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中的学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625
颗粒名称: “谢谢”中的学问
分类号: D648.3
摘要: “谢谢”,不仅是礼貌用语,而且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虹桥,说“谢谢”时应该遵循七条原则:一、说“谢谢”时必须诚心诚意,发自内心。这样,对方才不会感到是种应酬的客套话。二、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直截了当,不要含糊地嘟哝一声,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道谢而不好意思。三、说“谢谢”时应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专一化。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

内容

“谢谢”,不仅是礼貌用语,而且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虹桥,说“谢谢”时应该遵循七条原则:一、说“谢谢”时必须诚心诚意,发自内心。这样,对方才不会感到是种应酬的客套话。
  二、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直截了当,不要含糊地嘟哝一声,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道谢而不好意思。
  三、说“谢谢”时应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专一化。如果你要感谢的是几个人,那就不仅仅要说声"谢谢大家”,而且要一个个地向他们道谢。这样就会在每个人的心里引起反响和共鸣,达到感情的进一步交流。
  四、说"谢谢”时要有一定的体态,头部要轻轻地一点,目光要注视着你要感谢的五、说“谢谢”时要选择适当时机,这样才能使对方切实感到你是在对他的高尚行为和礼貌言行进行一种回敬和酬谢。
  六、说"谢谢”时要及时注视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对你的道谢感到茫然时,你要及时用简活的话语道出向他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道谢达到应有的目的。
  七、说“谢谢”时也要注意在特殊场合、特殊人员中的使用。譬如,当别人不会想到或感到值得感谢时,你若亲切地表示“谢谢”,那么尽管是情理之中,也会使对方感到意外。这时的一声 “谢谢”,收到的效果将是平时无数声“谢谢”所达不到的。
  “谢谢”这个词在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似极普通,但如果运用得当,会产生无限的魅力。这既是生活中的礼节,也体现一种智慧。能否运用得体,那就取决于你对这个词的内涵的理解和你的素养了。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