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发展历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823
颗粒名称: 一、产品发展历程
分类号: F273.2
页数: 5
页码: 347-3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产品发展历程,一要为农业增加新品种、新规格;二要加强新产品试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三要积极收集技术资料,作好新产品选型工作;四要坚持与贯彻样品试制原则与样品鉴定工作;五要搞好新产品技术与生产协作;六要改革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 长春市 企业管理 产品开发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9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土洋结合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和技术革命,10年来共开发新产品926种。其中1949~1952年有14种,1953~1957年有274种,1958—1959年有638种。在这些产品中,有的为国家机械工业填补了空白,有的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己能够成套的进行生产。
  这期间,长春市机械工业新产品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存在着选型不够先进、结构笨重、性能不高等8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长春市第一工业局(现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于1958年5月以一工生字第613号文《关于贯彻省工业厅加强机械行业新产品试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各厂。《通知》中要求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一要为农业增加新品种、新规格;二要加强新产品试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有一名厂长亲自挂帅;三要积极收集技术资料,作好新产品选型工作;四要坚持与贯彻样品试制原则与样品鉴定工作;五要搞好新产品技术与生产协作;六要改革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通知》的贯彻执行,把住了长春市机械工业新产品开发工作方向。通过新产品开发,使长春市机械工业很多厂从修配走向制造,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大型、精密产品,并逐渐发展为专业制造厂。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由原加工木材、生产线路电杆木横担的小厂发展为制造12000千瓦汽轮机等大型发电设备的专业厂,长春市空气压缩机厂由原承揽打杂的公私合营小厂发展成空气压缩机的专业厂,电炉厂由原只能生产暖气锅炉和做一般铆焊活的企业,发展制造10吨电弧炼钢炉的电炉专业厂,原仅能制造插肖、合页、锅炉暖片和承揽打杂的小五金厂、机械厂通过汽车配件产品的开发,先后发展为汽车配件、随车工具等专业卫星厂,公私合营铁北机械厂通过锅驼机、煤气机等动力机械产品的开发,发展为动力机械专业制造厂。其它电材、电机、变压器、大成仪表、新光印刷机械厂等企业,都由于开发新产品而逐渐发展为专业生产工厂。
  进入60年代,长春市机械工业在新产品开发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和吉林省“关于新产品试制管理办法”,对职工进行“品种第一、质量第一”教育,把技术准备、样机试制、试制记录、材料使用、计划安排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企业内各职能科室、车间和具体负责人。贯彻了“五不”原则,即技术任务书不批不进行试制准备工作;新工艺不稳定不拿入工艺规程;工艺装备不合格不投入零件加工;样品未经试制和论证不进行样品鉴定;鉴定不合格不批量生产。1963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实行开发新产品37种,其中计划内35种,计划外2种。东方红-54水箱、机油散热器、除根机等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水平,主要技术性能超过了国内同类产品,解决了多年来没能解决的水箱防腐等技术难题。同年,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加强新产品技术管理,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以重工技字第1039号文颁发了《工艺工作管理办法》,10章48条58款,全面规范了总则,组织机构,企业工艺工作,工艺规程和工艺守则,定额管理,工艺文件的编制、贯彻与修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老产品,工艺试验研究等。使长春市机械工业新产品技术管理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1964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为了使新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狠抓了技术基础工作。(1)系统全面的整顿技术文件;(2)整顿健全工艺文件;(3)整顿与充实机修、工具制造、计量、化验力量;(4)健全充实技术职能机构人员;(5)健全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6)开展技术革新和大检查大评比活动。1964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技术文件完整率,由1963年的64%提高到89.1%,工艺文件完整率,由1963年的66.3%提高到94.2%,工艺装备完整率由1963年的77%提高到91.5%。同时,有144项产品质量方面的关键问题得到了解决。21种产品关键件合格率得到提高,其中有6种提高10-50%;与1963年规划可比的44种产品中有18.2%升了级;有10种产品一般零件合格率提高10%以上;切纸机、电炉变压器等7种产品质量由三等品升为二等品,工作灯由三等品升为一等品。
  1965年,长春市机械工业注重科研成果与新产品工作的结合,根据品种立足于国内的要求,在继续提高老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移植试制了磨刀机、200公斤真空电炉、吊管机等13种新产品。加快了长春机械工业发展步伐。1965~1967年间,长春市水泵厂、锅炉厂、起重设备制造厂、粉沫冶金厂、标准件、工程机械厂、精密铸造厂等专业化生产企业纷纷成立。但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7~1969年,长春市机械工业新产品发展速度缓慢。许多产品仍然是老结构、老型号、老样子,处在40-50年代,甚至是30年代的水平。根据这一问题,长春市机械工业做出了“改进产品设计,大力发展新产品”的决定,明确主要发展国家急需和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组合机床,电子程序、控制线切割机床,电力凿岩机,液压汽车吊,500千瓦以上中型电机,精密量具等35种产品。1970年,“490”型柴油机试制完成,燃气轮机车等新产品开始研制。1970~197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共开发30千瓦稳压稳频装置、快门疲劳测定仪等新产品333种,其中高温轴承润滑脂试验机、快门疲劳测定仪等达到了国际70年代水平,30千瓦稳压稳频装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1978年,长春机械工业不仅能生产电机、阀门、活塞、轴承等配套产品,而且能够批量生产机床、工程机械、冶炼设备、拖拉机、铁路客车、地铁客车、铁路货车、蒸汽机、航空机载设备附件、柴油机、发电设备、印刷机械、空压机、锅炉及其它专用机械和通用机械等产品。
