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經濟建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3047
颗粒名称: 新中國經濟建設
并列题名: 要從積累財富開始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中國經過百餘年來帝國主義的侵略壓榨,尤其經過抗日戰爭以來敵寇的摧毀和美國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敲骨吸髓的搜括,國家貧困已達到頂點。我們祇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擺脫貧困,走向繁榮。
关键词: 中國 經濟 建設 財富

内容

平津滬漢等大城市解放之後,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業已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了。今後如何來恢復生產、提高生產、以走向新的經濟建設,乃是當前最大的課題。但經濟建設不是少數人的事情,是要靠全國各階層革命人民共同努力的大事;所以這一課題應由中國全體人民共同來完成。
   中國經過百餘年來帝國主義的侵略壓榨,尤其經過抗日戰爭以來敵寇的摧毀和美國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敲骨吸髓的搜括,國家貧困已達到頂點。除老解放區生產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外,凡國統區及最近的新解放區,農業生產後退,工業生產近於窒息,國民購買力微弱,生活水準普遍降低,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經濟窘象。據在商業銀行服務多年的一個朋友談:近幾年商業行莊的存欵額若按物價折合,只能抵「七七」抗戰以前的百分之一,行莊本身的財產估計起來也約略等於這個比率。假若這估計與實際相去不遠的話,那就等於說國民的貯蓄力一般都已低減到三百分之一上下了、這是一個如何駭人聽聞的變化!
   第一件事
   克復浪費
   在不久即將獲得全國解放的今天,我們應該採取什麽態度呢?很簡單,我們决不應允許這種癱瘓貧血狀態再繼續下去,我們必須從貧困的泥沼中爬出來,重新創造繁榮。誠然這不是一件易事,但也決不是不可能的事。問題的關鍵是要由全國人民一齊下手積累財富,一點一滴地把家業積累起來,由少而多集腋成裘,以為我們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基礎。但橫在我們前進路上有一個可怕的障礙,就是浪費。浪費的情形現在還瀰漫在某些城市比較富裕的階層中。特別是向稱消費的北平,歷來就豢養着一大批遊惰坐食的寄生蟲,他們精心研究的是如何吃得好,穿得好,浪費勞動人民的血汗以滿足其個人的享受。在新解放的廣大地區一般工商業家除一部分眞正了解政府政策的人敢於放手經營外,有好些人在抱着消極觀望的態度。他們懷疑政府是否眞叫私人資本向前發展,今後賺的錢是否還能叫私人自由支配使用。有些人怕人說他是資本家,怕人說他有錢,於是吃喝浪費得過且過。甚至某些依靠薪金收入的人也不事積蓄,盡量揮霍,認財產爲無用之物。這種糊塗觀點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這部分人只是杞人憂天,並未想到浪費才是眞正可怕的敵人。他們只顧眼前的享受,並未考慮到吃光用盡之後隨之而來的貧困。他們似乎不知道新民主主義國家仍然要保護私有財產和私人經營,私人的生活還要依靠其正當的經濟活動來維持;越是能够積蓄的人在生活上才越能有保障,才越能對於社會經濟建設有更大的貢獻。因此我們認爲在走向經濟建設的途中,無論在公私任何方面,第一件事就是要克服這種浪費的現象。積蓄財富才能擺脫貧困逐漸走向繁榮各階層的人們都應當向發展生產,積蓄財富前進。資本家應該大胆放手增加資金開展事業。職工們應以新的勞動態度節省原料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產,爲國家增加財富,為自己改善生活。農民們在土改後更應努力改善耕種方法,以求提高產量,積蓄資財,擴大生產,發家致富。游資持有者應集合游資,從事於有益於國民生計的生產事業。我們祇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擺脫貧困,走向繁榮。(日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日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