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亚红到苏州承包种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209
颗粒名称: 感亚红到苏州承包种菜
分类号: F325.14
摘要: 涟水县河网乡嵇庄村戚庄组青年戚亚红,今年种蔬菜又有新招:开春后,他带领本县的红尧、浅集邻乡的亲戚、兄弟姐妹11人,赴苏州市郭杭乡承包120亩地,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下海”赚票子。1986年7月,初中毕业的戚亚红髙考落榜,回乡务农。他不满足现状,做起了种蔬菜发财之梦。说干就干,1987年春,小戚在自家仅有的1.2亩自留地,搭起了塑料大棚,种“早丰一号”辣椒、包头菜和豆角,当年获利2000余元钱。
关键词: 农村生产经营 农村专业户

内容

涟水县河网乡嵇庄村戚庄组青年戚亚红,今年种蔬菜又有新招:开春后,他带领本县的红尧、浅集邻乡的亲戚、兄弟姐 妹11人,赴苏州市郭杭乡承包120亩地,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下海”赚票子。
  1986年7月,初中毕业的戚亚红髙考落榜,回乡务农。他不满足现状,做起了种蔬菜发财之梦。说干就干,1987年春,小戚在自家仅有的1.2亩自留地,搭起了塑料大棚,种“早丰一号”辣椒、包头菜和豆角,当年获利2000余元钱。第二年,他又拿出2亩承包地,种植了西红柿、菠菜和黄瓜等,实行地膜育苗,并精心加强施肥、治虫、除草等蔬菜田间管理,一年赚利一万元。去年,他在3亩承包地搞起了春、夏、秋、冬四季蔬菜套种,收入2.2万元。(沈朴高)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朴高
责任者
戚亚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
河网乡
相关地名
嵇庄村
相关地名
戚庄组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郭杭乡
相关地名
包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