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农业机械化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936
颗粒名称: 关于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分类号: S23-01
页数: 2
页码: 316-3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9年10月5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农机管理 管理 长春市

内容

为加强农机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规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农业机械机务规章》的要求,结合我市农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制定如下暂行规定,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每个农村人民公社,都要建立和健全农机管理机构(站、所、队),切实抓好农业机械管理、维修和农机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二、要加强农机管理机构的领导力量。站长要配备公社副主任一级的有能力、有干劲、有威信的干部。农机队的正队长由生产大队的主要领导兼任,副队长由领导能力强、熟悉农机业务的技术人员担任。农机站、队都要配齐机务、会计和保管人员。
  三、要重视农机队的建设。农机队要有院、有墙、有大门、有机库、配件库及油料库,有农机具停放场或棚,有农机人员学习室。做到生产有计划,劳动有定额,作业有合同,机车有核算,维修、保养有卡片,物资出入库有手续。
  四、保持农机人员的相对稳定。不要轻易调动农机人员的工作,更不准随意撤换。如需变动,应由农机队提出申请,管理站审核,公社批准,报县(区)农机局备案。新选用的农机人员一律要经过生产大队推荐,由公社农机管理站提交公社审查,经县(区)农机校考试、体检合格后,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毕业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大队保证录用。
  五、切实做好农业机械有计划地保养和维修。对农机具要坚持按时、按号、按要求进行保养。认真填记保养卡片,严格保养验收手续,严禁以修代养。深入开展保养升级竞赛。按标准机车组的要求,根据机车的技术状态把车组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认真做好保养升级检查,大队月检查,公社季检查,县(区)每年检查两次,市每年搞一次联合检查。以县(区)检查为准,对甲级车组要给予表扬奖励,对丙级车组给予批评罚款。县(区)要设立农业机械技术状态检查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黑、脏、漏的机车,不准搞运输,不准参加农田作业,违者扣证罚款。
  六、搞好燃油净化,加强油料管理。从油库、运油车、储油罐,直到拖拉机各部位,每个环节都要抓好,实行燃油净化一条龙。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搞好燃油净化装置,做到缓冲卸油,浮子取油,封闭加油,两过滤,两沉淀。油料要有专人保管,健全出入库手续。农机队的柴油,不准出售,不准送人。
  七、农机队要实行独立核算,在银行建立帐户,直接贷款、存款和结算机耕费。机车组要实行单车核算,定额管理。农机人员的报酬要实行“按劳付酬,五奖五罚(节约油料、节省修理费、保养升级、安全、盈余五项搞得好的奖,反之受罚),工具包干”的办法。农机队要同生产队订立作业合同,实行农机队“四固定(定地块、定增产措施、定质量标准、定机耕费)、双三保(农机队保农时、保质量、保全苗,生产队保机耕面积、保增产措施、保作业条件)、一验收”的制度。
  八、经济合理地运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要做到合理编组配套,大力开展复式作业,实行一机多用,不准一台大型拖拉机只牵引一台轻型圆盘耙作业,提倡大型链轨拖拉机多用于翻地、深松等重负荷作业,中型胶轮拖拉机多用于播种、中耕、运输等轻负荷作业,经济合理的运用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
  九、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机技术革新运动。坚持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和创新农机具。改革时,不要损坏原有部件,经过多点试验,反复考核,确实有效的机具和部件,应组织力量做好推广工作。
  十、为确保农机管理各项措施认真落实,按农林部(1978)38号文件颁发的先进农机站、队标准,每年组织有关技术业务专门人员,进行一次逐队、逐车组的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检查。对于农业机械完好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平均马力作业量三百标亩以上,平均标亩耗油零点七公斤以下,成本七角以下,甲级农机具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没有丙级农机具,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农机站、队的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完不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丙级农机具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农机站、队的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给予罚款,并限期改进。罚款金额按丙级农机具台数和工作量、耗油成本三项未完成部分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计算工分,按各人责任大小轻重分摊。
  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如与上级规定不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农业机械化志

《长春市志 农业机械化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产生、成长、发展、曲折、变化、改革的整个过程;记述了管、供、修、造、研、训农机体系的各个方面。不仅记述成功,也记述失误;不仅记述经验,也记述教训;不仅有静物记述,也有动态记述。可以说,这部志书反映了长春市农机化事业的本来面貌,可谓文如其事,文如其真。这部志书对长春农机化事业发展定会带来深远影响,定会薪尽火传,泽流罔极。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