尋求帝國主義相互關係底新平衡的一切企圖。
   美帝國主義企圖打破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以達到自己的擴張,同時又樹立起它自己底高稅率,因而更強化了世界經濟底不平衡。歐洲各資本主義國家面對着嚴重的經濟混亂的情况,以絕望的非常方策來企圖重建他們的地位,在本國人民的生活標準上課以重壓的負担,並且發動了增加他們經濟貧困的殖民地戰爭。但正是他們所採取的這種爲了恢復他們底經濟和政治地位的方策,却越使得他們更加在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依賴美帝國主義。
   美帝國主義擴張主義的推行已經經過連續不斷的各階段的發展: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大西洋公約,軍事租借法案,和爲了取得歐洲列强底殖民地帝國底開拓權為目的的「杜魯門總統底第四點」。美國的代理人被派到馬歇爾歐洲的各國京城裏,來指導和統制着整個經濟的恢復。美國的軍事佔領在英國和一連串的國家中被建立起來。西歐的附庸政府如果不經美國當局的允許是不能擅動一根手指頭的。
   但無論美國或西歐帝國主義者都不能解决從這種情况中產生出來的各種問題。馬歇爾計劃當做一個「恢復」歐洲的理想計劃已經宣吿錯誤了。西方馬歇爾歐洲底深厚的經濟混亂和生活標準的低下,與東歐重建底光輝成功和生活標準底上昇,,兩者之間的對照是不可逃避的。在西歐,馬歇爾計劃機構底祕書長馬約林曾經宣佈:當馬歇爾「恢復」在一九五二年完成時,歐洲將面臨經濟崩潰的情景。
   由於經濟危機的陰影籠罩在資本主義世界之上,戰爭的推動也越來越公開化了。重整軍備被寡頭統治者底經濟專家們公開宣佈爲阻止經濟下降的手段。軍事費用所達到的高度,已經超過希特勒重整軍備的綱目:與和平時期是不相稱的,美國軍費達到戰前底二十倍,貧窮的英國底軍費達到第二次大戰前夕一九三九年底三倍。放肆的戰爭激勵和戰爭鼓動底發動,人工地造成了一種戰爭歇斯底里的空氣,同時這也是用來達到進攻工人階級和民主運動,並提倡政治反動方策這一政治目的。
   第二次世界戰爭以後的情况就是這樣的與第一次世界戰後的情況表現了可驚的對比。代替了「常態」,「穩定」和「和平民主運動的時代」的口號,帝國主義領導人物們公開地散佈混亂與戰爭歇斯底里。和平被斥責為威脅;和平運動被宣佈為「共產主義底陰謀」。代替支持聯合國爲鞏固和平的國際工具,大西洋公約却被勸吿爲局部戰爭聯盟來代替聯合國。這種戰爭底推行,就是帝國主義破產得更深遠和它代表們不能找到他們問題底解決辦法底註解。
   狂妄的,戰爭狂的帝國主義者今天所採取的方策只有更加深帝國主義底總危機。重整軍備底巨大負担使得經濟更加混亂。歐洲帝國主義列強底殖民地戰爭企圖得囘並擴張他們底殖民地掠奪來作爲恢復他們帝國主義寄生經濟底不可缺少的基礎,但其結果却只有更加重了經濟危機,並使經濟均衡增加了不足。美國底霸權並沒有減輕帝國主義之間底利益衝突,相反地却更加重了它。
   但是加緊了帝國主義矛盾的這些方策,却同時增進了人民大眾底覺悟與團結,來反抗帝國主義底反動政策和戰爭政策。當那些充滿了美帝國主義臣僕的政府和政黨,特別是社會民主黨,由於他們出賣民族利益和民族獨立,和應付人民底經濟需要失敗而遭到唾棄的時候,美帝國主義干涉底凶虐與殘酷喚醒並加強了民族反抗底精神,集結在共產黨陣容的周圍。
   一九四九年底勞動節就是這樣的表現爲社會與政治鬥爭底發展的一個高峯,這些鬥爭也正是資本主義危機尖銳化底表現。帝國主義者向着經濟危機與戰爭底路邁進,而同時,當看到他們底體系更加衰弱和最後倒台的遠景的時候,又駭怕這兩者。人民陣營却在爭取民主與和平和爭取工人階級與社會主義的未來勝利的鬥爭中前進着。今天世界上這兩大陣營的衝突,就表現為資本主義底尖銳危機底現階段。
   (冰輝譯自五月十五日「爭取持久和平與人民民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冰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