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满族丧葬礼仪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0885
专题名称: 长春市满族丧葬礼仪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31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丧葬:在农村,满族的丧葬仪式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入殓。第二天是开吊,也叫吊孝,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第三天是出殡。丧葬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与汉族毕竟不同。当病人在弥留之际,首先将室内西墙上祖宗板、香盘和祖匣取下,用红布或红纸包好,放在另外洁净的屋中,等到脱孝服后才能复原。若死者为家中长辈,须将屋内外贴的对联贴上一条白纸,并在三年内不贴对联。若贴对联,只可在第三年时贴蓝色纸对联,以示不忘哀悼。棺材内分上下两部分,中间有一块板隔着,外面上部呈脊形,叫旗材,区别于民材。如死者是老年长辈,儿孙穿孝服扎的布条色别不同。子女辈的是白布条,孙辈是青布条,曾孙辈是红布条。三天后上坟添土,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去扫墓,腊月三十晚上烧包袱,以示缅怀。 据榆树县满族习俗,人只能死在炕上,但死在西炕或北炕上不吉利。死者无论男女皆穿长袍,男戴帽头,身扎腰带。女则梳垂髻,扎包头。均用白布蒙面,头里脚外。长子跪灵前,双手于背后解“九连环”,唱满语哀歌。院内西侧立一高杆,上挂红布幡,棺材上尖下宽,外画图案里糊纸,置一木板为“床”,棺材底垫木炭灰。尸体从窗户抬出入殓。择日出殡。出殡前,长子跪灵前,彻夜烧香,称“辞灵礼”。出殡时,用红布系棺材,长子扛幡,次子捧丧盆,亲友随车后。墓穴多砖砌,若夫亡,妻服重孝,百日不脱孝衫。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