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演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5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演出
分类号:
J828
页数:
9
页码:
285-293
摘要:
本节介绍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杂技演出情况,包括营业性演出、宣传慰问演出的情况。
关键词:
文化事业
杂技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的杂技演出,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旧历五月二十一日的《盛京时报》上,曾有“长春新到马戏”的报道。1911年辛亥革命后,零散的民间艺人于城乡撂地演杂耍、戏法者日渐增多。至1921年较大型的专业杂技表演艺术团体开始流入长春。东北沦陷期间,从外地流入的“马戏团”、“魔术团”不断增多,演出活动频繁。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因战事频仍,大型演出活动一度锐减。但,零散艺人于城乡撂地演出者尚随处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春市人民政府把杂技艺术作为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1953年开始成立本地的专业杂技表演团体,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把旧社会的“撂地把戏”逐步发展成融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杂技表演艺术。“文化大革命”中,杂技艺术受到摧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得以焕发青春。1985年,长春市文化局提出“杂技团不仅要立足于搞好国内的演出,而且要有计划地打入国际市场。”并强调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开展综合训练,在技巧上要敢于攻难攀高。从此,长春市的杂技艺术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锐意创新,在与全国同行业的竞争中,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营业性演出
(一)国内营业演出
1953年,双阳县飞飞杂技组成立后,坚持为本县广大农民服务的方向,经常自带道具,身背道具箱,深入农村,在与农民共同劳动之暇,于田间地头表演戏法和小杂耍,票价无固定标准。在县城,则于茶社或露天席棚演出,票价0.15元,每日演出3场。1954年杂技组由4人增至7人,先后赴桦甸、延吉、敦化、九台、德惠、公主岭、四平等市、县巡回公演。1955年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鹤岗市、鸡西市,以及嫩江、黑河等地区的县镇巡回演出。时有黑龙江省的杂技艺人与其搭班同台演出,节目渐趋丰富,演出日盛,收入日丰,购置了露天演出用的布围棚,并雇用了伴奏乐队。
1956年长春市杂技团成立后,坚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为工农兵服务。同年组成两个演出队,分赴通化、延边地区演出90多场,收入4万余元。1957年制作供露天演出的简易小棚,在吉林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市等地演出200余场,收入12万余元。1958年,为适应大型高空节目的演出,制作了“大棚剧场”,钢管结构,帆布棚围并封顶;棚高15米,地面直径50米,设圆型舞台,木制座席2500个。同年在长春市第五百货商店(今长春百货大楼)南侧空地,连续演出70场,收入4万余元。嗣后,根据“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巡回演出统一规划”的要求,按预定合同,先后赴吉林市、南京市、上海市、无锡市、杭州市、南昌市、广州市等地,演出400余场,收入近40万元。1960年5月,在吉林市北山用“大棚剧场”演出80余场,收入10万余元。6月,赴北京市演出150场,收入15万余元。9月,南下武汉市演出67场,收入6万余元;继赴长沙市演出60场,收入6万余元。12月,二进广州市演出70场,收入7万余元。其间,赴佛山、湛江等地演出20场,收入1万余元。1961年2月,赴海南岛于海口、文昌、通杂、三亚等11个演出点,巡回演出140场,收入10万余元。同年6月,赴吉林市演出90场,收入8万余元。8月返回长春市演出80场,收入4万余元。1962年,先后在长春、吉林两市演出120场,收入13万元。嗣后再度入关南下,于天津市、合肥市、蚌埠市、芜湖市、南京市、马鞍山市、徐州市,共演出近400场,收入34万余元。