  但是长春市机械工业大多数产品的技术性能仍是50-60年代的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20年以上。产品质量不稳定,多数产品在寿命、可靠性、精度、效率、能耗等方面,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一、二个等级,基础零部件的寿命一般比国外低一半左右。从产品结构看,大型高速、精密、自动、微型等技术产品短缺,低水平的大路货产品较多,当代先进的高水平产品少。因而国内市场竞争力不强,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就更少。因此,困扰着长春机械工业的发展。
  面对这样一种形势,长春市机械工业全体职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把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作为头等大事。按照“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的方针,采取多种保证措施,加快了新产品开发力度。(1)加强对新产品开发工作的组织指导。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坚持每季召开一次新产品调度会,了解各企业列入计划的新产品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已列入计划,但经过深入调研认为水平不高、销路不好的新产品,将立即停止试制,对经调研认为很有前途的新产品,督促企业早试制、早鉴定、早投产、早见效。(2)鼓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积极推行了新产品开发承包奖,对在新产品开发中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198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鉴定49种新产品,发放给企业新产品承包奖金867万元。同时,各企业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奖励办法。长春电机厂、长春变压器厂、长春锅炉厂等企业都相继做出了对开发新产品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的规定,给予做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放奖金。(3)依靠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科技优势,联合开发新产品。全系统有50%的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新产品39种。长春锅炉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电力学院联合开发了10T沸腾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销路好,利润高。1987~1988年生产45台,实现产值450万元,利润100万元。长春市精密铸造厂与机械电子工业部工程机械研究所联合,开发了装载机斗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该厂的主导产品,每年可得50-60万元的经济效益。长春市起重设备制造厂在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的援助下,开发了新型吊车。长春市印刷机械厂在吉林工学院帮助下,改变了凸轮升程曲线,使切纸机压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七五”期间,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系统利用引进技术开发生产出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产品19种。长春市电动工具厂开发生产的PHE16电锤,其转子连续冲击寿命由原来的6小时提高到24小时,耐久性试验达到8个周期,比国际规定标准高出1倍,同时研制的空气净化器,达到了美国样机的技术性能标准。长春市水箱厂更新换代的管带式散热器,达到世界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还有长春市印刷机械厂试制生产的QZX920、QZX1300数显切纸机,QZK1150程控切纸机,长春拖拉机制造厂试制生产的长春-1140型拖拉机等产品,都达到了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5)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全行业产品水平。长春市机械工业针对企业产品品种少,技术水平低的特点,重点发展节能高效、机电一体化、市场空缺急需、采用国际标准上水平的产品。1982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局系统实际开发新产品37种,其中添补国家空白的有光谱彩色合成仪,纤维卷曲测定仪等5种,添补省内空白的有低压煤气记录仪等9种,赶上和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有小型舌簧伐式空气压缩机、单光路便携式幅射计等24种。使长春市机械工业主要产品水平得到了提高,与1979年相比,40~60年代产品平均下降了7.07%;70年代产品由22.4%上升到38.07%;80年代产品由2.33%上升到7.95%。1983年,对电力变器、单级泵、空气压缩机等7个系列、几十种产品实现了更新改造,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80%的企业已执行了高于国家和部颁标准的企业内部标准,长春水泵厂、长春印刷机械厂、长春电动工具厂、长春空气压缩机厂、长春变压器厂等5户企业已执行了国际标准,电线等25种产品正在研究、搜集国际标准,准备贯彻执行中。使长春市机械工业初步改变了产品品种少、技术水平低的落后面貌。198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开发新产品49种,其中程控切纸机等23种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16电锤获长春10种最佳优秀新产品称号和省优秀新产品特等奖。同时长春一机床、长春二机床、长春印刷机械厂等企业还开发生产了MX131W数显万能外圆磨床、XC6132数显万能铣床、QZK920程控切纸机等9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当年使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新增产值4918.9万元,新增利税428万元。1980~198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共计开发新产品372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有47种,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新产品奖的有52种,市级优秀新产品奖的有15种,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有101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