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的艱苦鬥爭(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2809
颗粒名称: 十四年的艱苦鬥爭(上)
并列题名: 浙南游擊縱隊是這樣壯大起來的
分类号: K296.53
摘要: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人民隊伍的初期、蘆溝橋事變以後、艱苦的階段、壯烈的故事、羣眾的支援
关键词: 艱苦 鬥爭 游擊縱隊

内容

本報記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游擊縱隊的前身,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挺進師,挺進師在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改編為浙閩邊區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編入新四軍,由粟裕將軍率領開赴江南前線殺敵,浙南當時只留下了三十多個幹部和二十二支自衞的短槍,經過了十四年艱苦的敵後鬥爭,現在與渡江南下的大軍勝利會師時,它已成爲一支不可戰勝的人民武裝力量,擁有眾多的實力與十萬以上的農民自衞隊(卽民兵)。
   人民隊伍的初期
   浙南游擊縱隊的壯大,不是偶然的,十四年來的鬥爭,是一首悲壯的史詩,下面是浙南游擊縱隊裏的同志向記者講述的十四年鬥爭故事:
   一九三五年四月間,中國人民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所組成的挺進師,在劉英(前中共浙省書記,已故)粟裕(現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上海軍管會副主任)兩將軍的領導下,進入浙閩邊區,擎着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的旗幟,領導和組織了廣大的人民,與反動賣國的國民黨政府進行堅苦的鬥爭,使這塊在一九三〇年曾經一度燃起革命火燄而後被反動派鎮壓下去的土地又重新燃起了革命的烈火,當時、國民黨匪軍劉建緖、張發奎、羅卓英、李覺之流曾指揮了十萬兵力,企圖將這支人民隊伍一網打盡,實施碉堡政策一次再次地進行瘋狂的「圍剿」,但每次「圍剿」都被這支人民隊伍英勇地粉碎了。西安事變後,和平實現,國民黨反動派一面用「招撫收編」的卑鄙欺騙手段企圖使這支人民武裝隊伍就範,一面則繼續調集大軍準備乘機撲滅;但人民眼睛是雪亮的,非但沒有上當,相反的揭發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在敵人殘酷的圍剿下,繼續堅持着偉大而艱苦的人民解放事業。
   蘆溝橋事變以後
   「七七」抗日戰爭爆發後,救亡運動聲震全國,這支漸漸壯大的閩浙邊境的人民武裝立刻被這偉大的號角所感召了,組成浙閩邊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粟裕將軍率領下開赴江南前線,編入新四軍,抗戰殺敵!浙南方面只留下了三十多個幹部和廿二支短槍,在劉英將軍的領導下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舉辦幹部學校,並組織了廣大的羣眾,轟轟烈烈地展開抗日救亡運動,整個的浙南出現了空前未有的抗日救國熱潮,但到了一九三八年武漢失守後,國民黨便無恥地實行消極抗戰積極反共反人民的反動政策,浙南環境起了一個極大變化,尤其是一九四一年皖南事變之後,更無理性而瘋狂地反共反人民,調遣了國防前硝的兩個師和四個保安團,展開對浙南人民隊伍及全省抗日救亡運動的進攻,成千成百的共產黨員和無數的愛國志士遭到慘酷的迫害和屠殺,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劉英在一九四二年於溫州不幸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殘害而壯烈犧牲了。
   艱苦的階段
   從此,浙南有組織的人民武裝與上級失掉聯系,完全陷於孤軍苦鬥的境地,從一九四〇年到一九四五年這六年的期間,國民黨反動派集中力量,實行了無比殘酷的「移民併村政策」「三光政策」和「自新自首政策」,成批地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羣眾,成百的村莊被燒燬,成萬的羣衆遭受摧殘迫害,造成了極瑞恐怖的局面,雖然當時的環境是那末的惡劣,以至各個地區之間也常常失掉聯絡,但這支人民隊伍在龍躍將軍領導下,鍛鍊得更堅强,非但沒有被白色恐怖所嚇倒,而且益發加強了他們的信心,他們深信:「革命必定成功」!
   爲了保育這支人民隊伍,龍躍將軍還創造了武工組的活動方式,在每一次最困難最危急的關頭,粉碎了敵人的鬼計而渡過難關;繼續活躍在浙南狹隘的山區里,住山林,睡洞穴,冬無棉衣,饑無食粮,風刮雨淋,過着極端艱苦的生活,堅持着敵後鬥爭;一面發動了抗日游擊戰爭,保護甌江南北廣大的地區,阻止敵寇繼續向內深入;一面則抵禦着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同時又不斷地領導羣眾進行減租減息反惡霸反土豪的鬥爭,並且還時常幫助農民們耕種收稻,成了苦難人民的希望!
   壯烈的故事
   「一面是嚴肅的工作,一面是荒淫和無恥」,當革命志士在熱烈地進行着鬥爭的時候,反動派却瘋狂地進行慘酷的大屠殺,喊出無恥的口號「寗可錯殺百個,不可放過一個」。下面約略記下幾支壯烈的故事:
   約摸是一九四三年,敵人無理性的屠殺更瘋狂了;平陽縣委鄭海嘯率領了一部份志士在平陽邊區展開鬥爭,爲廣大的勞苦人民服務,不斷地打擊土豪劣紳,以致反動派惱羞成怒;竟把他的家屬和親戚都慘殺了,甚至連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也未免於難;但鄭海嘯他自己始終以鋼鐵一樣的意志,堅持着鬥爭。還有一個女共產黨員被反動派抓去剝下了衫褲,用烈火燒陰部逼供口供,但她至死沒有說出了同志的姓名;還有一個鼎平縣委書記陳百弓被剝去衣服用剪刀一刀一刀剪去他身上的肉,但他始終不露一點祕密,臨死前還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鼎平縣委組織部長歐陽寬被捕後,一路叫駡,揭露國民黨的罪惡,反動派百般引誘,並用刀砍去他的一隻手臂,而他們高聲叫駡,直到被槍斃前一分鐘,還痛駡國民黨的罪惡……諸如此類的壯烈故事多得不勝枚舉。當這些事件在浙南人民眼前演出的時候,那些在高壓下的人民,都默默的記下了仇恨、而化爲憤怒,發爲力量。
   羣眾的支援
   無數共產黨員與革命羣眾的鮮血染紅了劊子手們的屠刀,但這血不是白流的,浙南廣大的人民在每次「血」的啓示下,他(她)們勇敢地抬起頭来,幫助着自己的隊伍壯大!支持這神聖的人民
   的解放事業,於是一幕幕動人故事演出了:
   「瑞安和尙橋地万有一家叫金阿餘的弟兄三人全被反動派逮捕了,老大對兄弟們碰了一下頭,暗地說:「我們三個都死罷,不要講出共產黨來」,結果老大被槍斃了,兩個兄弟始終沒有講出一點祕密」,還有一個故事更令人感動:「去年九月間,在橋頭爐地方,反動派把一個小村裏的村民都捕去,一個羣衆對大家宣傳:「死也不請」,這話被反動派聽到了,把他吊在竹竿上,叫一排兵輪流上去刺一刀,這時全村人慘不忍睹都垂下了頭,但反動派又强迫每一個村民抬起頭來,看着這種慘劇的進行,企圖使村民們在無法忍受的時候,講出眞話來,然而,反動派失敗了,雖然大家都淌着眼淚,望着那個吊在竹竿上血肉模糊的友人,却始終沒有講出當時藏在他們村裏的革命志士來。
   類似的故事多得很,以上兩個不過是滄海之一粟而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