1960年至1963年,双阳县飞飞杂技组的演出活动日趋兴旺,在黑龙江省的林口、柴河、肇东、宁安、勃利、五常等地颇有影响。为适应广场演出,购置了容纳800人的布围棚,拥有了扩音与照明设备,演职人员增至38人,演出节目又增加大、中型幻术和气功,巡回演出于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沈阳市、大连市、本溪市、抚顺市、丹东市等地。其后返回吉林市演出月余,继赴延边地区的安图、汪清、图们、石岘等地演出后,又转通化地区各县演出达半年之久。
1963年始,长春市杂技团立足本省上山下乡演出。长春市曲艺团魔术队在坚持长江路曲艺社、新民胡同百花曲艺社等地演出的同时,曾先后赴辽宁省、黑龙江省大、中城市巡回公演。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杂技表演团体营业演出中辍。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营业演出。1977年至1979年,长春市杂技团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各市、县及矿山,共演出500余场,收入25万余元。1980年投资17万元改建“大棚剧场”,木制座席增加到2700个(1984年更换为铁板座席)。“大棚剧场”除立足于本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外,先后移动于黑龙江省、辽宁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湖北省境内,演出千余场,收入百余万元,1980年至1982年,在全省艺术表演团体上山下乡演出、经营管理和艺术建设竞赛中,连续被评为一等先进单位,受到吉林省文化厅的表彰和奖励。1983年至1985年,双阳县飞飞杂技组也首次入关南下,巡回演出于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市。1985年始,由于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竞争日趋激烈,杂技演出场次和经济收入呈下降趋势。长春市杂技团1985年演出295场,收入15万元;1986年下降为215场,收入11.1万元;1987年演出205场,收入9.2万元。1988年有所回升,演出278场,收入达17.1万元。
1953年至1988年,各演出团体共巡回演出16个省,125个市、县,共演出7000余场。其中,长春市杂技团演出5428场,收入340万余元。
(二)出国营业演出
1985年12月31日至1986年5月20日,受文化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委派,应美国国际娱乐公司邀请,长春市杂技团派出23人组成的演出团,赴美国进行商业性演出。团长梁威(长春市文化局副局长)、舞台监督张立友(长春市杂技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张英俊、翻译刘顺国(中国演出公司派出处副处长)。演员张胜利、郝庆杰、左辉、高惠军、高雪峰、杨卫群、王建勋、马小杰、刘欣、杜亚杰、孙红丽、吴微、崔微、毛春岩、刘芳、张燕、王立新、张喜红、张春丽。先后于华盛顿、俄勒岗、加里福尼亚等29个州、90余座城市,演出117场,收入3.9万美元。
1987年11月24日至27日,受文化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委派,应日本三协促进有限会社邀请,长春市杂技团派出演员张英俊(兼领队)、张胜利,赴日本东京进行录像演出《愉快的炊事员》。演出1场,收入1万美元。
1987年12月26日至1988年1月23日,受文化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委派,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瓦本体操协会邀请,长春市杂技团由17人组成演出团,赴联邦德国演出。团长张英杰,演员辛铁成、姚少平、张德、吴革、李庆彬、刘敬军、李小武、陈晶、马兰、洪晨、杨洁、张辉、高惠军、马辉、陈江、薛文天。在斯图加特市、慕尼黑等10个城市演出12场,收入1.2万美元。
1988年5月1日至5月11日,应日本东京日企株式会社邀请,长春市杂技团由16人组成演出团,赴日本东京演出。团长刘金富(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艺术指导孙超(长春市文化局局长)。演员张英俊、张胜利、郝庆杰、马小杰、左辉、高雪峰、刘欣、王立新、王晶敏、杨羚羊、罗玲、赵祟、杨卫群、吴微。演出11场,收入1.1万美元。
