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分类号:
E256
页数:
6
页码:
664-6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军事志的人民防空的组织指挥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基本情况、灾情分析、任务区分、救援部署、组织指挥、各项保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防空
救援方案
内容
根据沈阳军区和吉林省人防办公室关于开展核化救援工作,制定抢险救灾方案的部署和1988年4月东北地区人防组织指挥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了使人防组织指挥工作适应战略转变的新形势,走平战结合道路,由单一的战时防空指挥转变为既能组织战时防空又能在平时的抢险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市人防办公室于1988年8月制定了长春市第一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采取条块结合、自下而上的调查方法,一方面通过市直各有关局派人调查收集有关化学事故历史和现状资料,一方面通过各区(县)收集面上的有关情况,掌握全市的综合资料。同年5月在农安县进行了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试点。之后,长春市各区、县及汽车厂、长铁分局等单位分别完成了本单位救援方案的制定工作并通过验收,为制定市的方案打下了基础。长春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内容包括6个部分。
一、基本情况
长春市的工业主要以汽车、拖拉机等机械制造业和轻纺工业为主,化学工业也较发达,全市共有化工、医药企业102家,其中生产、使用有毒化学品的工厂38家,另外还有61家企业和单位使用和储存较多数量的有毒化学品,主要毒品有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液氯等30种,共30000余吨。据不完全统计,长春市从1958年至1988年共发生较大的化学事故36起,造成63人死亡,75人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万元。
二、灾情分析
化学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毒性大、易于扩散等特点。设备年久失修,违反工艺流程,人为破坏等都能导致化学事故的发生。
化学毒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其中危害范围大,扩散速度快,中毒人员多的是气态毒品,包括氰氢酸、氯气、光气等。
根据生产、使用化学毒品的数量和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化工一厂、化工五厂、长春制药厂等12个单位为长春市可能发生化学事故的重点目标,按其地理位置和危害范围划分为8个重点目标区。
一号目标区以市第一化工厂、第五化工厂为重点目标,该目标区内毒品总量3390吨,其中化工五厂生产和储备的是氯化钠和氰氢酸。氰氢酸的年用量为2500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1.4万人受到威胁。
二号目标区以长春制药厂、市自行车厂为重点目标。目标区内毒品总量为1452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3.1万人受到威胁。
三号目标区以南岭煤气大罐和长春冰上基地为重点目标。煤气罐中的煤气储量为108000立方米,冰上基地液氨的常年储备量为30吨,年用量为10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2.4万人受到威胁。
四号目标区以春城制药厂和南岭净水厂为重点目标。目标区内的主要有毒物质是液氯、液氨。春城制药厂液氨的年用量是100吨,库存量20吨。净水厂液氯的年用量是270吨,库存量15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1.8万人受到威胁。
五号目标区以长春化工二厂为重点目标。该厂年使用苯酸量是5000吨,一般储存量为1000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1.2万人受到威胁。
六号目标区以市煤气公司为重点目标。该公司煤气的年用量为9600立方米。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5.4万人受到威胁。
七号目标区以市灯泡电线厂为重点目标。该厂生产用三氧化二砷常年库存量10吨,水银1.2吨,两项年用量为12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4.3万人受到威胁。
八号目标区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重点目标。该厂煤气罐储量为54000立方米,液化气站的液化气储量为2.4吨,两个化学品仓库储存各种化学品880余吨。发生事故将使目标区内6.3万人受到威胁。
三、任务区分
化学事故按受灾范围、灾害程度分为大、中、小三种情况。小事故由事发单位组织自救,中型事故由所在区人防办公室负责组织救援,在发生大事故时由市负责组织救援,所在区和事发单位、重点目标区要在积极组织自救互救的基础上协助市的行动。当化学毒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事故时,除现场人员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外,同时报告所在区人防办公室,组织就地就近抢救,并由区上报市人防办公室,以便根据情况组织必要的救援。
四、救援部署
化学事故监测:根据长春市的特点,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监测力量,可及早地发现化学事故,及时组织抢救。目前全市有13个人工监测点,分布在市环保局、汽车厂、市搪瓷厂、南湖公园、吉林工业大学、火车站、煤气公司、机车厂、市食品厂、东大桥、吉林农业大学、民丰街和净月潭水库;有5个自动监测点,分布在环保局、汽车厂、火车站、农大、民丰街;此外,在全市50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近郊乡还设立了60名专职监测员。
救援力量:化学事故救援力量由市直专业救援力量、自救互救力量、支援力量三部分组成。
市直救援力量现编有防化、消防、医疗救护、通信、运输、治安、抢修七种专业队,共1300人。
防化专业队:由市环保局、市卫生局、生物制品所、环卫处和园林处组成,共100人。任务是负责对重点目标区的侦检化验、剂量监测和洗消。
消防专业队:由长春消防车队组成,共300人,40辆消防车,任务是灭火,并协助其他专业队抢救人员和洗消。
医疗救护专业队:由市卫生局直属各医院组成,共150人,任务是负责对中毒和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治疗,将危重病人转送医院,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通信专业队:由市电信局组成,共100人,任务是负责保障市指挥部和市直各专业队及各区、县、重点目标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
运输专业队:由市交通局组成,共200人,任务是负责运送目标区所需抢救力量并协助运送伤员。
治安专业队:由市公安局组成,共150人,任务是负责事故现场和交通要道的警戒,维护治安秩序。
抢修专业队:由市城建局、建工局、电业局、公用局、房地局组成,共300人。任务是对被破坏的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抢险抢修。
自救互救力量:由各目标区内单位组成相应的自救、互救组织,发生化学事故后,在本单位的统一指挥下,积极主动投入自救、互救工作。
支援力量:必要时由市指挥部向驻军、武警部队和民兵请求支援。
五、组织指挥
指挥机构:本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市、区、目标区(单位)三级指挥。市人防办公室是化学事故救援指挥部的办事机构,指挥部设在市人防办公室。各区和目标区也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
指挥程序: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分析事故情况,决定应急救援措施;发放应急救援警报,下达命令;组成现场指挥部,指挥和协调救援队伍的行动;视情况组织染毒区域内的人员紧急疏散;及时向省报告,向有关单位发出通报。
指挥和行动原则:统一指挥,密切协同;集中力量,保障重点;就地就近,快速反应;发挥优势,群专结合。
六、各项保障
通信警报保障:市指挥部和市直各专业队及各区、县、目标区指挥部之间以有线通信为主,由市电信局负责保障;市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之间以无线通信为主,由市直通信专业队负责保障;化学事故警报用警报车发放,由市人防通信站负责组织实施。
防化保障:除市、区组建防化专业队外,存在化学事故潜在威胁的单位也要成立防化专业小分队,配备所需防化器材,重点装备空气呼吸器。
运输保障:市指挥部抢险救灾所需各种车辆,由市交通局负责保障,各救援队伍所需车辆自行解决。
医疗救护保障:对事故中伤病人员的抢救治疗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为防止化学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存在化学事故潜在威胁的单位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剧毒品的管理,对单位职工和附近居民要进行安全生产和防护知识教育。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