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昨起調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5579
颗粒名称: 郵資昨起調整
并列题名: 平信不分本外埠一律七十元單掛號二百七快遞三百七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8月1日,華東各地解放後的郵政服務方針,爲廣大人民的通信便利,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華東 郵政 管理

内容

(本市訊)華東各地解放後的郵政服務方針,是爲。廣大人民的通信便利,其經營方針是企業化,所以一方面照顧着服務的週到,一方面正在極力的撙節開支,但是爲了服務,一切必需的開支是不能避免的,而這些必需的開支也隨着物價上漲而增漲,僅以上海方向而言,七月份的預算,在盡力節約開支之下,收支相抵之後,不敷數字仍大。這些不敷之數,要求國庫貼補,便普遍加重了人民大眾的納稅負担,那是不合理的;不要求國庫貼補,用少量收入應付多量支出,那必然使郵政業務無法維持而影響到人民的通郵,並阻止了國民經濟及文化敎育事業的發展。
   華東郵政管理總局為了適當解决這個問題,特審慎的收集一切有關材料,如卅界各國的郵資、華東區各公營企業的收費標準、各地的物價、以及各地人民的經濟情况等,加以研究,訂定每二十公分平信資費七十元,掛號郵件及快遞掛號郵件因爲處理手續和費用比較平信多出三、四倍,特予酌量加多,以維成本,新規訂的掛號費爲百元,快遞掛號費三百元,囘執費一百元。同時,原有的本埠投遞資例,因爲實際上本埠信與外埠信的成本相差甚微,所以這一次把本埠投遞資例取消了。這些辦法均是八月一日起實行。
   這一次調整郵資,減輕了政府的直接負担,就是減輕了不大利用郵政人民的間接負担,使每一個寄信的人直接負担其應行負担的義務,只有這樣做,才合乎人民郵政經營企業化的總方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華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