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粮田越种越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661
颗粒名称: 涟水粮田越种越肥
分类号: F307.1
摘要: 涟水县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始终坚持培肥改土、种养结合,切实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县131.8万亩耕地越种越肥,土壤肥力水平平均提高1.6个等级,今年开春以来,全县又日均投入2.1万人次,共积造有机肥527,3万吨,追施冬绿肥10.5万亩,为春耕春种输入了足够的营养素。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内容

本报讯涟水县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始终坚持培肥改土、种养结合,切实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县131.8万亩耕地越种越肥,土壤肥力水平平均提高1.6个等级,今年开春以来,全县又日均投入2.1万人次,共积造有机肥527,3万吨,追施冬绿肥10.5万亩,为春耕春种输入了足够的营养素。近年来,为切实保护土壤肥力,该县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宣传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地力考核制度,成立专门组织,落实目标责任,把培肥改土的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农业干部的重要内容,对乡、村、组、农户层层规定土地质量等级指标、投肥要求、升级年限,定期检査评审,全面执行奖罚制度。在此基础上,该县从提高经济效益入手,及时调整绿肥种植利用方向,推广蚕豆、白花青豆等菜、肥、饲兼用的经济绿肥,间、套、混、插种植,千方百计稳住绿肥面积。去年,仅"十边"隙地,全县就净增绿肥面积2.2万亩。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县逐渐把秸秆还田作为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土增产的主要途径,采用留高茬、铺草、过腹、厩肥、堆沤“五法并举"的还田技术,逐步扩大还田面积,增加还田数量和质量。最近几年,每年还田秸秆至少3亿公斤,平均每亩还草量达198.6据统计,有机肥的大量投入,涟水每年节约化肥2.6万吨左右,为农民节本增收约4000万元,(汪曙明金厚勋)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曙明
责任者
金厚勋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涟水县委
相关机构
涟水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