1988年6月23日至10月26日,受文化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委派,应梅登艺术公司邀请,长春市杂技团派出4人,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联合组成演出团,赴荷兰、比利时演出《大球高车踢碗》。领队张英杰。演员刘欣、王立新、钟显英。先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比利时布鲁赛尔市演出147场,收入3.675万美元。
1988年8月22日至10月21日,受文化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委派,应委内瑞拉迪斯庇斯公民协会邀请,长春市杂技团由30人组成演出团,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等9个城市演出。团长侯中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艺术指导赵桂珍(长春市杂技团党支部书记)。演员翟纪岭、辛铁成、姚少平、姚军、金雷、陈晶、秦玲、李小武、洪晨、吴革、刘敬军、李庆彬、张辉、刘有杰、张德、杨洁、孙满昌、李文贤、王云、傅跃进、杜淑娟、张锐、箭玉臣、马辉、张胜利、薛文天。演出42场,收入4.2万美元。
1988年12月12日至1989年1月3日,长春市杂技团派出4人,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演出《大球高车踢碗》。领队王长平,演员刘欣、王立新、钟显英。演出24场,收入0.5万美元。
二、宣传慰问演出
东北沦陷期间,日伪当局所进行的所谓宣传慰问演出活动,完全是为其殖民地统治服务的。
1941年3月23日,伪国务院弘报处颁布《艺文指导要纲》,声称:“艺文家及艺文团体须自觉其国家的使命……而扶建国之大业”。伪“满洲演艺协会”据此规定:杂耍、马戏“亦负有宣传国策之使命”,并多次举办“歌舞魔术专场”演出,慰问伪军警。1942年4月,伪“铁路总局”为宣传“爱路”,组成了“理化民魔术团”,在“新京”(长春)等各主要城市演出“武术”、“幻术”、“口技”以及“幻剧”等。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所组织的所谓宣传慰问演出,是为“鼓舞国军士气”而举行的“劳军公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传慰问演出,是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指引下,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双阳县飞飞杂技组自成立之日始,举办慰问性演出活动从未间断。在县内,遇有拥军优属、新兵入伍、军民联欢等活动,以及重大节日,或各系统召开大型会议,杂技组多是主动同主办单位联系,无偿献艺。1956年在黑龙江省双城县演出,时值中共中央财贸部在该县召开会议,杂技组应邀为大会慰问演出。财贸部负责人接见全体演员,并为宋振帮签字题词,向杂技组赠送锦旗一面。
长春市杂技团成立后,于1956年冬至1957年春,赴临江、长白、集安等县,冒摄氏零下40度严寒,为驻守在边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举行慰问演出。新年前后,曾徒步行军10几个小时,为某部仅有几名战士的边防哨所演出,使边防战士深受鼓舞,表示:“一定坚守祖国边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1957年冬至1958年春,再次赴长白山区,沿鸭绿江、图们江一带,随地向当地军民慰问演出。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接东北三省赴福建前线慰问团的通知,先后在福州、下浒塘、西洋岛、三沙岛、厦门、南昌、九江等长达数千公里的慰问演出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官兵和当地渔民,慰问演出105场,观众达9万余人次。因出色地完成任务,1959年3月23日获东北三省慰问总团的嘉奖。1970年至1975年,主要是为省及各县“革命委员会”和“农民代表委员会”成立作义务性演出。其间,曾为磐石县境内修筑山区飞机场的8101部队、白山电站建设工地、024空军学校等举行慰问演出。演出节目以《边防民兵》、《战斗在运输线上》等“革命杂技”为主,中间穿插京剧“革命样板戏”唱段和“革命歌曲”。“文化大革命”后,为省、市、县人民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举行慰问演出,已成惯例。
三、会演调演观摩比赛
(一)市级会演调演观摩比赛
1980年10月,长春市文化局举办长春市艺术教育会议和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会,长春市杂技团汇报演出《小武术》、《秋千飞人》、《蹬技》、《手技》。演员郝庆杰、张辉获一等表演奖;刘芳、杨卫群获二等表演奖;高惠君、杜亚杰、洪晨等获三等表演奖。
