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203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3.4
页数:
25
页码:
295-31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道光六年(1826年)4月到1988年10月16日长春市关于商业方面的大事记。
关键词:
长春市
商业
大事记
内容
道光六年(1826年)
4月
于廷富在长春开设面馆。
光绪三年(1877年)
2月
吉林市世一堂药店在南大街78号(今大马路208号)开设分号。今为长春市医药采购供应站医药商店。
3月
仲茂棠在长春开设兴顺祥,经营绸、布、纱业务。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夏季
河北省乐亭县人刘呈辉在双桥子外西岭开办东发合大车店。
光绪十九年(1893年)
秋季
长春府商人不满官府“加贴厘捐”,罢市并进京控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11月
刘临阁在长春开设裕昌源,经营粮栈。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夏季
长春府举办商务公司,加强商业管理,后改为公议会。
秋季
俄商纪凤台在宽城子开设和成号,经营银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1月
日本人岛名福十郎在长春开设隆泰公司,经营建筑材料。
2月
日本人阿曾市太郎在长春开设阿曾钟表店。
4月
日本人林代藏在长春开设林洋行,经营纸张、杂货。
5月
吉林将军达桂报告外务部,长春等地开为商埠,函请各国使馆知照。
12月
日本人和登良吉在长春开设和登洋行,经营电气材料、铁工、建筑材料、木材、枪支、火药。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1月
日本人西村清兵卫在长春开设西村洋行,经营当铺、酒类商店。
7月
日本人林木铁藏在长春开设明治屋饭馆。
9月
中国人在附属地头道沟设商务会。
10月
建立长春商会。地址在四道街。办理一般经济调查、金融、工商事务交涉,代政府收缴营业附加税。
宣统元年(1909年)
4月
长春设开埠局。
5月
日商在站前建成大和旅馆(现春谊宾馆)。
10月
英商怡德洋行托长春农产公司购大豆4万吨。
宣统二年(1910年)
7月
美国美孚洋行的煤油运到长春。
秋季
长春成立商业学校。
1912年
1月
日本人田中繁次郎在长春开设田中东亚药房。
3月
吉林省批准长春绅士毕维恒筹设兴业有限公司,在商埠地内建筑戏园、妓馆、饭庄、浴池、茶馆等房屋进行租赁。
3月
开设商埠市场一处,后称老市场(在大马路以东,三、四马路之间),经营估衣、服装、鞋帽。
1913年
4月
日商在长春设共立株式会社。
6月
日商在长春设长春贸易协会。
7月
日商在长春设平本洋行支店,经营杂货。
1914年
3月
日商在长春设长春棉线布同业会。
7月
肖兰亭与赵志孟合资在长春开设德兴永,经营杂货。
1915年
5月
日商在长春设西村旅馆。
5月
岳崇山在长春开设和祥堂药局。
7月
崔义三在长春开设义昌公司,经营旅馆。
1916年
春季
日商在长春设绸缎旧物商店。
1918年
夏季
在西四、五马路间开设新市场(今新民胡同),是长春新开辟的茶食、饭店、浴池、理发、茶园、戏院、说书馆、杂技表演等综合市场。
1919年
9月
日商与中国人马金堂、李奎章合办长春实业粮栈。
1920年
8月
老市场遭受火灾。
11月
长春裕昌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2月
益发合在头道沟开设油房。
1932年
12月
泰发合百货商店(今长百一商店)建成、开业。
1934年
2月
伪满洲国公布《满洲石油株式会社法》。
1935年
12月19日
伪满洲国公布《商业登记法》、《商业登记税法》。
12月20日
伪满洲国公布《棉纺、面粉、水泥统治法令》。
12月
日本人藤井等出资,在桃源路建“新天地”妓馆956间。后改为“欢乐地”。
1936年
4月
日本人在长春设立“新京屠宰株式会社”,经营屠宰场及附属业务。
7月
伪满洲国公布《烟税法》。
8月
成立日满实业协会总会。
12月
伪满洲国公布《火柴专卖法》和《食盐专卖法》。
12月
伪新京特别市公署将原永春路戏院拆除,并在戏院周围圈定120个房号,强迫商贩用木板、薄铁板等物在四周搭起简易小房做铺店,称共设市场。
1937年
5月1日
伪满洲国公布《重要产业统制法及实施办法》。
5月13日
伪满洲国公布《产权收买法》。
10月7日
伪满洲国公布《棉花统制法》。
12月1日
伪满洲国公布《商工会法》。
12月9日
伪满洲国公布《贸易统制法》。
12月14日
伪满洲国公布《酒精专卖法》。
12月
宝山洋行大楼建成(今长白山商场)。
1938年
8月
伪满洲国实行城市生活必需品配给制。
11月
伪满洲国公布《米谷管理法》。
1939年
9月
张毓麟在长春设立大陆酱园第一支店,经营酱油、大酱、小菜。
11月
伪满洲国公布18个城市实行74种生活必需品零售最高限价。
1940年
3月
伪满洲国公布《兴农合作社法》。
6月
伪满洲国公布《物价及物资统制法》。
8月17日
伪满洲国公布新粮谷出荷政策,大肆搜刮农产品。
1941年
7月25日
伪满洲国公布《价格临时措施法》,即“七•二五”价格停止令。
1947年
2月
永春路市场发生火灾。
9月
国民党东北行辕对商运大豆实行管制。
