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產的途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201
颗粒名称: 改變生產的途徑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从城市領導鄕村的建設、推行生產品的簡化制度和使社會消費和生產走向平均發展三方面改變生產的途徑。
关键词: 工業 生產 途徑

内容

過去中國的工業建設,無可否認的是在帝國主義支配之下,並由於工業家採取抄襲政策,主要是抄襲美國的皮毛,並不配合中國人民的經濟需要。直捷了當的講,中國都市的工業,是專爲都市消費而生產的,尤其是專爲都市的□消費者,而生產的,上海雖然很偶然蔚成了中國的工業重心,因為沒有建築在人民大眾的廣大對象上,始終像空中樓閣似的掙扎在風雨飄搖的命運裡。其中甘苦,工業家自己曉得,曉得過去所化的資本和技術是在以工業爲名以商業為實,很遺憾的毫無「民族意識」的成分存在。現在中國的新生開始了,希望光榮的民族工業界要一馬當先,趕快確定配合人民經濟的生產計劃。
   第一,城市是領導鄕村的建設,尤其農業生產,將以逐漸的趨向工業化為主要的目標,鄕村一切的工建技術和必需的工業製品都要仰給都市的供應,希望上海的工業家聯合組織一個調查團,到鄕村去切切實實調查一番。究竟鄕村需要的工業品是什麽,和需要工業界的幫助是什麽,然後針對着他們的需要作有計劃的生產。
   第二,推行生產品的簡化制度,也就是盡量大眾化。過去的工業品大都是在花樣上爭奇鬥異或是在質料上追求攷究,這顯然違反了兩向經濟原理,廠家浪費了時間,影響了生產量,提高了成本,同時,加重了人民的負担。工業界和技術家今後應當專在科學的技巧上爭取「實而不華」堅固合用的進步。國家建設的軌律,第一求「有」,第二求「够」,第三求「好」。今天的中國,祗需要「有和够」。以汽車飛機而論,中國沒有,希望工業家能創作發明使它有。以衣料爲例,邊區廣大民衆無衣穿,希望工業家停止織綢緞多織布,少織花布多織元布。生產簡化大眾化自然會得到够的後果。
   第三,要使社會消費和生產走向平均發展。鄕村過於古老,甚至還有停留在原始狀况下的地區,他們的生活水準正等待工業界以廉價的工業品領導他們逐漸提高。工業界不能再替那羣「有產而有閒」的階級作家奴,應當以大眾產品作供銷,自問如果不是「中國人民必需品」的生產業應當改變生產。這一點,希望上海的工業界細加攷查,如果已經背離了這個「中國原則」的,還是趕快計劃改變生產爲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岱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