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79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3.4
页数: 13
页码: 559-571
摘要: 本文记述1881年至1988年长春市文化艺术事件的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文化艺术 大事记

内容

光绪七年(1881)
  本年 在长春西四道街龙春胡同经私人修建的祥乐茶园开始邀接戏班演出。
  光绪二十年(1894)
  本年 榆树县影家窝棚有来自关内的唱河南调的苗家戏班在活动。
  光绪三十年(1904)
  本年 榆树县二人转艺人张祝香在榆树成立第一个本地的蹦蹦戏演出团体——北戏班。
  光绪三十三年(1907)
  本年 京剧传入长春与河北梆子“两下锅”演出。
  3月5日 《盛京时报》载有“长春新到马戏”的消息报道。
  光绪三十四年(1908)
  本年 长春府劝学所附设第一宣讲所在长春东三道街成立。
  7月 长春太平茶园举行“音曲会”,特邀上海名角演出“西皮二簧,戏法鼓词,荡淮时调,太平歌词”,是曲艺传入之始。
  宣统元年(1909)
  8月 日本青年会在长春头道沟戏园演出新剧(话剧)若干出。话剧从此传入长春。
  宣统二年(1910)
  本年 长春府劝学所开始附设图书馆。
  1919年
  秋季唐山警世戏社(头班)首次来长春演出落子,自此评剧传入长春。
  1930年
  本年 长春、农安、双阳、榆树、德惠等县各建立一处民众教育馆。
  9月1日 长春市公立图书馆在长春西三道街正式开馆。
  1931年
  9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长春,市内戏院一律停止营业。
  1932年
  3月9日 爱新觉罗•溥仪就任伪执政,公布伪满洲国《政府组织法》,在中央统治机构中设置民生部,统管艺术事业和社会文化与图书馆。
  1933年
  8月6日 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金剑啸等人的筹划下,利用日伪官方报纸《大同报》创办文艺副刊“夜哨”,发表革命的或倾向进步的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
  1937年
  本年 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扩大为伪弘报处,由日本人统揽全权。在伪弘报处九项任务中的第二项是“控制文艺”。
  1939年
  本年 作家山丁等人在长春组建文学团体——“文丛刊行会”。
  1941年
  1月1日 伪弘报处的职能再次扩大,将伪民生部对文艺、美术、音乐、戏剧等文化行政工作的领导权皆转归伪弘报处统一管辖。
  3月23日 伪弘报处发布《文艺指导要纲》,强化对文化艺术的专制与统治。
  1942年
  6月25日 伪警务总局以“特秘发第545号”文件,密令全东北各伪警务厅(局),“侦查利用文艺和演剧进行反满抗日的活动情况”。
  1944年
  5月 “满映话剧团”在长春公演话剧《遥远的风沙》,因内容触怒日伪当局,作者张英华(张辛实)被捕入狱。
  1945年
  8月 抗日战争胜利,苏联红军进驻长春。
  10月 东北作家联盟在长春成立,19日由东北作家联盟等13个民众团体在长春中苏人民会馆召开鲁迅逝世9周年大会。
  1948年
  10月19日 长春解放。
  11月 长春市教育局社教科戏改股将新民戏院17名京剧、评剧艺人组织在一起学习政治,发给救济粮,安排在茶社清唱。
  同月成立长春市文艺工作团,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11月23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的工作》的社论。长春市政府当即组织新民戏院艺人学习戏曲改革政策。
  1949年
  2月1日 长春特别市立图书馆向全市人民开放。
  3月 以郭沫若为团长的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途经长春,观看长春市文工团和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出的秧歌剧等节目。
  长春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召开戏剧工作会议,决定由社教科干部分片包干,加强对私营剧团的辅导工作。
  5月25日~27日 中共长春市委召开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并正式组成长春文协筹委会。
  8月 在民众教育馆基础上成立长春市文化馆。
  1950年
  1月25日~27日 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召开长春市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月3日 长春市剧音研究会成立。
  2月27日 长春市戏曲改进会成立。
  4月16日 长春市美术研究会成立。
  4月 民营长春评剧团成立。
  6月17日 为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长春市露天音乐堂举行开幕典礼,苏联、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青年朋友到场参观。
  10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内设文化科,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市的文化艺术工作。
  本年 长春市文化局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成立。1958年撤销。
  1951年
  1月14日 长春市诗歌联谊会成立。
  5月17日 《人民日报》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的《关于戏曲改革的批示》。长春市文艺界开展学习活动。
  8月 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红绸舞》在北京怀仁堂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签字仪式晚会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
  8月 《红绸舞》在德国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获“舞蹈集体一等奖”和金质奖章。
  1952年
  3月4日~15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率梅剧团到长春演出,长春市文化局、市文联为梅兰芳演出举行座谈会。
  10月11日 民营长春评剧团转为国营,定名为长春市实验评剧团。(后改为长春市评剧团)。
  1953年
  4月 榆树县二人转艺人谷振铎、杨福生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演出二人转《西厢》获奖。
  3月27日 长春市文工团派出34名演职人员,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艺工作团第二团(东北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9月2日返回长春。
  5月16日 成立长春市人民政府文化局,任命单德润为副局长。