1948年
6月
建立了农安哈拉海供销社。
10月18日
长春解放,长春特别市政府设立工商管理局。
10月27日
长春特别市政府召开工商座谈会,宣布市政府扶助工商业发展的两项决定:第一、3个月免除征税;第二、拨发工商业救济贷款。
11月
成立百货公司、粮食公司、土产公司、煤建公司、实业公司。
11月
合顺区、宽城区先后组建了消费合作社,群众集资入股。
12月
在头道沟区、长春区、胜利区、中华区建立城市消费合作社。
12月
长春特别市政府颁布《工商业登记暂行办法》。
1949年
2月28日
长春特别市政府发出布告,实行烟酒专卖。同时,成立专卖事业管理局。
3月
公布《摊贩管理暂行办法》。
5月
长春特别市政府颁布《工商业第二次登记法》。
7月
长春市合作总社成立。国营商业系统对合作社供应商品给予优惠,按批发价回扣2—3%。
9月
继1月、3月、5月后出现第四次物价大波动。
10月
地方国营东北餐厅、松江浴池开始营业。
11月
吉林省农业厅水产局在长春设立水产交易市场(地址在永春路),代表政府实施行政管理。
11月20日
国营商业系统开始在东天街、四马路等市场大量抛售棉纱、棉布、粮食、煤油等主要商品,平抑市场物价。
1950年
6月1日
国营长春食堂开始营业(地址在今长春百货大楼旧楼一楼)。
6月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实行加工、订货、包销的办法。
8月
中国百货公司吉林省公司长春市分公司开始调整批发与零售差价,纱布差价额为5.5%,百货类为7—8.5%。
1951年
3月13日
长春市合作总社制定了章程,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4月3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经济区划分的决定》,决定全省划3个经济区。其中,长春经济区包括德惠、九台、伊通、双阳、榆树、农安、怀德、扶余、前郭旗、长岭、乾安等县。
4月中旬
长春市猪肉开始降价;18日起每市斤由32000元(东北币)降到30000元(东北币)。
8月
市内遭受水灾,发生抢购粮食现象。市合作总社作出决定,调拨高粮米1600吨,面粉909吨,大米232吨,豆油95吨,投放市场,煞住了粮食抢购风。
1952年
1月
对私人资本主义商业开始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
3月27日
长春市依据《关于工商户处理的标准和办法》,宣布处理700多户违法工商业者。
1953年
3月
市政府撤销专卖事业管理局,成立中国专卖公司吉林省长春市公司。
4月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动工。市国营商业抽调五金、交电、百货、煤建、土产等各行业共10人,组成联合办公室,实行送货上门。
10月
百货、土产、燃料、工业器械专业公司经营划细。增设五金机械、交电器械、木材、食品等4个公司。建立百货、五金、交电、化工二级采购供应站。
10月
实行粮食、食用植物油、油料统购统销。
12月
国营商业系统与供销合作社实行第一次经营分工。
12月9日
市土产货栈、信托货栈、供销社货栈等3单位合,成立市土产公司。
1954年
1月1日
市财委决定,市木材公司交林业部门管理,另行组建木材公司。
4月1日
市食品公司成立。
4月
市花纱布公司成立。
7月
市合作总社改名为合作联合社。
9月
国家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居民发放第一期布票。
1955年
2月
撤销市合作社联合社(第一次撤社),所属消费合作社业务移交市商业局,设消费事业管理处。成立郊区供销社。手工业合作社划归手工业管理局。
2月
国营商业系统与供销合作社商业第二次分工。
3月
市国营商店300多种商品降价,平均下降15.6%。上调了220种商品价格。
5月
撤销市信托公司,业务交市土产公司。
7月26日
市华康食品工业社、大华酱园、广康恒和东泰号等4个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这4个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39人,资金19万元,主要产品为奶粉、酱醋、咸菜和豆油、豆饼等。
8月
根据国务院的《市镇粮食定量暂行办法》,对市镇居民口粮,实行分等定量供应;对工商行业用粮,实行按户定量供应;对饲料粮实行分类定量供应。
9月12日
市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实行生猪派养派购的命令》,并实行“一条鞭”收购办法。
10月3日
成立市文化用品批发站。
11月1日
开始使用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
11月1日
成立中国化工原料公司吉林省长春市公司。
11月5日
省人民委员会颁发《关于划分工业、商业经济区域的暂行规定》。长春经济区域有长春、榆树、怀德、扶余、九台、农安、德惠、伊通、双阳、前郭旗等10个市县。
11月上旬
市私营商业的煤炭、猪肉、油漆、涂料、西药、化工、五金、烟酒等11个行业的556户,改造成为各国营商店的经销店。
11月
恢复长春市供销合作社。
12月
收购生猪试行“购五留五”的政策。
1956年
1月22日
对全市40个行业,2619户私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和运输业等30个行业的9278户实行了合作化。
