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编制
分类号: E296.7
页数: 4
页码: 525-5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国保卫团历史沿革和队员统计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民国保卫团 组织编制

内容

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县(1913年撤长春府置长春县)保卫团,“始创办于民国三年,初以地面不靖,恐警察兼顾难周,故省中有保卫团总管理处之设,并令各县遵照办理。”此间,长春及今长春所属之双阳、农安、德惠、榆树各县设保卫团总监督,由县知事兼任。1915年,县公署内设“保卫团办事处”。翌年,吉林省成立“吉林全省保卫团总办事处”;各县保卫团办事处改称“县保卫团办事分处”。其内置人员一般编有处长1人,由县知事兼,提调、督练长、督练员、文牍、会计、收发各1名,雇员或书记3至7人(各县实际编制不尽一致)。1927年,各县改设“县保卫团事务所”,长春县保卫团事务所内置人员,按1928年事务所编制计,有总队长、教练、文牍、会计兼庶务、收发员各1名,雇员5名,其它勤务人员15名。
  保卫团编制。初期,是按警察区或原预警区划分区团,长春县于第一至第五警察区成立5个区保卫团。各团设团长(团总)1名,由区官(即警察分所长)兼充,副团长(副团总)1名,统归县警察所长统辖。保卫团的编组,依据本团地域内户数,每户指定1人编入保卫团名册。家无成丁,或两家只有1丁,或老弱残疾,或因故不能服务,经县总监允许可不编。10户为1牌,设牌长1人;10牌为1甲,设甲长1人;5甲为1保,设保董1人。
  1916年9月,吉林省公署颁行《吉林省地方团编练大纲》,按《大纲》的规定,在保卫团组成后,各县先派教练员会同保董教练2个月,尔后从中挑选部分精壮团丁,于翌年分别编成警备游击队、团防队和团巡队。团丁每6个月另行挑选一次,以保精干,其余团丁各安本业,有事听候调遣。选编员额,团防队大县300—500名,中县150—200名,小县60—100名;团巡队大县150—200名,中县100—120名,小县30—50名。长春县属于大县,按规定执行。团防队分驻各地要点防守,团巡队在县境各处梭巡。此外,还要随时准备听候省保卫团总办事处调遣,赴省城或邻县防剿盗匪。
  1920年,根据省保卫团督办处(是年由省保卫团总办事处改成)的决定,长春等各县将团防队和团巡队改编为保卫队,每队100人,设队长1人,副队长兼教练1人,下辖4至5个牌(排),每牌(排)20人。根据省保卫团督办处的统一规定,长春县、榆树县各编5队,农安县编4队,双阳县、德惠县各编3队。编2个队以上者,设总队长1人,督察员1至2人。长春县保卫队历任总队长是:关荣森、魏熙屏、张荫池、唐玉衡。
  长春县及今长春所属各县保卫队初建时只编有步队,以后根据需要又编建了马队,长春县第一至第五区保卫队均由步队和马队组成。
  1922年4月,保卫团配合军警剿匪,为兼顾地方治安,按照省公署关于“化散为整,择要防守”的原则和饬令,长春等县将预备团丁以区为单位编成“附团”,设保董1人,统管其事。抽团丁的十分之一编成常驻丁,分设防所,担任治安。常驻丁每月轮换一次,其余预备团丁分散务农。
  1923年6月,吉林省公署公布《吉林保卫团编制简章》,规定:县保卫团以该管知县为总监督,编制50人为1分队,设分队长1员,2分队为1队,设正队长1员,4分队以上设总队长1员。总队长、正队长、分队长由省署加委。
  1926年,警、团领导机关合并,各县保卫团事务所设总队长1人,区事务所设正队长1人,牌改为分驻所,设分队长1人。与此同时,还着手改编保卫附团,到1927年,各县保卫附团均改编为保卫团正队。至1928年6月前,按《长春县志》和《吉林长春县保卫团兵力驻扎地点一览表》记载,除由县保卫附团改编的保卫团正队未统计外,全县保卫团共编1个县保卫团事务所,1个保卫游击队,5个马队和4个步队,官兵总额为396名。各部队官和驻扎地点是:保卫团事务所,总队长唐玉衡,驻县城东三道街;保卫游击队,队长张汉卿,副队长李洪山,驻县城东三道街;第一马队①(保卫团的序号同县属区的序号一致,队号与区号相同,表明该队即为该区保卫团队。),队长王振镛,副队长王承惠,驻兴隆岭;第二马队,队长王丕钦,副队长高元朴,驻朱家城子;第三马队,队长王文金,副队长宋海亭,驻老成窝堡;第四马队,队长陈秀琳,副队长李德林,驻小双城堡;第五马队,队长马振军,副队长韩相臣,驻烧锅店。第一步队,队长张子祺,驻拉拉屯;第二步队,队长栾守伦,驻鲍家沟;第二步队分队,分队长鲁炳章,驻潘家岭;第四步队,队长张士林,驻老山头;第五步队,队长高治国,驻靠山屯。此后,县保卫团队的编制、分驻处、负责官员、编制人数,均“不无更动”。
  1929年,吉林省公署又制定了保卫团“简章”,颁令各县进行改编。规定每正队编2至3个排,每排3个班,每班8至14人。排设排长,班设什长,各县保卫团均直接隶属于吉林省保卫团管理处统辖。此次改编后,长春县保卫团队的编成是:1个县保卫团事务所,3个游击马队,5个步队正队,6个步队分队,共计官兵609名②(原件《长春县保卫团事务所兵力驻扎地点一览表》中统计为557名,与各部的综合数字不符。)。保卫团事务所总队长唐玉衡,直属员丁46名③(“员丁”,员是队官之下的职员,雇员,丁是队官直辖团丁。),驻县城东三道街;第一游击马队,队长王文金,队附王洪山、张福魁,辖团丁49名,驻宽城子车站;第二游击马队,队长赵广居,队附刘铎、柏瑞峰,辖团丁49名,驻宽城子车站;第三游击马队,队长陈秀琳,队附杨秀琳、朱兴周,辖团丁49名,驻小双城堡。第一步队正队,队长张子祺,队附赵玉瑄,辖员丁35名,驻米沙子车站;第二步队正队,队长陶雨亭,队附傅双五,辖员丁35名,驻朱家城子;第三步队正队,队长傅殿功,队附李树林,辖员丁35名,驻老成窝堡;第四步队正队,队长张士林,辖员丁35名,驻老山头;第五步队正队,队长薛魁,队附王富生,辖员丁35名,驻烧锅店。第一步队分队,队附黄云峰,辖团丁33名,驻拉拉屯;第二步队分队,队附曹翰先,辖团丁33名,驻鲍家沟;第三步队分队,队附鲁炳章,辖团丁33名,驻一间堡车站;第五步队分队,队附张国卿,辖团丁33名,驻靠山屯;第四步队王家杂货铺分队,队附李德林,辖团丁32名,驻王家杂货铺;第四步队龙王庙子分队,队附孙盛春,辖团丁52名,驻龙王庙子。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