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春市郊区农作物玉米面积与产量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0060
专题名称:
长春市郊区农作物玉米面积与产量情况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147.pdf
专题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产量:
民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单产1000公斤左右。1935年单产1250公斤。1950~1960年单产在1440公斤左右。1973年单产提高到3165公斤,单产提高1.2倍。1987年单产6075公斤。
专题描述
清末时期,种植玉米极少,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2%。民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单产1000公斤左右。1935年,出现了玉米加工业,播种面积增加到1002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单产1250公斤。 解放后,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分3个历史阶段:195~1960年为大稳定小发展阶段。播种面积基本在7500~8000公顷之间,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5~17%。单产在144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推广玉米良种,黄粒子和试种玉米杂交品种,明显增产。1973年良种面积扩大到1.86万公顷,单产提高到3165公斤,比1960年面积增加1.3倍,单产提高1.2倍。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占首位,成为对外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粮。玉米抗旱涝,好管理,被农民称为“铁杆庄稼”。玉米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1987年全区玉米播种26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60.1%,单产6075公斤。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