2月
市饮食业公司成立。
2月15日
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第三次分工。
3月
市食品工业公司及长春市蔬菜副食公司成立。
3月
在商业系统内14个专业公司中,推行“小组经济核算”。
5月
贯彻商业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共同确定的“私有、私养”生猪的方针。
6月
成立农副产品采购局。
7月
成立蔬菜自由市场,放开经营。
7月
贯彻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发展养猪的指示》,实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政策。
8月
市福利公司成立。
1957年
3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生猪购销价格的通知》,从3月1日起生猪购销价格平均提高13.89%。
5月
关闭自由市场。
7月
市第一商业局改称商业局。第二商业局改称城市服务局。
7月
撤销市贸易公司,零售业务交各专业公司。
7月
市药材公司交卫生局管理。
10月
长春市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的通知。
1958年
2月
市国营商业开展学习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经验,掀起了“学天桥、赶天桥”的比学赶帮红旗竞赛。
3月27日
市城市服务局、市供销合作社及郊区供销合作社合署办公。
4月1日
市各国营专业公司一律取消冠用“中国”、“吉林”字样,改称长春市XX公司。
4月3日
市商业局改称第一商业局,城市服务局改称第二商业局,撤销市供销合作社。
4月
第一商业局所属零售商店(百货二商店除外)全部下放到各区商业处管理。
4月
省商业厅将百货、工业器材、医药3个二级采购供应站下放到长春市。
5月3日
长春百货批发站与市百货公司合并,称长春百货批发站。
6月1日
第二商业局所属各副食品商店、饮食服务总店全部下放到各区商业处管理。
6月
猪肉开始实行凭票限量供应。
6月
商业系统掀起办工业热潮。各专业公司、区属商业企业,筹调流动资金办了77个工厂。其中自办65个,合办12个。有炼铁厂、炼焦厂21个,食品加工厂5个,农副产品加工厂4个,综合利用加工厂4个,修理服务点5个,其它工业加工厂38个。
8月
在全市商业系统开始开展了“大购大销”运动。
12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组农村财贸管理体制的决定》据此,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听属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5县的农村商业资金、商品、人事管理权下放到人民公社。按政企合一的原则组成人民公社供销部。
12月27日
市第一商业局增设对外贸易科。
1959年
7月14日
市第一、二商业局实施《财产管理责任制》,整顿财务帐目,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制。
9月
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生猪剥皮的通知》。
12月
根据国务院规定,卷烟列为二类商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调拨。
1960年
4月
根据中共长春市委“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号召,全市实行全面组织人民生活活动。开展兴办食堂、托儿所等社会福利事业。商业部门通过帮助修建用房,革新工具设备,培养技术人材,解决原材料等措施,配合人民公社兴办食堂、托儿所、理发、浴池等集体福利事业网点647处;机关、企事业服务网点821处;街道集体服务网点34个;综合服务街8条,并开展修理、服务、拆、洗、织等诸多服务项目。
5月
长春饭店被商业部命名为技术革新先进单位。
10月18日
市财贸系统开展服务竞赛大会,会上命名潘志奎等5人为财贸系统服务标兵。
1961年
2月23日
长春市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供应。主要品种有:糕点、糖果、自行车、手表、木钟、高级茶、饮食类、烟酒及针织品等。
5月
根据长春市委决定,对商业部门进行全面整顿。
6月
在农安镇小合隆镇、九台上河湾镇、双阳太平乡、榆树县弓棚子乡、德惠县大房身镇、郊区西新、大屯等地,恢复供销社试点工作。年末,恢复农村供销社138个,分销店611个,农村贸易货栈128处。
7月
市商业部门实行奖售政策。奖励收购的品种有:生猪、禽蛋、烤烟、药材等100多种。奖售的商品有:粮食、化肥、自行车、缝纫机、针织品等15种商品。
8月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併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小商、小贩划分出来,让他们再度走合作化道路,共划出1200名小商小贩,恢复合作商店251个,合作小组130个。
9月23日
省商业厅将长春百货、工业器材、医药等3个二级采购供应站又上调省商业厅管辖。
