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销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15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销售
分类号:
F426.8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陶瓷产品销售的发展情况,陶瓷产品的销售在1949年以前,主要是就地就近销售,产啥卖啥。产品出窑后,一是等客上门,二是赶集上市叫卖。九台和长春两陶瓷厂由于官办(长春厂开始私营后转官办),比较重视销售,除本地销售外,也运往省外各地。被日本关东军接收时期,生产
关键词:
销售
陶瓷产品
长春市
内容
陶瓷产品的销售在1949年以前,主要是就地就近销售,产啥卖啥。产品出窑后,一是等客上门,二是赶集上市叫卖。九台和长春两陶瓷厂由于官办(长春厂开始私营后转官办),比较重视销售,除本地销售外,也运往省外各地。被日本关东军接收时期,生产的军用饮食具由军队收购,民用产品生产量少,市场上供不应求。
解放后,工厂刚刚恢复生产,销售工作还没纳入国家统管计划,以企业自销为主。因此,两厂对销售工作比较重视,经常派员深入各地搞调查,有选择有计划地安排生产。此外,九台和长春两陶瓷厂还派销售人员通过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建立商业网点,生产出来的产品除销售本省外还远销哈尔滨、牡丹江、北安县等地。
1954年,陶瓷产品被列入计划,产品全部由商业部门按计划统购包销。企业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所以产品形成“十年一贯制”,竞争能力较弱。在这一时期,由于大上工业陶瓷,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民用瓷的生产,而市场上又出现民用瓷供不应求的局面。
1964年,长春市陶瓷厂开始意识到只靠国家包销和国内市场上销售,限制了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开始研制开发出口瓷,而且在产品结构上也进行了改革调整,从单一小件向成套和大件上发展。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品种、花色增多,部分产品获奖,产品销售除本省外,还销往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北、四川、广州、内蒙古等省市,当年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与外商签订合同,首次出口量35万件。从1964年到1988年的25年中,累计出口量达12200万件,创汇额1000万美元。
从1980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日用陶瓷产品市场也逐步放开,由统购包销转为按计划部分收购,多余部分工厂自销,逐步转变为产销双方签订订货合同,工厂按合同供货。这样,只能销售产品的30%左右,其余产品由工厂自销。他们采取了生产厂家直接与商业三级站、供销社或零售商店见面的方式开拓销售渠道,每年工厂自销约占70%左右。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本书记述了长春一轻工业沿革、自行车行业、缝纫机行业、时钟行业、玻璃制品行业、陶瓷行业、搪瓷行业、保温容器行业等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