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后方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后方基地
分类号: E256
页数: 2
页码: 693-6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军事志的人民防空的战勤保障的后方基地,根据沈阳军区关于修建省、市首脑机关指挥工程的指示精神,长春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在1961年选定双阳县为长春市战时后方基地,并于当年6月动工兴建代号为“九〇五”的长春市委、市人委战时防护指挥工程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战勤保障 后方基地

内容

根据沈阳军区关于修建省、市首脑机关指挥工程的指示精神,长春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在1961年选定双阳县为长春市战时后方基地,并于当年6月动工兴建代号为“九〇五”的长春市委、市人委战时防护指挥工程。这项工程由沈阳军区工程兵设计处设计,沈阳军区81021部队承担施工任务。其坑道掘进工程和被覆工程分别于1962年12月和1965年元月竣工,使用面积为1800平方米。同时在地面建成150平方米的普通营房1栋,935平方米的简易营房17栋。
  1966年上半年,市商业部门确定以接收长春市疏散人口的农业经济区为后方基地,将供应长春市40%的商品分储于经济区的50多个供销社,用以承担对城市疏散人口的商品供应。各供销社储备物资数量的多少,均与疏散人口比例相适应。
  1970年6月,长春市革委会和长春警备区共同勘察,确定了在双阳县南部、北部部分公社及九台县南部建立长春市后方基地和“五年过黄河”①(从1970年开始,在5年内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黄河以北地区粮食亩产平均产量。)的奋斗目标。
  1971年6月,市战备办公室制定了《长春市后方基地建设规划》,确定在双阳县石溪、太平、大酱缸公社一带开凿3项坑道工程,即后方医院坑道工程,军械厂(包括弹药库)坑道工程,粮食、医药、棉纱、被服储备库坑道工程。但是,由于经费、材料的短缺以及战备形势的缓和,这三项工程未能付诸实施。
  1970年下半年,长春地区5个县及郊区也选定了本县、区的后方基地,这些县、区后方基地分别是:双阳县的大酱缸公社,农安县的鲍家公社,德惠县的五台公社,榆树县的光明公社,九台县的上河湾公社,郊区的农林、大南及乐山公社。
  1969年以后至1988年在长春市后方基地范围内修建了以下地下防护工程:双阳镇北山坑道工程(8019平方米),内设人员隐蔽室、医院、商店、发电室、水井等;市商业部门净月鸡山和九台县土们岭山区地下油库,储油量分别为100吨和1200吨;在净月山区建成坑道工程22210平方米。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