9月
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市百货公司、工业器材公司、医药公司机构。
1962年
3月20日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清产核资,历行节约的指示,在全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4月
市区内开放集市贸易市场,取缔黑市。
8月
恢复供销合作社。
1963年
2月
贯彻国家物价委员会下达的《稳定18类商品价格》目录。
2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商业工作若干规定》(即商业40条)的精神,市委、市人委决定将各区零售商业的党务、人权、财权全部上调归口专业公司,实行人、财、党务的统一领导。
2月
开始实行凭购货券供应商品的办法。
4月15日
组织国营、集体商业职工1100人,设立390个网点,代替小商和小贩。
4月
市医药公司与药材公司合併,成立市医药药材公司。
6月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生猪、鲜蛋、家禽实行国营商业统一经营。
9月20日
市第一、二商业局合併市商业局。
12月
市食品公司蛋禽加工厂冷库发生火灾„烧毁9个冷藏间、1个急冻室,烧毁猪、牛、羊肉40万斤,损失62.9万元。
12月
服务业授予102名职工技术职称。其中,特级厨师3人,特级理发员3人,特级修脚师1人,织补技师1人,摄影技师2人,其它92人。
1964年
5月
豆油的统销价格由百市斤71.5元提高到78元;芝麻油由96.17元提高到105元;葵花油由100元提高到107元;花生油由76.5元提高到105元。7月
调整面粉统销价格。每百市斤标准粉由22.37元降到21.37元。
7月
开始实行收购农副土特产品,用针织品换购的办法。
1965年
2月
商业局成立政治部。各专业公司党委相应的设立政治部,开展“五好企业”、“六好职工”红旗竞赛运动。
4月
长春市发放生猪预购定金23万元。
7月
停止商品高价出售。
1966年
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上街砸牌匾,查封商品2000多种。
8月
根据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提高粮食统购统销价格的通知》,提高粮食统购价格26.63%,统销价格26.53%。
9月
按中央批转国务院财办、国家经委《关于财贸和手工业方面若干政策问
题的报告》精神,“公私合营企业改归国营企业。定息经人大常委会讨论,一律取消,资方代表一律撤销,资方人员另行安排。”
12月
市供销社改称市第二商业局。
1967年8月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间的“武斗”升级后,商业系统内发生被抢劫事件31起,被抢粮店5家、副食品商店12家、饭店13家,药店1家。
8月10日
市医药公司批发商店仓库被抢,损失药品价值18.9万元。
9月
驻守在百货五商店和长春饭店的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汽车被打中起火,烧毁长春饭店仓库、档案室和3楼独身宿舍约900平方米的建筑物。继后,悦来旅社的3层大楼被毁。
9月
百货二商店在“武斗”中被打中起火。烧毁服装、呢绒及商店设施。损失70多万元,其中商品损失40多万元。
1968年
3月7日
撤销市第一商业局和第二商业局,成立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财贸组。3月
取消各专业公司,成立百货、蔬菜副食、食品烟酒、煤建、饮食服务、土产日杂等6个系统革委会。
7月
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决定,对部分商品实行凭票证供应。主要品种有:煤炭、煤油、肥皂、轴线、自行车、缝纫机、毛线、灯泡、手表、胶鞋、布鞋、丝绸等。
9月25日
市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取消自由市场。
1969年
12月
市商业企业中大批干部携带家属下乡插队落户。
1970年
7月3日
根据毛主席“扫仓库”的指示,开展清仓查库工作。
7月21日
撤销6个系统革命委员会,恢复各专业公司。
8月
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商业组。
9月22日
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改为吉林省地方工业品商店。经营全省地方生产的日用工业品。
1971年
秋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实行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决定粮食征购任务由一定三年改为一定五年。
1972年
7月取缔了东大桥、永春路、永安桥、红旗街、和平大路、八里堡等6个集贸市场。
10月
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第一商业局、第二商业局。
11月2日
早晨4点,铁北天光路果窑发生火灾。烧毁窑房4500平方米,损失10万元,烧毁价值40万元水果,共计损失50万元。
