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定三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405
颗粒名称: 三、“一定三年”
分类号: F724.71
页数: 3
页码: 4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5年~1970年长春市实行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三年”的政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粮食征购 一定三年 长春市

内容

196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三年”的政策,即在正常年景已经核定的粮食征购数字3年不变,增产部分国家征购40%,剩下的60%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这一政策公布后,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当年省下达给长春市的粮食征购基数是493 500吨,到1968年期满又延续执行,基数未做调整,一直延续到1970年止,实际执行了6年。这6年中,长春市粮食生产虽然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由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抵制,坚持发展农业,加上实行定购“一定三年”的政策,在1966年8月1日又提高了粮食统购价格,粮食产量有所增长,较好的完成了征购任务。1965年至1967年分别完成征购任务48.7万吨、59.5万吨、69.8万吨,除1965年差0.65万吨未完成征购基数外,后两年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国家征购粮基数。1968年至1970年,粮食征购继续执行“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1968年粮食产量比上年略有增加,完成征购任务76.9万吨。1969年粮食减产,含水很高,征购和农村留量都大幅度下降。完成征购任务53.1万吨,比上年下降23.8万吨。197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2万吨,比上年增长48.5%,完成征购粮84.3万吨,超征购基数58%,比上年增加了31万吨,农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23.6公斤。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从长春建政前后有粮食交易开始到1988年,近200年的粮食流通情况,真实的反映了长春市粮食商业的兴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粮食商业的兴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