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東北局:關於公營企業中職員問題的决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4498
颗粒名称: 中共東北局:關於公營企業中職員問題的决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7月21日,中共東北局發表關於公營企業中職員問題決定。
关键词: 中共東北局 公營企業 職員問題

内容

中共東北局於今年「七一」發表關於公營企業中職員問題決定,全文如下:
   (一)兩年多來,我們接收了很多大規模的現代化的企業,如鐵路、礦山、發電站、郵電、輕重工業、市政企業。當接收時,企業內的工人與職員有下列情况:
   (甲)企業內有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人,也有很多腦力勞動的職員。工人與職員,同是日寇,國民黨政府企業的僱用勞動者。但工人與各級職員在企業內的地位和社會地位是不同的。工人在日寇、國民黨政府企業內勞動條件最苦,待遇最低。下級職員的勞動條件與生活情況,接近於工人;但他們之中,許多人帶有舊知識分子那些輕視工人的意識。其中一部分管理人員,則在日寇、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指揮和壓迫制度下,是習慣於用官僚主義的方法去管理工人。
   「八一五」前,企業內的全部高級職員和一部中級職員,是日本人。「八一五」後,由中國職員代替了日本人。因此,「八一五」後的中國高級職員,在「八一五」前都是中級職員。當我們接收時,中國中,高級職員是企業的生產及業務管理人;一部分中級職員是職位較低的管理人,其地位接近於下級職員;其餘的中級職員,及由「八一五」前的中級職員提升的高級職員的一部分,其社會地位相當於自由職業者,但在企業內是較高和高級職位的管理人。「論「八一五」前或後,接收時,中、高級職員對工人及下級職員都居於管理者的地位。工人對於一般管理人員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對於少數爲非作惡分子,則是痛恨的。
   (乙)工人與職員對國共兩黨的認識,當時都是模糊的;但其模糊程度、性質有差別。工人對國民黨,也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正統觀念;但一給民主政府工作之後,工人的情緒是積極的,深怕我軍撤退,盼望我軍勝利;下級職員,雖然是接近工人的階層,但在企業中工人羣衆尚未發動,中、高級職員仍佔傳統重要地位時,下級職員的多數是追隨高、中級職員的。高、中級職員對國民黨政權有濃厚的盲目正統觀念,對民主政府則抱冷淡、抵抗態度;一小部分職員參加了國民黨地下軍破壞活動。由於當時工人羣眾尚未發動,原有的高、中級職員仍佔企業重要的地位,因此當時許多企業內工人甚多,生產很低。
   針對上述情况,我們當時的方針是首先發動工人,同時又團結改造職員。其方法是:首先使工人認淸自己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領導階級,是企業主人翁的一分子,過去是為日寇、國民黨資本家創造利潤而勞動,現在則爲人民大眾,爲自己而勞動;同時洗刷撤換了一些爲非作惡、爲工人痛恨的人員,並恰當地解决了工人與一部分職員之間的矛盾,因此提高了工人的政治覺悟,工人在生產中採取了負責的態度。由於工人羣眾勞動態度的改變,生產力提高,企業的進步,又由於恰當地解决了工人與一部分職員之間的矛盾,因此也達到了團結職員的目的。
   今天看來,工人與原有職員在工作中的積極性,雖然有若干差別,但應該指出,職員、連同中、高級職員在內,他們的政治認識及工作積極性,兩年來有了很大進步。進步原衆有二:一方面,由於企業內工人羣因的發動和我們團結職員的政策。另一方面,由於東北戰局的我勝敵敗,又由於國民黨政權的反動腐敗及排斥東北職員的惡劣行爲,有了充分暴露,因此打破了職員對國民黨的幻想。因此,應該指出,今天職員的情緒與一兩年前比較,大有區別;同時,國民黨政府企業的職員經過兩年的親身體驗,也認識了國民黨政權的反動腐敗。因此,在我新接收或將接收的企業中,也具備着團結改造舊職員的有利條件。
   兩年來,處理工人與職員關係問題上,個別企業曾犯過右的和左的錯誤。右的錯誤表現在過分信賴舊職員,而重視工人不够;因此旣不能啓發工人的積極性,也難改造敎育舊職員,使生產力的提高與企業的改造受到了阻礙。左的錯誤表現在只重視工人,輕視職員,對職員缺乏分析,不加區別的亂打擊,形成工人與職員對立,這樣就破壞了員工團結,其最後結果也必然是妨礙生產,危害企業。依據現有經驗,處理工人與職員之間的矛盾,必須根據兩點,
   第一、工人是企業中基本的生產力量,但職員也是企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爲了提高生產,改造企業,必須體力勞動的工人與腦力勞動的職員合作,並發揚兩者的勞動熱情與工作積極性。
   第二、必須根據日寇、國民黨統治時期企業內各種職員與工人之間的不同關係,恰如其分的給以解决,旣提高工人覺悟和勞動熱忱,又團結改造職員,達到員工團結、員工互助的目的。爲此,我們對各種職員應依下列原則處理:一、職員中百分之七十至九十是下級職員以及旣不是生產業務的管理人,也不是人事的管理人。他們之中有很多一部分,雖然具有二般舊知識分子的意識,看不起工人,但他們的勞動條件與生活狀况是接近工人的。因此,對於下級職員應該團結,大體上應該和工人一樣待遇;同時應用敎育的方針改變其輕視工人的錯誤認識。(未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