1973年
5月
市第一、第二商业局合併改称长春市商业局,市供销合作社改称第二商业局。
12月
市计委、市物资局联合制定和下发有关加强物资统一管理的暂行办法,规定在资源管理上实行“行业归口”。
1975年
4月
关闭城乡集市贸易市场。
1976年
4月17日
市百货第二商店的五、六楼发生纵火案件。商品损失8.6万元。
7月
举办九台县上河湾公社“社会主义大集”并在全市推广。
1979年
2月
恢复和扩大长春市8个农贸市场。
3月
按国务院《关于提高18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的规定》,提高粮食、油料、生猪、鲜蛋、家禽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4月
大幅度提高生猪、鲜蛋、水产等8种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平均提高26.8%。
11月
调高猪肉、鲜蛋、牛奶等8种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平均上调17.8%,有关的加工商品相应上调。
12月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业局、供销社、税务局发出《关于对个体工商业户进行登记发照管理的通知》。
1980年
1月
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4月1日
实行猪肉敞开销售,取消票证。
7月
市物价委员会、供销社发出《关于开展三类农副土特产品议购议销有关价格管理问题的通知》。
11月
省、市拨款84万元,在铁北菜站修建一座6000平方米的恒温菜窑。
1981年
1月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全面铺开。
1月1日
在市商业局所属的88个独立核算基层单位,实行经营责任制。
1月30日
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了《关于个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试行办法》。
5月19日
市商业局所属淀粉厂发生火灾,烧毁仓库及制油车间1487平方米,直接损失12.8万元。
6月2日
市饮食公司立新饭店发生强抢杀人案件。更夫被打死,值班人员被打成重伤,抢走现金2000元。
7月
贯彻执行国家物价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粮食部、对外贸易部、国家水产总局、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的《关于试行〈农副产品议购议销价格暂行管理办法〉(草案)的通知”》。
8月
市商业系统组织开展了以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优质服务、方便群众、遵纪守法为重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12月10日
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公布〈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暂行办法〉令》(长府〔1981〕275号),从1982年1月1日起施行。
1982年
1月
烟草商品从商业部门划出,改由新成立的烟草公司统一经营。
2月
执行经济责任制。
7月6日
市光复路市场建成开业。
10月
商业系统开始实行利润包干合同制。
12月
根据《吉林省个体工商业户管理试行办法》,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市场证照管理的通知》。
1983年
1月18日
市物价局、二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工商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副产品议销价格管理和部分商品实行最高限价的通知》。
2月
市商业局划分为第一商业局,蔬菜副食品局后改为第二商业局。
3月
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长春市加强个体工商业户管理的通知》,规定在政治上与国营、集体一视同仁,保持个体丁商业户正当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
5月
实行以税代利政策,确定利润包干,年终按合同结算,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
6月9日
市物价委员会、第二商业局联合发出《关于转发〈吉林省国营旅店分类划级和收费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7月30日
华春企业联合公司竣工投产。
1984年
1月
市第一、二商业局对所属43个大中型企业实行目标管理。
3月
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工商局长会议精神,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放宽发展个体经济政策。
