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816
颗粒名称: 二、仪器
分类号: F426.4
页数: 12
页码: 286-2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计量、物理光学、遥感光学、教学仪器、光电编码器、光学镜头、电影放映机、望远镜、航空照相机等仪器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仪器 长春市 用途

内容

1.计量仪器
  (1)JZC型自准测微平行光管
  该产品是一种高精度的测试仪,1966年由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生产,它可以测量微小角位移及平面的微小起伏,利用光学自准自法,把角度量变换成线量,然后用测微器测出其线量变化而间接地把角度量检测出来的办法,测出反射面微小角度变化。它是工厂和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测试仪器之一。主要有测量机床表面及其他大平面的平直度,长导轨或平尺的直线性,两垂直面间的垂直度,测量两光学平面间的角度等功能。光学系统综合了高斯系统和阿贝系统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可靠、携带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计量、科研、大型设备安装以及军事工程等。该产品是1966年移植长春光机所科研成果生产的,曾获“吉林省优质新产品奖”,它采用了国际标准,是国内领先产品,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主导产品。1966~1988年,累计生产1858台,实现产值650万元。
  (2)表面光洁度显微镜
  JBQ型表面光洁度显微镜是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移植长春光机所科研成果生产的,1970年研制出2台,1971年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是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机械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情况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不同深度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破损。
  仪器适用于测量▽3~▽9级表面光洁度,如果需要对内表面进行测量,可用一块胶体把破坏面模印下来,然后测量模印胶体表面。此外,该产品也可对纸张、木材和人工材料等进行测量。由于产品加工难度大,至使加工成本高,故1976年停产,1970~1975年累计生产252台。
  (3)投影式大型工具显微镜
  JGD型投影式大型工具显微镜是1970年由机械工业部仪表总局组织新添光学仪器厂、上海光学仪器厂、上海仪器研究所和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等单位联合设计的产品,1971年转交给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投入试生产。
  仪器采用精密玻璃刻尺作基准,用投影读数的方法进行测量。仪器测量精度高,它主要用于直线尺寸和直角坐标测量、角度和极坐标的测量、几何形状的测量、螺级参数的测量等。仪器纵向行程0~50毫米;横向行程0~75毫米,分度值为0.002毫米,测角目镜分度范围360°,分度为1'。仪器总放大倍数为10X、30X、50X、100X。产品采用企业标准,国际标准,为国内先进。截至1988年,累计生产212台。
  (4)内调焦平行光管
  JZN型内调焦平行光管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于1975年自行研制的产品,是在自准直平行光管原理基础上研制的。仪器可做准线测量,也可做自准测量,主要用于造船、飞机制造、大型机械安装,以及激光的测量和调试。具有测量有限距离物体偏离光轴的距离,大型同轴机械安装时零部件位置,物体两面的平行度、垂直度,平面的平面性及导轨的直线性,激光管中毛细管各截面的平行度,毛细管的平直度等功能。望远镜总放大倍数31倍,测微目镜放大倍数15倍。
  (5)天平
  该类产品是用于实验室、化验室称重的计量仪器,由长春市计量仪器厂生产。产品有2种规格,一是TG-328B型分析天平;二是携带式天平(有5公斤、20公斤2种规格),1984年荣获“省优”。1980年2种产品同时投产,截至1984年,每年生产1000台左右,1985年停产。
  2.物理光学仪器
  (1)反射式单色仪
  反射式单色仪是利用棱镜分光方法来获得单色光束的仪器,它可以从复杂的辐射中分解出紫外、可见及红外3个光谱区域的辐射,获得波段从0.21~15微米的宽频范围内,具有一定单色程度的光束。主要功能有:
  (a)定性光谱化学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
  (b)定量光谱化学分析——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及红外3个光谱区域的透过率及反射率,测定物质的浓度。
  (c)进行光源的能谱分析,或作为其他测量光路中的单色光源。
  (d)测定各种辐射接收器的光谱灵敏度,检验滤光片的吸收性能。
  WDF型反射式单色仪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移植长春光机所科研成果,于1965年研制的,当年生产2台,1966年投入批量生产。产品水平处于
