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战斗村(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战斗村(镇)建设
分类号: E256
页数: 3
页码: 691-6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军事志的人民防空的战勤保障的战斗村(镇)建设的战斗村建设、战斗镇(县城)建设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战勤保障 建设

内容

一、战斗村建设
  长春市的战斗村建设是在1969年党中央下达“八•二八”命令之后开始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毛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在广大农村进行战场建设,实现“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家家是哨所,村村是阵地”,“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奋斗目标,准备打一场反对敌人武装入侵的人民战争。为搞好全市的战斗村建设,长春市首先在农安县伏龙泉进行了战斗村建设试点。1970年1月,市革委会召开了伏龙泉建设战斗村现场会议,会议要求在全地区学习推广伏龙泉建设战斗村的经验,并对战斗村建设问题作了具体部署。
  伏龙泉现场会议以后,长春市规划了324个战斗村,其中近期规划57个。
  至1971年初,全地区开建的战斗村有41个,其中初具规模的有11个。修建防空工事总数为125280延长米,其中坑道(毛洞)2804米,地道67016米(绝大多数为土洞,被覆者仅有5450米),露天工事55460米。
  1971年末,根据省、市委和省军区关于长春设防,城郊结合,以郊区为主的指示,长春地区压缩战斗村建设数量,确定在1973年以前重点搞好长春市近郊的大屯、兴隆山、合隆、万家桥、小城子、桑家等6个要点战斗村工程建设。1973年以后,除大屯和兴隆山仍安排少量防空工程建设任务外,其他战斗村全部停建。
  在战斗村建设中,革命、生产、战备统筹安排较好的典型有郊区的大屯、兴隆山,农安县的伏龙泉、合隆,榆树县的大岭、五棵树,德惠县的刘家,九台县的三道等8个战斗村,其中最突出的是伏龙泉和大屯两个战斗村。伏龙泉战斗村位于长春通往长岭、乾安、前郭旗、农安4县的公路交叉点上,是一个有1430户,8000多人口的农村集镇。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这里将担负支援前线、阻击、歼灭敌人的重要任务。“八•二八”命令以后,伏龙泉党、政领导班子放手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从精神上、物质上、组织上全面加强战斗村建设,根据地形地物和未来战争的特点,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构筑了三道防线。在外围的伏山、蔡家洼子、果园、海青房一线构筑了前沿阵地,设有反坦克壕和布雷区,准备进行前哨战。在镇周围挖了环形战壕,作为第二道防线,在战壕内构筑了各种掩体和暗堡,准备进行阻击战。一、二线露天战壕总长5000余米。在镇内挖了长达36华里的地道网,作为第三道防线,准备进行地道战。在建设战斗村的过程中,整顿了民兵组织,以民兵为骨干,建立了对空射击、地面作战、侦察、通信等专业队。镇医院建立了平战结合的“六•二六”医疗网,为生产队培养了150多名赤脚卫生员,开展了三根银针一包卤碱活动,平时为群众看病,战时从事战地医疗。供销社为战备储备了服装、药品等20余种物资。
  大屯战斗村位于长春西南20公里处,全镇有1700户,13000人。镇东有机场,西南依小大屯山,西北靠富峰山,哈大铁路、长沈公路由两山之间穿过,形成交通咽喉。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担负着反空降,卡口子,把住长春西大门的重任。在1970年至1971两年间,大屯人民构筑各种地道(主要是土洞)13000多延长米,地道山上山下相连,地上地下相通,形成了以贯穿铁道南北两条主干道为中心的地道网。工事内部建有各种战斗设施,设有指挥所、医院、食堂、商店、粮米加工、雷弹厂等。组建了3个武装基干民兵连,全面进行了全民办后勤的“七网”建设,成为长春市郊一个初具规模的战斗村。1972年以后,大屯镇的地下工程被列入长春市人防工程建设计划,按计划由市人防办公室供应部分工程建设经费及被覆材料。大屯镇也通过组建专业采石队的办法,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用块石被覆地下工程,不仅使原有主干道工程得以巩固和保留,而且还新建了一些完善配套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平战结合工程。至1988年末,大屯镇永久式人防工程使用面积达到5703平方米。
  二、战斗镇(县城)建设
  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县镇是本县党政机关领导、指挥人民进行战斗的重要基地,不仅要进行反空袭、反空降,而且要坚持地方作战,成为顶住敌人,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阵地。长春地区5个县镇的战备建设是根据沈阳军区和省人防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各县的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的。
  被列为人防建设一般县的榆树镇、九台镇和双阳镇,人防工程建设经费和物资由本县自筹解决,上级没有统一要求。
  1971年,处于保卫长春主要作战方向上的德惠和农安两个县镇,先后被沈阳军区和省人防部门列为人防建设重点县镇。其防空工程被纳入省、市人防建设计划,工程建设经费和被覆材料主要由省、市人防部门按计划供应解决。至1988年末,德惠镇共修建人防工程22570平方米,其中有地道19392平方米,防空地下室3178平方米。农安镇共修建人防工程11007平方米,其中有地道9712平方米,防空地下室1295平方米。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