1981年7月至11月,长春市文化局、长春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第一届长春戏剧百花会。长春市杂技团郝庆杰表演的《小武术》、高惠君表演的《花坛》、张辉表演的《空中飞人》获演出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张胜利表演的《蹦床飞人》、吴微表演的《椅子顶》,获表演二等奖。崔微表演的《定车》获表演三等奖。张英获服装设计奖。同年,在吉林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中,获杂技服装设计优秀奖。
1984年,长春市文化局、长春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第二届长春戏剧百花会。傅秀玉表演的《高车踢碗》,孙红丽、王晶敏的《高空钢丝》,崔微、吴微、傅秀玉的《高台定车》,获表演一等奖。张英获服装设计一等奖。冯京的《魔术》,张英俊、吴微的《水流星》,王立新的《高车踢碗》,张辉的《扛梯》(底座),郝庆杰的《小武术》底座,高雪峰的《举刀拉弓》,张胜利的《炊事员》,毛春岩的《滚杯》,高惠君的《花坛》,获表演二等奖。孙丽、王云、辛铁成、姚少平、左辉、刘兰、张春丽、赵崇、马小杰、张燕等,获表演三等奖。
(二)参加省级会演调演观摩评比
1984年,吉林省文化厅举办全省创作剧(节)目观摩评奖活动。长春市杂技团参赛的节目有:《高空钢丝》,王晶敏获表演一等奖,金雷获创作一等奖;《大球高车踢碗》,傅秀玉获表演一等奖,刘有杰获创编一等奖;《钢丝舞红绸》,孙红丽获表演一等奖,张胜利、牛桂山、翟纪岭获创作一等奖;《高车踢碗》,王立新获表演二等奖,刘欣、马淑华获创编二等奖;《小武术》,郝庆杰、刘欣、赵崇、薛文天、马小杰获表演三等奖;刘有杰、张英俊、郝庆杰获创编三等奖。
1985年,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第一届长白山文艺奖评奖活动,《高空钢丝》节目组获创作一等奖。1986年6月12日至8月10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举办吉林省首届杂技优秀节目评奖大会,获表演一等奖的演员有;《双扛杆软钢丝》的表演者张辉、武洋、张德、薛文天、姚少平;《空竹》表演者李晓武、陈晶、马兰、洪晨、杨洁。获表演二等奖的演员有:《水流星》表演者吴微、张英俊、杨卫群;《蹬技》表演者刘芳;《牌技》表演者罗玲;《桌圈》表演者马小杰、王建勋、刘欣、杨卫群、左辉;教师刘有杰获艺术指导二等奖。1987年5月22日,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评奖委会评选《高空高低钢丝》节目为创作一等奖。
(三)参加国家级会演调演比赛
1976年4月,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举办全国杂技调演大会。长春市杂技团参赛的节目有:《儿童浪木》、《二节人高车踢碗》等(大会未评奖)。1984年,文化部、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举办全国第一届杂技比赛,《大球高车踢碗》获铜牌奖。1986年11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东北区预赛,《高空高低钢丝》获第二名。1987年4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大会,《高空高低钢丝》获银狮奖,同年9月,在北京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获纪念奖。
(四)国际杂技比赛
1956年,长春市杂技团演员万子信,经文化部选调,随中国杂技艺术代表团赴波兰人民共和国首都华沙,参加马戏杂技比赛,表演中国的《古典戏法》。1987年1月26日至2月6日,长春市杂技团《大球高车踢碗》参加在摩纳哥举办的第1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比赛,获摩纳哥城市奖、蒙特卡洛电视台奖。领队吕军(文化部外联局处长),表演者傅秀玉,教师刘有杰,助演钟显英。1987年10月,由赵桂珍领队,参加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首届吴桥国际马戏杂技节,《大球高车踢碗》获金狮奖。刘有杰获创编奖。1988年1月12日至30日,《高空高低钢丝》在法国巴黎参加第11届世界“明日”马戏杂技比赛,获金牌奖。领队朱德喜(长春市杂技团副团长),表演者孙红丽,教师牛桂山、张胜利。这是我国杂技界高空节目首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四、出国演出
1959年7月2日,长春市杂技团同吉林市歌舞团组成吉林省艺术代表团,应邀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两江道访问演出。团长周介文(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副团长刘西林(吉林省文化局副局长)、艺术指导刘擎天。杂技演出团由59人组成。7月3日至25日共演出17场。