  7月26日~8月30日 东北地区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在沈阳市举行,长春市评剧团演出的现代评剧《女教师》获作品奖、集体表演奖,张桂霞获优秀表演奖。
  10月20日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经长春市人民政府批准,长春市文工团改为长春市话剧团。
  1954年
  3月9日 中共长春市委任命杨铸新为文化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6月29日~7月2日 长春市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铁路工人俱乐部召开。
  1955年
  2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文化局改称长春市文化局。
  5月 长春市图书馆干部业余进修学校成立。
  6月17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率上海京剧院到长春演出,长春市文化局、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周信芳舞台生活50年纪念公演。
  1956年
  3月1日 中央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吉林省话剧团演出独幕话剧《早晨》、《两个心眼》,长春市话剧团演出独幕话剧《关不住》,获演出一等奖、剧本创作奖、导演奖和表演奖。
  3月5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首都剧场观看长春话剧团演出后,接见全体演职员时说:“你们的演出很有东北地方特色”。
  3月20日 吉林省文化局发布“(56)文艺第11号”文件,批准1949年成立的民营长春市京剧团改为国营长春市京剧团,同时批准成立国营长春市杂技团。
  1956年
  4月7日 《长春日报》发表以《发挥街头画报的战斗作用》为题的评论文章,并配有街头画报图片。4月8日,《吉林日报》以半版篇幅介绍长春市文化馆创办的街头画廊报经验。
  4月27日 长春市文联在《长春日报》创办文艺周刊《文艺》(后改名《布谷》)。
  6月 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提出“破除清规戒律,扩大和丰富上演剧目”的要求。
  10月 长春市文化局音乐工作组与长春市文化馆合并,成立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筹备处。
  1957年
  1月 长春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歌曲《老司机》、《二嫂夸汽车》,参加全国专业音乐舞蹈会演获好评,并灌制唱片,流传全国。
  5月11日 成立长春市“业余作者之家”,当时有作者119人。
  6月1日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
  10月 长春市直属各剧团开展反右斗争运动,批判“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份子”16名。
  1958年
  2月1日 长春市文联、长春市文化局、共青团长春市委联合召开批判黄色歌曲座谈会,并提出要掀起一个社会主义歌咏活动高潮。
  本年 长春市曲艺团成立。
  3月5日 文化部下发《关于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的通知,内称:现在急需创作反映我国当前的和近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歌颂我国伟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业迹的艺术作品。
  6月30日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和秘书长郭小川来长春,应作协长春分会邀请,为长春市160多名文艺作者作了关于普及文艺理论知识与提高文艺创作水平,以及文艺创作上内容和形式等问题的报告。
  8月31日 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来长春,在《长春日报》上发表诗作《长春好》。
  1959年
  1月~3月 长春市评剧团、杂技团参加东北三省福建前线慰问团吉林分团赴福建前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
  6月29日 中共长春市委任命马识途为市文化局局长。
  本年 长春市文联编印的彩色版《长春美术作品选集》画册出版,内收长春市美术工作者的水彩、木刻、国画、油画、雕塑、漫画、宣传画等作品45件。
  1960年
  1月11日 长春市文化局等单位在农安县巴吉垒公社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巴吉垒公社群众文艺创作经验。
  4月8日 长春地区文教群英会开幕。
  4月 农安县公演第一出黄龙戏实验剧目《樊梨花》,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黄龙戏正式诞生。
  6月1日 长春市京剧团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先进单位称号。
  1961年
  1月16日 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召开文化工作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宣传部《关干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
  8月16日 中共长春市委召开长春市文艺工作会议,传达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文艺工作会议上有关民主、文艺规律、解放思想、阶级斗争和统一战线、领导方法诸多方面的讲话,并学习《文艺十条》。
  12月25日 经中共吉林省委批准,长春市话剧团改建为长春话剧院。
  1962年
  8月 著名杂技演员张英杰由文化部特调参加北京杂技团赴日本东京、大阪、北海道等市演出。他表演《举刀拉弓》被日本舆论界誉为“中国第一位大力士”。
  9月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11月21日到26日期间,长春市文化局派员参加全省戏剧工作会议,会上强调当前的戏剧创作题材“要积极反映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中两种思想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歌颂集体主义思想,批判自发的资本主义势力”。
  1963年
  8月31日~9月8日 吉林省文化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分会、长春市文化局、长春市文联联合主办的东北三省音乐周第二届长春音乐会在长春举行。
  12月12日 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文学艺术的批示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批评“许多共产党员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
