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本志编纂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80
颗粒名称:
本志编纂始末
页数:
2
页码:
572-573
内容
《文化艺术志》是一部综合性的志书。编纂工作历时8年。
1989年6月,长春市文化局成立文艺集成史志办公室,着手筹划修志事宜;10月编印《长春市文化艺术志基础资料征集提纲》,发给市直属文艺单位和市属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要求设专人搜集有关资料,并指定重点单位编写“大事记”。1990年年初,开始设计篇目,召开修志工作会议,落实任务。1991年7月27日,经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简称长春市史志委)审查后,对部分章、节又作了调整、补充。迄至1992年年底,话剧院、评剧院、市群众艺术馆、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等重点单位陆续完成“大事记”等资料;主编会同戏剧、曲艺、美术、群众文化等章撰稿人,到市属各县、市和郊区搜集资料并协商入志条目。1993年3月,为贯彻落实《长春市志•分志“三主”人员的通知》精神和要求,进一步调整了“三主”人员,编委会主任:孙超,主编:王兆一,主审:杨迪。从此,“三主”到位,撰稿人落实,并召开修志工作会议,重新部署了两年内完成任务的要求和进度。1994年年内,各章陆续写成初稿,分别打印成册,广泛征求意见。1995年年初,将经过修改的初审稿复印件交市史志委审阅。7月22日、8月8日市史志委召开两次审稿会,对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后,又由主编王兆一利用两个月时间进行统稿和总纂,11月底正式上报市史志委。经《长春市志》副主审赵青伟终审之后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取得本志主审杨迪的同意,主编王兆一,副主编张智,王长平又作了一次校改与增删之后定稿。
关于编纂工作,需要说明四点:其一,由于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本志在重点撰写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同时,对省直属文艺单位和驻长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的文学、艺术院系也记述了一部分。只是在详略上有所不同。其二,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对生者根据志书质量标准和行文通则的要求与规定,“以事系人”。其三,本市未修博物馆志,谨将仅有的榆树县博物馆简况记在这里:1973年建馆,馆舍总面积1142平方米,收藏金、银、铁、石、骨、陶瓷等文物4720件,现有职工35人。其四,由于时隔久远和原始档案、文献材料不易查到,尽管我们历尽艰辛,也难免有误,诚望专家学者多予指正;“前修未密、后起转精”,更有待于来者。
最后,我们以极其沉痛、惋惜的心情纪念为修志而献身的本志副主编范世昌同志;他热爱修志工作,并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经验。但很不幸,正当进入总纂阶段,他竟被癌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逝世,既给修志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我们修志队伍中失去了一位足可尊敬的好同志!
编者
1997年11月20日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