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是怎樣構成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503
颗粒名称: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是怎樣構成的?
分类号: G210
摘要: 编者对刁作林同志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是怎樣構成的问题进行的答复。
关键词: 新民主主義 經濟 構成

内容

刁作林同志:
   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經濟構成可分為五部份:
   (一)國營經濟:這是新民主主義國家經濟的領導成份,是屬於社會主義性質的。由於新民主主義國家手裏有着以官僚資產階級接收過來的控制全國經濟命脈的巨大的國家資本,就使人民共和國握有國家的經濟命脈,成爲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成份(三大經濟綱領)。如國家經營的銀行、鐵路、郵電、航空、大礦山、國營貿易公司及其他一切國營企業等是。
   (二)合作社經濟:卽由個體逐步地向着集體方向發展的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這是在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政權管理之下的勞動人民集體經濟的組織。是屬於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它的任務:一、在國營經濟的領導下,成為國營經濟的助手和投機商人作鬥爭。二、團結廣大生產者到合作社的週圍,由個體的生產方式,轉向集體的生產方式。三、增加國家經濟的計劃性。因此,合作社是人民的經濟走向集體化的基礎,因此,應該扶植與擴大。
   (三)國家資本主義:卽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合作的經濟,是在國家經濟監督管理之下,同時按兩利的方針使私人資本有利可圖,爲人民服務
   (四)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就是獨立的小工商業者的經濟,及小的與中等的私人資本經濟,只要其有益於國民生計的,政府是允許幷保護其存在和發展的。
   (五)個體經濟:卽私有的分散的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如農民家庭副業和手工業等是,在目前中國經濟上尙佔主要地位,我們要耐心的對其進行團結、敎育、幷要有一定步驟的進行改造,使其能逐漸走向集體化。(編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編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