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研事业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82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研事业单位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370-3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科研事业单位,包括了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等。
关键词: 长春市 科研 事业单位

内容

一、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位于长春市解放大路104号。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该所系试验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全国重要的试验机科研发展中心。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长春仪器厂材料试验机研究室。3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现己形成具有先进完备的工艺装备及现代化的测试手段,专业学科配套、综合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向国家冶金、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轻纺等部门提供大量试验测试装备的试验仪器科研生产基地。
  1988年底,该所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95万元。全所拥有各种设备700台(套),其中大精稀设备27台(套)。职工604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3%。在科技人员中,有高级工程师52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5%。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主要从事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平衡机、振动机、无损检测仪(声发射、超声、磁力及泄漏等)、汽车试验设备和大型结构试验机等各种试验仪器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同时还承担国家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规划、标准、信息、质量监督管理等行业技术工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全国试验机行业协会、国家试验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等均挂牌该所办公。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机械、电子、光学、液压、电液伺服、程序控制及测量、测力、测重、测变形、激光、超声、声成像、声发射、高温、低温、温度控制、电子计算机应用等现代技术。建所以来,该所先后完成各种科技项目9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其中有8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部、省的科技成果奖。部分产品对国家航天工业、核工业及通讯卫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该所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等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国际同类水平。微机控制自动洛氏硬度计、内孔数显洛氏硬度计、超声硬度计、10MN大型结构试验机、微机控制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曲轴质量定心机、静压支承重力式平衡机、微机平衡机、高精密级负荷传感器、蠕变疲劳试验机、毛细管流变仪、多功能超声诊断仪、36通道声发射检测系统等产品均居国内领先地位,一些己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该所还为汽车行业开发生产了上百台套满足各种汽车测试功能要求的非标检测设备和检测生产线,为国内一些主要汽车制造配套厂家所使用。此外,该所还为木材加工、医疗器械、包装机械、粮油机械、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研制了多种专用、非标设备。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试验技术团体和试验机企业集团(公司)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合作。建所以来,该所共制订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80项。该所专业技术出版物《试验机与材料试验》(双月刊)己出版发行138期。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所属试验工厂有职工1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拥有设备102台(套),具有较强的加工装配能力。
  二、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1号。隶属于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系全国唯一的专业气象仪器科研发展中心。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长春气象仪器厂气象仪器研究室。1978年3月1日,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批准,气象仪器研究所同工厂分立,成为独立的国家部属科研单位。
  1988年底,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270万元。研究所拥有金属切削机床27台,仪器仪表427台(套),其中拥有高精尖设备6台。全部职工33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1人,中级技术职称98人)。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所,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为大气探测与台站观测的遥测化、自动化,农业气象、海洋气象、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等提供先进的现代化气象传感器;开展各种气象探测仪器、装备整机与系统的开发研究;为气象仪器的研究,生产开展行业性的科技情报服务;行业标准的制订与贯彻;新老产品的检测与试验;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等等。该所是全国气象装备与测试情报网副网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分会挂牌该所办公。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建所以来,共开设产品研究课题130多项,其中有110多项成果投入生产或一次性投产交付用户使用,11项成果获奖。其中,Ls低空探空仪与接收设备到系留气球探测装置的研制成功,表明该所在边界层探测领域中已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及科研实力。完成科技情报的研究与交流40余项。完成国家级质量评定与检测任务41项。制订行业标准50多项,该所负责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行业标准覆盖率占90%。在宣贯“国标”、“专标”与采用国际标准方面,该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三五”、“六五”、“七五”与“八五”规划的制订过程中,该所编制的24个规划项目有23项得到实施,占规划项目的96%。
  建所以来,该所先后在《仪表要闻》、《仪器仪表工业信息》、《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气象仪器》等刊物上发表译著或学术论文近百篇;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大气探测学会、企业管理学会、全国气象仪器情报网等有关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该所还参与了《中国气象年鉴》、《中国机械年鉴》、《英、日、汉仪器仪表词典》、《国外仪器仪表企业及科研学术团体要览》、《气象仪器学》、《俄汉气象学词汇》等文献的编译工作。由该所主办的《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季刊)杂志,到1988年底己出版发行18期。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30多年来,先后同苏联、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日本、民主德国、北爱尔兰、法国、西德等国家的气象界同行进行过多次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该所还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气象仪器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沈阳森林土壤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气象仪器厂、北京分析仪器厂、长春市纸张试验机厂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合作,完成了“824”卫星云图接收设备、YGY—1型半导体激光测云仪、空盒气压计、大气污染地面监测站等一大批科技成果,为国家气象仪器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
  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长春市第一工业局技术研究室。1958年从长春市第一工业局分出,成立独立的科研事业单位,其经费由长春市财政局划拔。主要任务为长春市工业产品的更新以及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1980年后,随着科技体制的变化,试行了科技合同制,该所服务方式与对象均发生了变革,实行科技服务收费制,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新产品研究。1985年后,实行科技体制改革,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则开始走入市场,面向工农业生产,开发生产社会急需的新产品,经济上实现了自给。
  1988年,该所拥有职工76人,其中工程师23人,高级工程师5人。设有机械设计室、铸造及热工研究室、自动化研究室、理化试验室、科技情报室及其办公室等辅助科室。能独立开发市场急需的机械非标准及专用设备,研制特殊需要的耐磨铸铁新材料,研究设计工业专用电源及自动控制设备,理化试验室承担长春市工业企业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及物理试验任务。研制的主要新产品有:无钼高铬耐磨球,人参深加工系列机械设备(压型机、蒸参箱、洗参机、充氮机等),中频冶炼电源以及变压器系列组件(压力释放阀、放油阀、蝶阀等),双联叶片等。1988年创产值78万元,利润近30万元,能保证自给,略有节余。
  四、长春市照明工程设计研究所
  长春市照明工程设计研究所,原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灯具研究室,1985年2月16日,经吉林省科委(85)吉科计字第8号文批复,正式组建起来,为长春市机械工业局所属的事业单位。1985年7月1日起,全部取消事业费,列为省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实行有偿技术合同制,对内实行项目课题承包,积极推行所长负责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改善管理,实行按劳付酬的奖励办法,使科技面向生产和经济建设;对外搞横向联合,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使该所得到了发展。由刚成立时的15人发展到39人,并在无仪器、仪表,无科研办公用房的条件下,不要国家投资,用自己创造的收入,购置了所需要的仪器、仪表、部分设备和工具,购买了科研办公用房380平方米。与上海灯具公司联合成立了长春市上海灯具经营经销公司。4年来,完成科研新产品17项,开展大型科技咨询技术服务60余项,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1988年,累计实现利润178万元。该所完成的微椭球舞台聚光灯具、客车棱镜灯具等项目参加了中国首届发明展览会,其中微椭球舞台聚光灯具经鉴定达到技术要求,赶上了80年代美国别尔克同类型舞台聚光灯具水平。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