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民党军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25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国民党军训练
分类号: E251.1
页数: 4
页码: 281-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长春作为东北腹心战略要地,曾为国民党军占据达两三年之久。此间,国民党军在同人民军队作战中屡遭打击,部队大量减员,为能够保持势力,继续与人民军队抗衡,并完成“固守待援,相机出击”的使命,每每利用作战的间隙补充整训部队,强化反动教育,坚持军事训练。
关键词: 长春市 军事训练 国民党军训练

内容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长春作为东北腹心战略要地,曾为国民党军占据达两三年之久。此间,国民党军在同人民军队作战中屡遭打击,部队大量减员,为能够保持势力,继续与人民军队抗衡,并完成“固守待援,相机出击”的使命,每每利用作战的间隙补充整训部队,强化反动教育,坚持军事训练。
  一、地方保安部队训练
  国民党军之地方保安团队,负有绥靖地方,配合正规军作战的责任,其官兵同正规部队一样,须按规定进行教育训练。保安部队的军事训练,“遵照前军训部战时陆军教育令草案及东北行辕颁发之保安团队教育纲领”的有关规定实施,其教育训练方针为:“提高对三民主义正确之认识,增进现代军事学术并养成崇高军人武德及严肃军纪,以树精锐国军之基”,“俾能服行绥靖地方及作战任务之要求”。训练实施要领是:“部队驻地力求集中以利督训,如因任务不克集中则行机会教育;战场心理训练及生活训练宜常施之;教育须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按其计划逐次实行;各种技术训练及特种战斗训练亦应精习;养成各自独立作战及临机应变之精神”。训练时间在战况允许时,从作准备到正式实施,一般在3个月左右。为适应战时作战的需要,训练的重点是:“策重战斗教练和阵中勤务方面并增进作战上必要学术与技能以达战斗之任务”。训练方法“采用回带式教育方式及以讲解示范实习考验竞(技)等”。保安团队的军事训练亦分学科教育和术科教育,学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步兵操典,步兵轻重兵器射击教范,作战纲要,筑城教范,夜间教育,军队内务规则,陆军礼节,兵器名称及擦拭保管法,陆军惩罚令,军队卫生及防毒教范等。在施训中,尤其注重一般军事常识及战斗诸法则教练与兵器性能之讲授。术科教育,主要是进行连以下战斗及制式教练,射击教练,阵中勤务,筑城作业,重兵器教练,夜间教育,劈刺及体操教练等。政治教育则以“国父遗教,总裁言行为根据,输国家民族之意识,养成(忠)党爱国之一致中心思想”。
  二、正规军部队训练
  曾进占和固守长春的国民党正规军的军事训练,初时仍按国防部制定的训练规制和颁布的各种教范,进行常规训练。待在作战中屡遭人民军队重创后,“东北剿总”认为:“老一套的训练方法不改,就不能适应实战的需要”。自此在军事训练中即特别注重野外战斗演习及射击、投弹方面的教练,并规定各军师间互相观摩,取长补短。1947年12月,新一军由长春向辽西开进时,军长潘裕昆即针对人民军队作战的特点及国民党军屡遭重创的教训,开始从抓干部培训入手,加强所部野外战斗演习及各种射击的训练。翌年3月,首先开办了一个由排长至师长一级军官参加的训练班,将全军军官分三期调训,每期集训一个月。为强化训练效果,还在四方台附近开辟了较大规模的野营演习场、步兵演习中心。演习场有旷野,有小森林,有山丘,还有各种供演习用的人造地形。为扫清射界,将附近的民房拆毁,限令居民迁出或并村而居。
  在这个阶段,新一军等正规军特别注重特种战斗训练,并经常放映有关这种战斗的电影,进行示形教练。在部队将要进入辽西作战之前,该部曾多次进行加强团陆空联合演习。对未受过正规作战训练的新编部队,则令其加速基础战术、技术训练,和演习搜索警戒及攻、防、遭(遇)、追(击)、退(却)等各项战斗动作,以使其尽快适应同人民军队进行野战的需要。在此期间,由长春等地开进辽西的新编第六军和第七十一军等正规部队的军事训练也大致如此。
  盘踞在长春的国民党军第一兵团所部新七军和第六十军,也根据所担负的“固守待援,相机出击”的使命,和针对所谓“目前剿匪战斗”的需要,也在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前后,由军、师及兵团部统一举办干部轮训班,设置选干队、教导队,从加强干部培训入手,抓紧部队的军事训练。1948年1月,新七军一组建,即设置了干部教导总队,假长春资源大厦为队址,选拔所谓优秀青年、士兵和官佐,培植军中骨干。“总队”创办后,相继成立了学生队、军官队、迫击炮队、骑兵军官队和军士队,陆续从新一军教导总队、部队、交警、警校和知识青年中接收和抽调了1232人加以培训,结业后分配到各部队充当骨干,带动部队的军事和政治训练。同年9月1日,第一兵团部由各训练示范部队指导官拟订了“第一兵团干部训练班术科演习计划案”,组织干部进行战斗演习,并令其“据此自作进一步之研讨,撷长去短,教育部队”。此次干训班之术科演习内容广泛,从进攻到防御,从野战到街市战等均有安排,具体区分共有20项之多,即:近战教练及爆破作业,伍对抗,射击教育,战斗心理演习,步哨勤务,斥候勤务,班对抗,排威力搜索,排村落攻击,排村落防御,排夜袭,排哨,尖兵连,遭遇战,加强连街市战,加强连包围战,加强连防御,连追击,连突围及退却,加强连破口袋战等。这次术科演习虽然重点不突出,但其演习意图显然是兼顾了“固守”和“出击”(突围)两方面作战的需要。
  新一军、新七军、第六十军等部,在同人民军队作战中,由于屡遭打击,大量减员,为保持部队建制的完整,需时常补充新的兵员。这些新兵由吉林师管区及其所属长春团管区、永吉团管区征抓,亦由其新兵队负责进行初步训练,然后补入各部队,再作进一步的训练。从1947年元月起至1948年4月,吉林师管区先后征抓新兵2.7万余人,经过初训,除补充了新一军、新七军、第六十军的缺额外,还以一部补入了第五十三军和青年军。这些新兵入伍后的再训练,一般是由师、团之新兵营组织实施,由于训练多是在战役或战斗的间隙进行,带有应急性质,因此只能进行最基本的单兵至班组战术教练以及射击、投弹、劈刺等基本战斗技能训练。而训练时间的长短没有确定的安排,只能根据战况的变化作出决定。
  这个期间,在现实的作战准备工作中,各部也很注意加强对后勤部队的整顿和训练,对医务人员的战地救护以及运输、电信、军需财务人员在战斗中的战勤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和技能,都进行了必要的训练。后勤部队经过多次整顿和基本职责及技能训练,使其比以往各次作战中的工作要扩大得多,工作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政治训练主要是通过办短期轮训班,按照蒋介石办中央训练团的一些基本内容,对干部进行教育。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