1962年12月至1963年4月,长春市杂技团演员张英杰,由文化部特调参加由中国杂技团、上海杂技团、杭州杂技团等部分演员组成的北京杂技团,赴日本交流演出,先后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城市演出90余场。张英杰表演《举刀拉弓》,被日本评论界誉为“中国第一位大力士”。
1966年8月,长春市杂技团由35人组成演出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慈江道、咸镜北道访问演出。团长黄仁(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长春市文化局局长),先后在慈城市、朱乙市、清津市等地演出15场。
1978年9月,长春市杂技团由55人组成演出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访问演出。团长李先民(中共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团长吕芝(长春市文化局副局长)、张英杰,秘书孙超。于惠山市等地演出10场。
1982年9月18日至12月12日,长春市杂技团受国家文化部委派,由26人组成演出团,赴东非访问演出。团长杨迪(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团长王冶(文化部非洲司副处长)、艺术指导张英杰。9月20日至9月30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甘地学院、林那白戏院、荷精球场演出7场。毛里求斯总理贾格纳特出席观看首场演出,并会见全体演员。文化部长布努沙美亲笔题词:“中国长春杂技团应邀来毛友好访问,应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这次艺术交流将更增强中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合作”。9月26日《镜报》发表诗词盛赞演出:“多姿采,不胜收,中西观众尽凝眸,超凡技艺惊全座,异口同声第一流”。
10月1日至14日访问法国海外省留尼旺,在省府圣旦尼市和圣皮埃尔市演出12场。省长雅克•塞瓦尔出席观看;10月10日在省长官邸宴请演出团全体成员。《留尼旺岛报》10月6日发表评论:“此次演出进一步增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10月17日至31日访问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在首都摩加迪沙和基斯马尤市、哈尔格萨市等地演出9场。10月23日赴费利诺参加中国援建的电站送电供水仪式,在距赤道线50公里处,露天演出《狮子舞》。索马里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观看演出后,同演出团全体成员席地共进午餐。
11月1日至13日访问肯尼亚共和国,在首都内罗毕国家剧院和波马寺剧场演出9场,肯尼亚文化部副部长、内罗毕市市长分别接见演出团。
11月14日至24日访问乌干达共和国,在首都坎帕拉市和金贾市、奇奔巴农场等地演出8场。乌干达文化部长在讲话中称:“中国长春杂技团的来访,标志着乌中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11月25日至28日,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候机期间,经外交部批准,在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为各国驻埃使节演出两场。
11月26日至12月12日,派出张英俊(兼领队)、张胜利、卢少平、冯京、、吴微5名演员赴吉布提共和国访问演出,在首都吉布提市演出3场。吉布提陪同人员转告演员:“你们的演出轰动了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盛况”。11月28日、12月12日演出团分两批归国。12月14日,文化部中国演出公司表彰长春杂技团出访演出成功,为中国的外交工作做出了贡献。
长春市杂技团历年来出国演出的主要节目:《举刀拉弓》、《古典戏法》、《狮子舞》、《小武术》、《皮条》、《飞箭飞人》、《搓板飞人》、《秋千飞人》、《飞叉》、《女扛杆》、《顶碗》、《口技》、《车技》、《花坛》、《愉快的炊事员》、《手技》、《桌圈》、《地圈》、《蹬技》、《高台定车》、《晃板》、《椅子顶》、《走钢丝》、《水流星》、《高车踢碗》、《大球高车踢碗》、《高空高低钢丝》、《双扛杆软钢丝》、《魔术》及《抢椅子》等各种滑稽节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