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呼唤科技“红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663
颗粒名称: 市场经济呼唤科技“红娘”
分类号: F123.9
摘要: 据报载,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杰岀青年科技明星”获得者陈江辉。10多年来,已推出发明100多顶,其中有23项获31家专利,43项获省级、国家级奖。但是已有着落的发明成果却只有四五项,其余的养在深闺无人识,被当做礼品、展品、样品,“待业”于商品经济门外。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科技研究

内容

据报载,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杰岀青年科技明星”获得者陈江辉。10多年来,已推出发明100多顶,其中有23项获31家专利,43项获省级、国家级奖。但是已有着落的发明成果却只有四五项,其余的养在深闺无人识,被当做礼品、展品、样品,“待业”于商品经济门外。
  读罢此文,深有感触,这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样一个现实:科研必须和市场对接,科研必须迈入市场,否则,你研究的成果再高明,若不被市场所承认,只能是 “聋子的耳朵,摆设”,终究发挥不了作用,而科技与市场的结令需要一个过程。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单位与企业相望不相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技一下子被推向市场,但当前科技成果“买卖”难的现象还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枝管理体制不适应改革的需要,画地为牢,一些科研单位缺乏市场观念,没有审场;而一些企址吃惯了“科技”大锅饭,对科枝成果缺乏商品意识,对科技成果要用钱买还不适应,往往喜欢那种供原材料、包销售的项目,习惯于守摊吃饭,没有勇气吸纳新技术,担心出风险,不见兔子不撒鹰,加之我国技术市场薄弱,信息不灵,流通不畅,缺乏技术转让的中方机构穿针引线。
  发展审场经济需要科技,呼唤社会上涌现岀更多的科技“红娘”,产生更多促进科技向企业转化的中介机构,同时,科研部门应面对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科技商品”,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生化。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牟丕志
责任者
陈江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