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浪高过一浪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唯一号: 070135020220000534
作品名称: 一浪高过一浪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4/001
起始页: 0108.pdf
责任者: 长春市文联 编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1965年9月
分类号: I277
主题词: 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一浪高过一浪》(新故事集),长春市文联编,1965年9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内收《三代师徒》(杨月娥作)、《矿工的儿子》(魏金钟、张纯才作)、《暴风雨中的列车》(关春章、王起天作)、《一张火车票》(杨铁城作)、《一浪更比一浪高》(孙荣作)《“老疙疽”组》(石凤琴作)、《“老工长”和小王》(王永成作)7则新故事。《三代师徒》、《矿工的儿子》是反映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暴风雨中的列车》是反映铁路员工、旅客、解放军战士的共产主义风格的;《一张火车票》、《一浪更比一浪高》、《“老疙疽”组》、《“老工长”和小王》是反映工业生产新高潮中的比学赶帮运动的。其中《三代师徒》,经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一张火车票》、《矿工的儿子》、《三代师徒》在1965年4月第14辑的《故事会》上又一次刊登,向全国推广。这辑《故事会》,还刊登了《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是怎样组织革命故事创编工作的?》,以及吉林日报的短评《方向明确,方法才能对头》,向全国推荐长春市南关区组织革命故事创编工作的经验。《一张火车票》、《三代师徒》在作者杨铁城、杨月娥讲演时,中共吉林省委领导亲自到场听讲,并给予充分肯定。 这些故事是在1964、1965年长春市文联在各单位的配合下,全面辅导故事创编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的故事创作,题材面广,有反映生产新高潮的,如《大战螺钉孔》、《胜中求败》、《为祖国增光》等;有歌颂王杰的,如《一包药》、《带徒弟》等;有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的,如《为革命而学》(李兰芬创作并讲演,深受听众欢迎)等;有支援农业的,如《巡线工》、《两件雨衣》等;有反映援越抗美斗争的,如《海鸥》、《英雄阮文追》等;有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如《首战平型关》、《董存瑞》等;还有写教育工作者的《英雄女教师》等。这些故事大部分都在工厂、企业、街道、学校讲演过,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东北抗日联军歌谣》、《长白山抗联歌谣》均为齐兆麟搜集整理的歌谣集,先后在上海和吉林出版。 及至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8年,长春的民间文学呈兴旺景象。特别是长春市和各县成立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或办公室以后,有计划、大规模的搜集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的工作,已初见成效。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长春市文联
责任者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