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荣,称职的人民交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808
颗粒名称: 王爱荣,称职的人民交警
分类号: K828.2
摘要: 王爱荣,淮阴县公安交警一中队队长,十年交警生涯,他数十次光荣地登上市、县主管局的颁奖台。去年8月,作为全县公安系统唯一代表,他光荣地出席了县七届五次党代会。金秋十月,他又作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的候选人被县局推荐上报。他所领导的县交警一中队在几年间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他把三尺岗台着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车难行、人难走、通过西马路,好似经过‘老虎口’”这句出自千千万万行人之口的顺口溜,是对淮阴县王营镇西马路交通拥挤混乱状况的生动描绘。
关键词: 人物传记 社会各界人物

内容

王爱荣,淮阴县公安交警一中队队长,十年交警生涯,他数十次光荣地登上市、县主管局的颁奖台。去年8月,作为全县公安系统唯一代表,他光荣地出席了县七届五次党代会。金秋十月,他又作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的候选人被县局推荐上报。他所领导的县交警一中队在几年间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他把三尺岗台着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车难行、人难走、通过西马路,好似经过‘老虎口’”这句出自千千万万行人之口的顺口溜,是对淮阴县王营镇西马路交通拥挤混乱状况的生动描绘。
  西马路,是淮阴市区的北大门,苏北重要交通枢纽,205国道和苏305线、苏214线、苏309线、苏216线5条国、省道贯串于此。左这2公里长,22米宽“咽喉”路段上,每天有二万辆机动车、十多万辆非机动车通过,交通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王爱荣把三尺岗台视为奉献的舞台,不论是盛夏酷署,还是数九严冬,他毎天都是早6点前上班,晚10时后下岗。十年间,无论是做普通交警,还是提拔为中队副队长、中队长,他始终与岗台形影不离。十年间,他把星期天和节假日无私地奉献给岗台,每年义务加班加点至少在700小时以上。
  长期超负荷工作,使他原本很健壮的身依变弱,胃炎、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多种顽疾乘虚而入,侵袭着他的肌体。他那白晰的面庞变黑、变瘦了,挺拔的腰杆出现了 “曲线”,可他不管这些,始终把岗台看成比生命还直要 !1992年12月,身患数病的王爱荣,又患上伤寒病,他站在岗台上实在支撐不住了,才被领导 “逼”进医院。医生根据他的病情,“命令”他立即住院,告诫他少说要休息6个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他住院第十天,就软磨硬泡要医生同意办出院手续 “回家疗养”,可一出医院,他便又走上指挥台……去年春运期间的一天上午,由于寒冷和过度劳累,他的胃病突热发作,豆大的汗珠从额间流出,痛得他昏倒在岗台上,十几分钟后,他发现自己已被队友背回办公室,只吃了几片药,他又返回路口,忙碌起来。
  在他心里,只有交通法规,而没有“人情”、“面子”在当今社会上,有些人信奉 “金钱万能”。而王爱荣始终坚持文明值勤,秉公执法,拒腐不沾。十年来,他从未收过人家一分钱礼物,未讨过违章人一支烟便宜。
  1994年8月的一天,山东潍坊一个依司机驾驶的货车与当地一辆货车相撞,左调处事故时,山东车驾驶员怕他袒护当地人,便送他一叠人民币,请求照顾。他一边推辞“红包”,一边耐心地对他说:“我们交警依法规办事,不讲本地人和外地人”。结果,他秉公调处了这起事故。事后,驾驶员实在不过意,文买上两条红塔山香烟送到他家,可他连一根也不抽。
  这位驾驶员感动得当场流下热泪,说:“我跑了数不清的路,像你这样秉公办事、一尘不染的还真是少见,佩服 !佩服 !。”由于他在交管中只认法规,不认人,十年来,得罪了不少亲威朋友。去年8月23日的上午,县某机关驾驶员高某违章闯红灯,导致道路不畅,他立即扣下了高的驾驶证。在处理此事过程中,高请来王的一位老领导来说情,要求从轻处理,可王爱荣礼魏地拒绝了老领导的说情。这位领导气呼呼地走了。
  去年8月10日,他的一个老同学酒后驾车,被交警査到后,他自认为有当中队长的老同学“撐膜”,不但不服处理,反而与交警纠缠。当王爱荣将填写好的处罚裁决书给他时,他傻了,“没想到你这样不够朋友,太没有人情味了”,从此,这位老同学与他见面宛若路人。
  去年7月12日,王爱荣査扣了一辆无牌无证机动三轮车,当晚,他小孩的大舅与违章者一起带着补品求情,王爱荣不但不给 “面子”,还教育了来者一通。两人只好悻悻吿退。
  在王爱荣的带动下,严格执法,文明管理,秉公办事在一中队蔚然成风。
  他视行人、机駕人员利益髙于一切其实,在他刚毅的身躯里却有一副热心肠。在日常交管工作中,他视毎一位行人、机驾人员为亲人。
  1994年8月2日上午10时许,王爱荣在路上巡逻时发现一老人倒在路边,便上前询问,老人已无力说话,只有用手指一指衣服口袋中的病历,他得知老人是去医院的,连忙将老人送到市一院急诊室,抢救、挂号、取药全是他付的款,直至老人傍晚脱离危险,其家人被他通知到场时,他才悄悄离开。
  一天晚上十点多钟,忙碌一天尚未吃晚饭的王爱荣拖着疲倦的身依正往家赶,走到县委大院西侧时,听见路边有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便上前问其原因,原来小女孩家住十几里外的乡下,晚上随坯亲进城看电影,结束时与母亲走散,迷了路,他急忙送小孩回家。在漆黑的夜里,他跑了不少冤枉路,当找到女孩的家时,已是下半夜……类似的故事又岂止这些?为了方便南来北往的驾乘人员,他常年在西马路口设立便民服务点,备有打气筒、修车工具、茶水、简易药品、地图册等。仅去年就义务为外地抛锚车辆排除故障百余次。他还坚持十年如一日,护送西马路附近的北京路小学学生过马路,十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学生因为过马路引起伤、亡事故。
  就是这样,他把方便、安全给了行人。王爱荣不愧为一个称职的人民警察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立文
责任者
王金
责任者
许尔军
责任者
王爱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马路
相关地名
淮阴县
相关地名
王营镇
相关地名
苏北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