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中國的製藥工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4786
颗粒名称: 如何發展中國的製藥工業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7月23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如何發展中國的製藥工業一文,详细的介绍了中國的製藥工業發展情况。
关键词: 中國 製藥 工業

内容

醫藥是民族健康的保障者,醫生僅靠技術而沒有藥,還是束手無策的,所以保健工作先要有了藥,才能談得上醫療。數十年來新醫界所用的藥品,大都由國外輸入,此種情形,不但耗費國家大量外匯,且整個民族的保健事業握在外人之手,所以中國的醫藥事業可說是「殖民地式」的,自己沒有獨立生存的本能,一旦藥品來源斷絕,就會發生嚴重的後果!在抗戰期間已有很慘痛的敎訓,譬如當時日寇佔領南洋以後,控制了奎寧的出產地,在中國南部以及東南亞作戰的數百萬軍隊,與該地區內的廣大民眾,頓時發生了一種威脅,幸而那時還有人造的抗瘧藥由空運接濟,勉強應付了這嚴重的局面。由於這個教訓,就足以使醫藥界同仁警惕的!尤其今後我們要造成一個富强康樂獨立自由的國家,中國的醫藥界,應打破過去依賴性與殖民地民族的劣根性,趕快建立起獨立自存的新醫藥事業,欲達到這個目標,醫療技術的改進果然重要,但唯一要務,就是如何發展中國的製藥工業,使醫療藥品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茲就目前情况,貢獻幾點意見如下,願同道者予以指正。
   (一)調查全國藥廠生產槪况:國人自辦的藥廠,較有規模的大都集中在上海,其他大城市中亦有零星小廠,總計亦不滿一百所,至於這些藥厰的生產情形,過去沒有詳細的調查,政府亦沒有通籌的管理,如原料來源,出品種類,經濟狀况以及產銷情形等等,應先作詳細的調查與統計,以供將來發展製藥工業的藍本,在調查工作中,應澈底明瞭各藥廠在技術上或管理上所發生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應彙集起來,由政府或有關學術團體協助解决,政府當局根據這些資料,再擬訂一個全國性的藥品生產計劃,在規定時期內逐步完成。
   (二)嚴格管理進口藥品,要保障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口貨的嚴格管理是必要的措施,過去,在醫藥用品不受進口限制的條例下,外國貨各式各樣的藥品,均可暢銷中國境內,騙去了無算的外匯。數年前作者在國外考察製藥工業時,許多藥廠往往拿出一些很普通的藥品(甚至如嬰兒自己藥片,紅色補丸之類的藥品)向作者說「這是仕貴國銷路最好的藥品」,當時作者聽了,內心深受刺激!多少錢給他們騙去了!不免還要譏笑我們醫藥的落後。所以欲發展國營製藥工業,以後對於進口藥品,應由政府力量予以嚴格管理,如某種藥品,在國內確實不能製造者(如原料缺乏等條件)准予進口外,其他國內能自製的藥品,一律嚴禁進口,同時准許進口的藥品,亦應經過嚴格檢驗後,合於標準者,始准其進口。
   (三)嚴格取締投機成藥:增加藥品生產果然重要,但亦應注重品質,各種出品,必須合於標準,而確有治療功效的,始准發售,絕對禁止奸商投機行爲,如市上發售的許多成藥,製造的人旣不是藥師,有的是江湖醫生,有的是投機藥商,配製一些莫明其妙的東西,如「有靈機」「補腎固精丸」「黃石公」「黑石公」之類的成藥,在報上登了大幅廣告,大吹大擂,二份藥本,八份廣告費,只要把錢騙到口袋裏,那管別人的死活!一般缺乏醫藥常識的民眾,受其欺弄,患病後不去就醫,盲目的買些成藥胡吃,非但無益,且有害病體,這種情形與生了病求神拜佛有什麽區別呢?如欲發展中國的製藥工業,這種危害民眾健康的垃圾,必須澈底掃除!
   (四)全國普遍設立國營藥廠: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具冷帶溫帶熱帶三種氣候,全國動植礦三類之產品,可供製藥原料者極多,為避免運輸困難,減輕成本起見,應全國普遍設立國營藥廠,就地取材,加以精工提製後,再運銷外埠。如甘肅四川所產之大黃、當歸、甘草、麻黃等藥品,戰前均大量出口,運輸艱難,售價低微,外人運囘本國,加以提煉,□運銷中國獲利數倍,如於西北設立國藥提煉廠,將大量國藥先加工提製後再外銷,則運輸方便。並可避免無謂的經濟剝削。其他如華南各省所產含有揮發油之植物如丁香、茴香、八角茴香、桂皮、豆蔻、樟腦、薄荷等等。西南各省的礦產如銻、鈔、錫、錳、汞鋁、硫黄等,均可為製藥原料,沿海各省的海產動植物,亦可供藥用者,如海藻中提製碘嗅等化合物,鹽鹵中提製鎂鉀等化合物。華北畜牧區可設廠製造生物製劑。如血淸疫苗廠,奶粉及乳類副產品工廠,臓器製劑廠等這些藥廠的設立,應先根據調查統計結果,作有計劃的支配。作者在此因限於篇幅恕不能詳述了!
   (五)大量訓練製藥人才:要談建設,就應儲備大批幹部,作者在七七本報新敎育副刊上發表的「藥學敎育今後應有的改革」一文中,已指出全國至少要三萬個藥師始能應付目前的需要其他中級及基層幹部的數量需要尤多,故應普遍設立藥學職業學校,藥學專科學校及各大學中增設藥學系,大量調訓製藥人才,以供今後發展製藥工業的需要。
   製藥工業的建設,不管民營國營都要靠政府力量的扶植。在中國煤焦工業尙沒有建立以前,製藥原料的供應,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我們可利用國產的動植礦三種原料,先建立起一個製藥工業的基礎。將來再逐步發展。
   最後作者還要貢獻一點意見:國藥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有不少特效藥品,已經學者掘發的,且其功效遠勝於化學綜合藥品,如大黃、麻黃、當歸、貝母、防己等藥,已由各國大量採用,繼續研究中者,如常山之治瘧,苦參子之治療痢疾。使君子之驅蟲作用等等,這些藥品本國內已沿用數千年,確有特殊治療功效,其他有效藥品尙多都有研究的價值,所以我們應努力找尋西藥的代用品,用科學方法提製後供醫療之用。這才是中國製藥工業目前最大的出路!
   七、十七於浙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