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83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70
颗粒名称:
1983年
分类号:
F123.34
页数:
8
页码:
288-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3年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工作执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执行情况
长春市
内容
一、任务与指标
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切实地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注意力真正放到制订和实施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上来;从单纯追求产值、铺摊子、上项目的老路子,转移到立足于现有企业、现有资源、现有条件,靠整顿、调整和改革,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改造,打基础,上水平上来;同时要进一步肃清“左”的思想影响,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经济。
198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①要大力发展农业,力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工业要进一步搞好调整、整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持续稳定增长。
③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流通,稳定物价,切实安排好市场供应。
④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节约支出,争取财政状况有明显好转。
⑤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努力搞好城市建设。
⑥努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事业。
⑦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发展。
⑧狠抓物资调剂协作,节约代用,清仓利库,搞好供应。
1.农业
农业要抓好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搞好郊区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力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粮食生产要稳定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有更多的增产。1983年农业总产值计划增长5%,达到168557万元,粮食总产量计划270万吨,在执行中力争在实产的基础上增产3~5%,达到313.3~319.4万吨。水稻计划4万公顷,增加0.6万公顷;大豆计划16.6万公顷。经济作物计划10.3万公顷,其中油料6.6万公顷,甜菜2.2万公顷,与上年计划基本持平。
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造林计划2万公顷,争取1984年完成“三北”防护林的营造任务。生猪发展计划270万头,出栏102万头;牛发展8.7万头,羊发展25.2万只;同时大力发展奶牛、鸡、鸭、鹅、兔、鱼、菜等生产。鱼捕捞量计划1500吨。社队企业总产值计划3.8亿元,增长4.7%。
郊区蔬菜播种面积安排1.6万公顷,还要通过与远郊及邻近县的公社签订合同的办法收购一部分蔬菜,争取全年上市商品菜40万吨。为保证蔬菜生产稳定增长,计划扩大水浇地667公顷,新建大栅50万平方米,温室10万平方米,小棚200万平方米,覆盖地膜500万平方米。
2.工业
工业生产要进一步搞好调整、整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持续稳定增长。要继续发展轻工、纺织、食品等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并力求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新品种,新花色,做到适销对路,物美价廉。重工业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为生产建设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
1983年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增长4%,争取达到5%,即安排425506万元,争取达到429598万元,其中,市属以下工业计划增长6%,争到达到8%。
工业生产在经济效益上要取得好效果,全年利润上交计划2500万元,增长5%;要消灭经营性亏损,流动资金占用降低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2.5%,原材料、燃料、电力消耗降低3%;市属以下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2%;节电4%,节煤5%,节约燃料油6~8%。
3.财政
1983年财政收入计划5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支出计划5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购买国库卷计划2348.5万元。
4.商业
商业工作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流通,稳定物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22.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对外贸易要广开门路,努力增加工业产品的出口比重,外贸收购总值计划12800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