4月
省将二级站下放给市。市各二级站连同市各专业公司、三级批发商店归口合併。分别成立百货、针纺织品、文化用品、五金、交电、化工等6个专业公司(站)。
7月1日
市国营商业系统年利润不足15万元的小型企业,全部放开。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8月
全面放开小商品价格。允许一部分商品价格上下浮动。市第一商业局据此制定了《小商品定价暂时实施办法》。
10月
根据国务院指示,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政策。
1985年
3月
放开38种小商品作价权限。
4月
根据国家规定,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市场放开,敞开销售。
4月15日
取消猪肉定量供应办法。
4月
取消了生猪、蛋禽、蔬菜的统购、派购政策。
4月
市第二商业局发出《关于调整猪肉价格做好猪肉供应的紧急通知》。
9月
贯彻省政府《吉林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进一步放宽集市贸易政策。
1986年
5月
市食品工业公司划细,分别成立了食品工业公司、豆制品公司、酿造工业公司、老茂生糖果厂、淀粉厂。
1987年
1月10日
市钢材市场举行开业典礼。
1月
实行上缴利润定额包干、分段包干、递增包干、弥补财政损失包干等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制。
3月
贯彻吉林省商业厅发出《关于贯彻〈宾馆(旅店)若干收费问题的试行决定〉的通知》。对国营旅店和甲级饭店(餐厅)收费标准作出具体规定。
4月
开展服务规范化、语言标准化活动。受到商业部的重视,在长春市召开了全国十大城市大型商店经理现场会。
12月20日
市服务公司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公司。
1988年
1月
市第一百货商店推行总经理公开招标。
4月
根据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实行配套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银行机制和法律机制。
10月16日
市地下人防商场开始营业。建筑面积7971平方米,500节柜台全部出租。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概述、人物、大事记、附录四部分。内容包括:商业演变、商业体系、商业市场、商业分类、饮食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事件
道光六年(1826年...
相关事件
光绪三年(1877年...
相关事件
光绪三年(1877年...
相关事件
光绪十八年(1892...
相关事件
光绪十九年(1893...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一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二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二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三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三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三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三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三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四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四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四年(190...
相关事件
光绪三十四年(190...
相关事件
宣统元年(1909年...
相关事件
宣统元年(1909年...
相关事件
宣统元年(1909年...
相关事件
宣统二年(1910年...
相关事件
宣统二年(1910年...
相关事件
1912年1月日本人...
相关事件
1912年3月吉林省...
相关事件
1912年3月开设商...
相关事件
1913年4月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3年6月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3年7月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4年3月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4年7月肖兰亭...
相关事件
1915年5月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5年5月岳崇山...
相关事件
1915年7月崔义三...
