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良越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2947
颗粒名称: 怎樣改良越劇?
分类号: G210
摘要: 越劇內容中所含有的文化敎育、是封建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壓迫欺騙勞苦大眾的文化敎育,因此有迫切改革的必要。
关键词: 越劇 文化 敎育

内容

越劇擁有廣大的觀眾,這些觀眾大都是工人、農民、婦女、孩子…………擁有廣泛觀眾的特點是通俗,不過在戲劇不是單純娛樂,而是敎育工具的原則下,自然越劇也應該負起敎育人民的責任來。但是越劇內容中所含有的文化敎育、是封建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壓迫欺騙勞苦大眾的文化敎育,因此有迫切改革的必要。
   怎樣改造已獲得解放的越劇?怎樣改造封建迷信的越劇爲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越劇,在改造之前,應該有計劃,有步驟,第一步要使越劇從業員懂得改造的理論,第二步改造他們的思想,第三步方始可以改造越劇。
   第一步,要使越劇從業員懂得改造的理論。
   在封建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傳奇劇與歷史劇,都是些因果宿命,奴化道德,迷信愚昧,三綱五常,侮淫享樂,歪曲歷史的內容,我們看到的傳奇劇不外乎「落難公子中狀元,私訂終身後花園,奉旨完婚大團圓」等這公式化的定例,就是欺騙勞苦大衆的因素。
   我們看到的歷史劇,不外乎尊重進行血腥統治的獨裁者,這些專制魔王用宿命論欺騙人民,又用宿命論劃分階級來愚民,於是產生了忠臣、節婦、義僕、順民,——人民中被迫害得稍一反抗,就被認爲違反禮敎,是大逆不道的叛徒,以致受到懲罰或殺戮。
   至於說到形式,不論傳奇劇與歷史劇,顯然是脫胎於平劇,譬如定場詩上下場等都一樣,這種抽象的形式,以後似乎不足以吸收觀眾了。
   第二步,改造他們的思想
   改造思想可以從三方面來說,第一演員思想問題,因爲演員自小就被送入科班學戯,自然不會受過高深敎育,只有靠師父敎戯時識到幾個字,有些師父根本只有口授的能力,以致以訛傳訛,因爲學識低薄,就多數影響了私生活,所以唯有提高越伶的文化,使她自覺地改造私生活,協助與督促她們多讀書,多看報,研究戯劇理論,使理論生活與學習打成一片。
   第二編導思想問題,由於演員必須要由編導協助督促指導並鼓勵,因之編導之文化必在水準之上,可是有些所謂師父階級的編導,有着極深封建思想的成見,就是灌輸新思想,還是像囫圇吞棗,食而不化,成見較深的可能至死不悟,有些更過份職業化,倦於作理論上的研究,因之,新文化水準較高的編導迫切須要使頑固不化的編導自身覺悟,而與之同化。
   第三資方的思想問題:顯然,目前的資方大多數是依戀着最陳腐的不合理的商業關係,其實越劇也是一種大有發展的企業,這必須要具有科學頭腦,企業眼光的文化思想的經營家來經營才好,如果永遠掌握在沒有科學頭腦、沒有藝術理解的、或甚至含有流氓血素的人手裏,越劇的前途還是不堪設想。
   第三步,才談到怎樣。改良越劇
   怎樣來改造越劇,不外乎修改與創作,內容方面先必須做到取締因果宿命,奴化道德,迷信愚昧,三綱五常,侮淫享樂,歪曲歷吏…………這些毒害敎育,然後在內容中要含有民族精神,民主思想,灌輸常識,闡揚科學等幾點,而這修改與創作方法,就是本身應該用無產階級的觀點來客觀地觀察與眞實地表現歷史的事件與人物,對於傳奇劇我們應該用唯物主義的方式來改造或創作,將政治內容和思想內容來加以批評及暴露,糾正黑白是非與曲直,至於歷史劇,我們應該用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來改造事實的歷史,糾正歪曲不合理的地方。
   拿幾隻舊戲來舉例
   譬如在譽爲骨子老戲的「梁山伯」一劇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在學舘中念書的時候,由於一塊月經擋差點爲同學看破,這一點就是侮淫成分,在梁山伯死後,祝英台哭靈一節,所謂一眼閉來一眼睜,這是他死後的形態,當然是可以的,可是當祝英台唱到:果然爲我祝英台,只見你梁兄眼不張…………這已斷氣的死屍,他還會自動閉眼,這就是迷信,我們可以刪除這些成分,再加強專制婚姻的殘酷,暴露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不合理,這樣可成為歌頌婚姻自主的戯;再說「碧玉簪」一劇中,那送鳳冠一節,王玉林起先誤會李秀英不貞,後來明白了,就用虛榮的鳳冠來爭取秀英的愛,起先秀英不接受鳳冠而反脣相譏是對的,但沒有刻骨地的述出玉林錯誤,最顯然一點,讀書人讀書是爲了做皇帝的奴才,中風頭主義的狀元,中狀元不是爲了人民,是爲了發財,要想發財難免不用壓迫與剝削的手段,所以應該有改良的必要,這戯其實可以將三姑六婆型的沈媒婆加以打擊,又可以打破貞操觀念的不合理,末一段可以使秀英出走,而玉林則覺悟了,於是辭去狀元的官銜,而開課興校作敎育工作,後來秀英知道玉林在悔過了,才歸來與他一起工作而團圓,這就變成極有意義的戯了。
   再說歷史劇「劉項之爭」,那劉邦斬蛇起義,顯然地他利用了迷信邪說,在使善良的人民歸依,當時他用「吊民伐罪」作達到野心的幌子,所謂為國為民只是愚民的方式之一,然而我們看到的完全不是這樣,這原因在「成者爲王,敗者爲寇」的原則下,於是掩蓋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所以這戯中可以加强劉邦一登基做了皇帝,如何地殺戮功臣,又如何地加深老百姓的痛苦,這戯就有了價值。
   幾種形式上的改良
   形式上應如何改良呢?關於動作可以採用自然式的話劇化動作,表情可以模仿電影上的深刻細膩表情,口白宜於流利,不宜有腔調的成份,所謂越劇原質的唱詞,似乎總覺得太單調,如果在悲慘的時候,能採用「秦腔」,那就一定更能感動觀眾。同時可以利用燈光來造成氣氛,用立體佈景和考究的道具,來加强觀眾眞實感,用音樂和效果來配合情調,至於化裝,我們應該打破臉譜制,尤其不應該將羣眾老百姓勾成三花臉,因爲羣眾乃是國家眞正的主人翁,不應該加以侮辱。
   優勝劣敗,天演公例,試看新陳代謝的作用,我們不改良越劇是要淘汰的,要被新時代遺棄的,我們要使新越劇與人民與勞動者結合成一片,我們要達到做人民羣眾的學生,也做人民羣眾的先生,我們要盡量冲淡越劇的地方性,成爲江南的綜合藝術代表戯,這是我們應該有的鼓勵與願望,總之,我們要為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創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