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83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4.5亿元,比上年下降4.2%。主要项目有:“一汽”原有产品换型改造、长春客车厂、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汽车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新立城水库、吉林工业大学等单位扩建。市属以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是,市政公用设施、商业网点、蔬菜基地、工业、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
城市建设维护资金主要用于第二水源配套建设,煤气厂改造和设备大修,购进新电车、汽车,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居民住宅建设。
6.人口及劳动
①人口
1983年长春市人口生育结构仍处于出生高峰期,各县、区,各部门均要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全市人口计划为581万人,比上年增长1%,其中市区人口计划为177.2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为10.6‰,比上年略高1.2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为13.1‰,与上年基本持平。
②劳动
1983年安置待业人员3.9万人,占待业人员总数的57.5%。广开就业门路,重点发展集体经济,主要安置待业青年。
7.科技
1983年科研重点搞好新产品试制和技术攻关项目,计划项目105项,其中:省列项目53项。
8.教育
高等教育
1983年计划招生10300人,在校学生达到32177人,比1982年增长3.9%。
中等专业教育
1983年计划招生7500人,在校学生达到18000人,比1982年增长7.8%。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1983年计划招生11406人,在校学生达到20577人,比1982年增长13.2%。
普通中学教育
1983年计划招生129415人,在校学生达到377097人,比1982年增长4%,其中:高中计划招生31246人,在校学生达到51766人,比1982年增长2.5%。
小学教育
1983年计划招生124400,在校学生达到799952人,为1982年的96.9%。
二、执行结果
1983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条战线,认真贯彻中共十二大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积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各项计划超额完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农业
农业生产获得空前的大丰收,198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1.6万吨,超过计划44.1%,比上年增长48.4%。
农业总产值达到210201万元,超过计划24.7%,比上年增长30.9%。征购粮完成236.3万吨,比上年增长1倍多,商品率达到55%,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
1983年造林面积实际完成3.55万公顷,超过计划77.5%,比上年增长43%,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1983年大牲畜年末存栏数实际达到43.8万头,比上年增长10.1%。生猪年末存栏数实际达到109.5万头,未完成计划,比上年也有减少。家禽实际达到620.2万只,比上年增长8.1%。
1983年水产品产量实际达到2278吨,比上年增长19.5%。
198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际完成47958万元,超过计划26.2%,比上年增长32.2%。
多种经营总产值完成近8亿元。由于多种经营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量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人均收入超千元,户收入超万元的劳动致富户。
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生产费用由上年的8350万元降到7700万元;投入每百元产出的效益由上年的304元增加到441元,增加137元。全市农村减少大、小队干部18200多人,减轻农民负担8100多万元。
2.工业
1983年工业生产出现了效益增长高于速度增长的好势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454284万元,超过计划6.7%,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市属以下工业完成23.8亿元,增长11.6%。
主要产品产量实际完成情况较好。钢完成49102吨,比上年增长8.4%;汽车完成68031辆,比上年增长11.9%;铁路客车完成700辆,比上年增长5.7%;拖拉机完成21015台,比上年增长169.5%;金属切削机床完成942台,比上年增长72.8%;摩托车完成2704辆,为上年的90.4%;自行车完成20万辆,为上年的70.9%;棉布完成7006万米,比上年增长2.7%;啤酒完成26281吨,比上年增长24.8%;洗衣机完成100151台,比上年增长112%;合成氨完成22433吨,比上年增长2.1%;氮肥完成14863吨,比上年增长3.6%;硼砂完成5547吨,比上年增长29%;水泥完成23.1万吨,比上年增长15.5%。
全市193户预算内企业,实现利润5726万元,比上年增长72.9%,上缴利润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9.1%。预算内企业有31户亏损,比上年减少42户;亏损额1481万元,比上年减亏40%,其中,市属预算内企业有7户亏损,比上年减少21户,亏损额662万元,减亏48.6%。市属预算内企业每百元产值实现利润5.94元,比上年增加1.92元。企业耗能普遍下降,全年节煤10万吨,节电3000万度,节油3500吨。
3.交通运输业
1983年公路货运量由上年的1313.2万吨增加到1408.6万吨,增长7.3%;公路客运量由上年的981.2万人次,增加到1061.1万人次,增长8.1%。铁路货运量由上年的274.4万吨,增加到279.2万吨,比上年增长1.8%;铁路客运量由上年的1872.3万人次,增加到2000.2万人次,增长6.8%。航空货运量由上年的510吨,增加到563吨,增长10.4%;航空客运量由上年的1.41万人次减少到1.34万人次,下降5%。