  3月14日 中共吉林省委文教书记富振声向省直属文艺单位及长春市文艺界17级以上干部传达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学艺术工作的批示。
  6月5日 长春市京剧团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五把钥匙》。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陆定一等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接见全体演职员。
  7月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精神,长春市各戏曲剧团停止上演古装戏。
  9月 吉林省文化局批准成立长春市戏剧创作室。
  1965年
  9月11日 中共长春市委任命宣传部部长黄仁兼任市文化局局长。
  1966年
  6月20日 中共长春市委“文艺口”派工作组进驻市直属各文艺单位和市文联,领导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1968年
  5月 经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批准,临时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革命领导小组。
  8月 “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市属各文艺单位。
  9月17日 吉林省革命委员会举办“省市文化系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长春市文化系统和市文联干部集中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学习。
  本年 长春市革委会政治部设文艺组,管理文化艺术单位。
  1969年
  9月4日“省市文化系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结束。原文艺机构全部撤销,文化局所属单位150名文艺工作者到梨树“五•七”干校下放劳动,留下200人组建春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工团。
  1970年
  8月 文化与教育合并,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教局革命领导小组。
  1971年
  5月31日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主办“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50周年文艺调演、调讲大会”,历时17天。
  1972年
  4月 市革委会政治部文工团撤销,恢复市评剧团、市杂技团,重新组建长春市京剧团、长春市歌舞团、长春市文化局创作组(后改称长春市戏剧创作室)。
  5月 文化与教育分开,单独成立长春市革委会政治部文化局革命领导小组。
  1973年
  8月2日 取消市文化局革命领导小组,恢复长春市文化局,中共长春市委任命杨迪为局长。
  1974年
  5月 长春市歌舞团首次演出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
  1975年
  4月 长春市评剧团赴北京参加“部分省、自治区文艺调演”,演出据京剧移植的现代评剧《杜鹃山》第三、五、八场。
  1976年
  11月 长春市文化局、长春电影制片厂等11个单位联合主办“热烈庆祝粉粹‘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音乐会。
  1977年
  12月 长春市文化局举办全市专业剧团文艺会演大会。
  1978年
  1月 吉林省话剧团与长春市话剧团合并,恢复长春话剧院。
  6月1日~3日 召开长春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二届三次全体委员(扩大)会,恢复市文联组织。
  6月2日 成立长春市美术、摄影家协会。
  7月 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相继召开平反大会,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的150人平反,发给平反通知书。
  1979年
  2月21日~25日 长春市文化局艺术委员会在长春首次举办二人转学术报告会,邀请东北三省9名专家出席做专题报告。
  3月 长春市文联《春风》文学月刊创刊。
  10月 长春话剧院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演出话剧《吉鸿昌》,获演出一等奖。
  同月 成立长春市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共有19个成员馆,长春市图书馆为主任委员馆。
  1980年
  1月20日~21日 长春话剧院《救救她》剧组赴北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一等奖,并在中南海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演出。
  2月6日~9日 召开长春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会间,成立长春作家协会、长春美术家协会、长春音乐家协会、长春戏剧家协会。
  5月 杨迪当选为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管文教工作。
  8月21日 中共长春市委任命才梦绂为文化局局长。
  本年 由本市词、曲作家创作的歌曲《清晨,我们踏上小道》、《美丽的心灵》在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
  1981年
  1月23日 长春市艺术研究所成立。
  6月19日 长春市文化局、市文联举办第一届长春戏剧百花会,至10月下旬结束。
  本月 乔迈的报告文学《三门李轶闻》发表于《春风》月刊,获全国报告文学大奖。
  7月5日~14日 双阳县评剧团创作演出的八场现代评剧《月难圆》,在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和全国农村题
  材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会,获文化部颁发的“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和“1980—1981年优秀剧本奖”。
  11月 长春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七场话剧《孙中山》,由文化部调进北京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演出活动。11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观看演出,并题词留念。
  长春美术、摄影家协会分开,单独成立长春美术家协会、长春摄影家协会。
  1982年
  9月18日~12月12日 以副市长杨迪为团长的“中国长春杂技团”,先后赴毛里求斯、留尼旺、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吉布提7个东非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受到国家外交部和中国演出公司的表彰。