相关事件
1916年春季日商在...
相关事件
1918年夏季在西四...
相关事件
1919年9月日商与...
相关事件
1920年8月长春老...
相关事件
1920年11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20年12月益发...
相关事件
1932年12月泰发...
相关事件
1934年2月伪满洲...
相关事件
1935年12月19...
相关事件
1935年12月20...
相关事件
1935年12月日本...
相关事件
1936年4月日本人...
相关事件
1936年7月伪满洲...
相关事件
1936年8月长春成...
相关事件
1936年12月伪满...
相关事件
1936年12月伪新...
相关事件
1937年5月1日伪...
相关事件
1937年5月13日...
相关事件
1937年10月7日...
相关事件
1937年12月1日...
相关事件
1937年12月9日...
相关事件
1937年12月14...
相关事件
1937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38年8月伪满洲...
相关事件
1938年11月伪满...
相关事件
1940年3月伪满洲...
相关事件
1939年9月张毓麟...
相关事件
1939年11月伪满...
相关事件
1940年6月伪满洲...
相关事件
1940年8月17日...
相关事件
1941年7月25日...
相关事件
1947年2月永春路...
相关事件
1947年9月国民党...
相关事件
1948年6月建立了...
相关事件
1948年10月18...
相关事件
1948年10月27...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合顺...
相关事件
1948年12月在头...
相关事件
1948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49年2月28日...
相关事件
1949年3月公布《...
相关事件
1949年5月长春特...
相关事件
1949年7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49年9月长春出...
相关事件
1949年10月地方...
相关事件
1949年11月吉林...
相关事件
1949年11月20...
相关事件
1950年6月1日国...
相关事件
1950年6月长春对...
相关事件
1950年8月中国百...
相关事件
1951年3月13日...
相关事件
1951年4月3日吉...
相关事件
1951年4月中旬长...
相关事件
1951年8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2年1月长春对...
相关事件
1952年3月27日...
相关事件
1953年3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3年4月长春第...
相关事件
1953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3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3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3年12月9日...
相关事件
1954年1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4年4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4年4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4年7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4年9月国家对...
相关事件
1955年2月撤销长...
相关事件
1955年2月国营商...
相关事件
1955年3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5年5月撤销长...
相关事件
1955年7月26日...
相关事件
1955年8月根据国...
相关事件
1955年9月12日...
相关事件
1955年10月3日...
相关事件
1955年11月1日...
相关事件
1955年11月1日...
相关事件
1955年11月5日...
相关事件
1955年11月上旬...
相关事件
1955年11月恢复...
相关事件
1955年12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6年1月22日...
相关事件
1956年2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6年2月15日...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长春在...
相关事件
1956年5月长春贯...
相关事件
1956年6月长春成...
相关事件
1956年7月长春成...
相关事件
1956年7月长春贯...
相关事件
1956年8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7年3月国务院...
相关事件
1957年5月长春关...
相关事件
1957年7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7年7月撤销长...
相关事件
1957年7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7年10月长春...
相关事件
1958年2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8年3月27日...
相关事件
1958年4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4月3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4月长春第...
相关事件
1958年4月吉林省...
相关事件
1958年5月3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6月1日长...
相关事件
1958年6月长春猪...
相关事件
1958年6月长春商...
相关事件
1958年8月在长春...
相关事件
1958年12月20...
相关事件
1958年12月27...
相关事件
1959年7月14日...
相关事件
1959年9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59年12月根据...
相关事件
1960年4月根据中...
相关事件
1960年5月长春饭...
相关事件
1960年10月18...
相关事件
1961年2月23日...
相关事件
1961年5月根据长...
相关事件
1961年6月在农安...
相关事件
1961年7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61年8月根据中...
相关事件
1961年9月23日...
相关事件
1961年9月经长春...
相关事件
1962年3月20日...
相关事件
1962年4月长春市...
相关事件
1962年8月长春恢...
相关事件
1963年2月贯彻国...
相关事件
1963年2月根据中...
相关事件
1963年2月长春开...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