4.城市公用事业
1983年城市建设突出抓了供水、煤气和住宅建设。完成了第二水源一期工程市内配水管网19公里,市区供水总量实际达到9580.8万吨,比上年增长4%;完成煤气公司老厂改造,使市区煤气总产量由上年的8746.9万方立米增加到10190万立方米,增长16.3%;市区公共汽车实有量达到423辆,比上年增加32辆,增长8.2%;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实有量达到98辆,比上年增加10辆,增长11.3%;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实有量达到119辆,比上年增长4.3%。
5.固定资产投资
198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际达到53499万元,超过原计划18.9%,比上年增长13.1%,全市基本建设总建筑面积345.9万平方米,年末完成投资36897万元,竣工面积132.75万平方米,其中,市属以下项目完成投资7469万元,竣工面积36.56万平方米,竣工率为36.5%。“一汽”技改工程、客车厂、工大、应化所、长春生物制品所、市二水源一期工程、蛋禽厂、百货大楼、第一毛纺厂、西道口展宽工程、全安广场旧区住宅改造一区等工程均按计划完成。
6.商业
1983年商业、供销系统,国营、合作社营商业商品国内纯购进总额实际完成19910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国内纯销售总额实际完成198765万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库存实际达到170336万元,比上年增长33.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233733万元,超过计划5.7%,比上年增长12.8%。加强了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12万元。
1983年外贸收购总额实际完成15284万元,超过计划19.4%,比上年增长19.6%。
7.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83年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抓得较好,取得较好成效。
1983年末全市人口数达到579.7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市区人口数达到177.1万人,未超过计划,比上年增长1.9%。
1983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比计划减少4.4个千分点,比上年减少3.2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83年末全市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72.13万人,比上年略有减少。按企业领导关系划分:中央企业18.43万人,省属企业14.68万人,市及区属企业26.18万人,县及县以下企业12.84万人。
1983年市区全民所有制职工比上年增加0.6万人,集体所有制职工比上年增加0.9万人,私营及个体劳动者比上年增加0.5万人。
8.科研、文教、卫生
①科研
1983年科技项目实际完成52项,其中省项目完成37项。1983年获省市科技成果奖32项(省奖励的15项),其中29项已投产,全年可创产值3200万元,实现利润625万元,税金315万元。
1983年全市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实际达到64所,科研人员达到15771人,比上年略有减少。
②教育
高等教育
1983年高等院校达到18所,实际招生10228人,在校学生达到32083人,为计划的99.7%,比上年增长3.6%。
中等专业教育
1983年中等专业学校达到49所,实际招生7590人,在校学生达到18166人,比1982年增长8.8%。
技工学校教育
1983年技工学校达到22所,实际招生1893人,在校学生达到4018人,为1982年的73.8%。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1983年农业、职业技术学校有较大的发展,由1982年的59所发展到74所,增加22所。职业教育逐步转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1983年实际招生14140人,在校学生达到25005人,超过计划21.5%,比1982年增长37.6%。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8.3%,比上年增加11.8个百分点,已接近教育部规定1985年达到40%的要求。
普通中学教育
1983年普通中学达到455所,实际招生122778人,在校学生达到338418人,为1982年的93.3%,其中:高中招生18346人,在校学生达到40368人,为上年的79.9%。
小学教育
1983年小学校达到1930所,实际招生123232人,在校学生770188人,完成计划的96.3%,为上年的93.3%。
③文化
1983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不该发生的故事》、《火焰山》、《十六号病房》等18部,与上年相比减少1部。
1983年全市影剧场实际达到30个,比上年减少2个;电影放映队实际达到866个,比上年增长7%;艺术表演团体实际达到24个,与上年持平。
④卫生
1983年全市医院达到228所,比上年增长9.6%,卫生机构病床位实际达到14917张,比上年增长3.6%,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7332人,比上年增长4.8%。
9.财政
1983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60726.4万元,超过计划5.6%,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支出实际完成58614.1万元,超过计划3.7%,比上年增长8.4%,其中:上解支出23976.8万元,占支出总数的40.9%,比上年增长4.1%。在1983年财政收入中,市留用收入完成9462万元,超过计划331.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