  1983年
  4月17日至5月初 长春市评剧团赴北京公演《密建游宫》、《红杏出墙》,主演王曼苓获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梅花奖”。
  本年 长春摄影家协会举办彩色摄影比赛和摄影艺术展览,共展出摄影作品146幅。
  1984年
  1月28日 长春市文化局、市文联举办的第二届长春戏剧百花会开幕。
  9月 长春美术家协会主办“庆祝建国35周年长春美术作品征集评奖”,应征作品183件,获奖作品有17件入选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插图《亚洲童话选》在全国获铜牌奖。
  12月18日 中共长春市委任命孙超为文化局局长,才梦绂为顾问。
  1985年
  6月25日 长春书法家协会成立。
  本年 长春美术家协会选送32个美术作品参加吉林省在香港举办的“北国风情”画展。
  1986年
  11月 在全国第14届摄影艺术展览中,长春市参展作品《旭日雄鹰》获铜牌奖。
  本年版画《岳桦林》获全国朝鲜族美术展览一等奖。
  1987年
  1月10日 长春市评剧团改建为长春评剧院。
  2月1日 在第1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比赛中,长春市杂技团青年演员傅秀玉表演的《大球高车踢碗》,获摩纳哥城市奖和蒙特卡洛电视台奖。
  4月13日 在全国第二届杂技比赛中,长春市杂技团青年演员孙红丽表演的《高空高低钢丝》获银狮奖。
  9月16日 长春话剧院演员王德顺赴联邦德国参加科隆第12届国际哑剧艺术节。
  10月 在“中国首届吴桥国际马戏杂技节”中,傅秀玉表演的《大球高车踢碗》获金狮奖。
  本年 榆树县演出的拉场戏《摔西瓜》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
  1988年
  1月27日 长春市杂技团孙红丽表演的《高空高低钢丝》在法国巴黎获第十一届“世界明日和未来杂技艺术节”金奖。
  2月23日 经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长春市图书馆馆舍因年久失修,从即日起闭馆,择定同志街50号筹建新馆,建筑面积17 000平方米。
  12月 长春评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古装戏《契丹魂》参加中国首届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并应中央顾问委员会邀请,赴中南海为中顾委领导同志演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事件

1930年9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32年3月9日爱...
相关事件
1933年8月6日金...
相关事件
1941年1月1日伪...
相关事件
1941年3月23日...
相关事件
1942年6月25日...
相关事件
1945年10月东北...
相关事件
1948年10月19...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成立...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23...
相关事件
1949年2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49年5月25日...
相关事件
1950年1月25日...
相关事件
1950年2月3日长...
相关事件
1950年2月27日...
相关事件
1950年4月16日...
相关事件
1950年6月17日...
相关事件
1950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1年1月14日...
相关事件
1951年5月17日...
相关事件
1952年3月4日~...
相关事件
1952年10月11...
相关事件
1953年3月27日...
相关事件
1953年5月16日...
相关事件
1953年7月26日...
相关事件
1953年10月20...
相关事件
1954年3月9日中...
相关事件
1954年6月29日...
相关事件
1955年6月17日...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1日中...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5日国...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20日...
相关事件
1956年4月7日《...
相关事件
1956年4月8日《...
相关事件
1956年4月27日...
相关事件
1956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7年5月11日...
相关事件
1957年6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7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8年2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3月5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6月30日...
相关事件
1958年8月31日...
相关事件
1959年1月~3月...
相关事件
1959年6月29日...
相关事件
1960年1月11日...
相关事件
1960年4月8日长...
相关事件
1960年6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61年1月16日...
相关事件
1961年8月16日...
相关事件
1961年12月25...
相关事件
1962年11月21...
相关事件
1963年8月31日...
相关事件
1963年12月12...
相关事件
1964年6月5日长...
相关事件
1965年9月11日...
相关事件
1966年6月20日...
相关事件
1968年9月17日...
相关事件
1969年9月4日“...
相关事件
1971年5月31日...
相关事件
1973年8月2日长...
相关事件
1976年11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77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78年6月1日~...
相关事件
1978年6月2日成...
相关事件
1981年11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82年9月18日...
相关事件
1983年4月17日...
相关事件
1984年1月28日...
相关事件
1984年12月18...
相关事件
1985年6月25日...
相关事件
1986年11月在全...
相关事件
1987年1月10日...
相关事件
1987年2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87年4月13日...
相关事件
1987年9月16日...
相关事件
1987年10月在“...
相关事件
1988年1月27日...
相关事件
1988年2月23日...
相关事件
1988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