  国内领先,省内先进,一直为企业主导产品。到1988年,已累计生产了593台,实现产值532万元。
  (2)小型单色仪
  WDX型小型单色仪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根据市场调查,依据地质工业部岩矿分析的需求及其他行业光谱分析的迫切要求,于1972年自行设计的产品。该仪器是利用棱镜分光法,从复合的光源中分解出一定单色程度的光束仪器,主要用途有以下4种:
  (a)地质探矿部门的岩矿鉴定分析,以及化学实验室进行元素分析的单色光源。
  (b)借助光电元件及放大器,测量物质的透过率、反射率、物质浓度,以及各种辐射接收器的光谱灵敏度。
  (c)检定滤光片的吸收性能,各种辐射体的能谱分析。
  (d)做为其他用单色光源。
  1972~1988年累计生产1360台,实现产值388.6万元,利润202万元。
  (3)精密单色仪
  WDG—J1型精密单色仪是1984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同长春光机所共同开发研制的产品。1985年生产1台,1986年投入批量生产。该仪器是一种能获得单色辐射的高性能光谱仪器,具有波长范围宽、分辨本领高、波长精度高、扫描速度调节 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扫描光谱,自动更换滤光片)等特点。它可用于测量各种辐射源的光谱分布,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发光材料及光学薄膜的光学特性等。波长范围0.2~0.7µ(更换光栅和滤光片可扩展至2.5µ),分辨本领为0.5〓,波长精度±1〓。是科研院校用重要仪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遥感光学仪器
  (1)WPD2型多光谱彩色合成仪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根据国家遥感科研部门对飞机、卫星所拍摄的地球植物生长、环境污染及土壤、地质、自然灾害等航空、卫星胶片进行定性定量判读与分析工作的需要,于1979年研制.成功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产品,当年试生产1台,1980年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金龙奖”,并于1984年至1986年连续3年获“吉林省优秀新产品奖”。
  该仪器是把同景不同波段的黑白正胶片按加色法的混合原理,合成彩色图象,从而对植物生长、环境污染、土壤、地质及自然灾害等进行调查,是判读分析不可缺少的光学仪器。仪器应用于航片和卫片摄制的70×70毫米胶片,还可对显微结构软片进行彩色还原或假彩色合成。它是科研、遥感、教学工作中有效而先进的仪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9~1986年累计生产69台,实现产值319.6万元,利润37.2万元。
  (2)九波段地物谱仪
  WFD型九波段地物谱仪是1983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应农业科研部门要求自行研制生产的,是遥感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该仪器是多波段光谱辐射计,广泛应用于农业工程、遥感和其他光辐射测量的各个领域,不仅适合实验室使用,而且是野外现场测试的理想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与操作的优点。
  该产品在农业工程中,测量农作物的反射率,以判断农作物病虫害及大面积估产。此外,还可扩展测量亮度和光谱分布等。仪器各测试通道所用滤光片是经过匹配的,光电接收器选用高稳定、低噪声的硅光二极管,信号处理电路选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显示装置选用LCD数字显示板,仪器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光电一体化产品。该仪器有9个工作波段,测试通道的窄谱通道中心波长分别为550、650、680、800、850nm,宽谱通道波长为500~600、600~700、700~800、800~1100nm,分辨率为8~10nm。
  (3)凹面光栅地面辐射计
  WFA型凹面光栅地面辐射计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于1984年适应遥感事业发展需要自行设计的系列产品之一。该仪器具有波长范围宽、分辨率高、杂光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该产品广泛用于遥感技术领域,用于测量地物光谱反射特性,是天文、气象、地质等科研部门不可缺少的仪器。
  该仪器波长范围为380~850nm;分辨率为0.8nm(狭缝宽为0.1mm);波长精确度±1nm。
  (4)野外分光光度计
  302型野外分光光度计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为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装备研究所的要求,于1979年自行设计、研制的产品。该仪器用于测量自然界中地面物体的光谱反射特性,为遥感探测技术、军事侦察、军事伪装选择最佳波段和分析判读提供依据。该仪器广泛适用于平原、丘陵、山地等各种地形条件,完成对地面物体的测量工作。1979~1988年累计生产144台,实现产值112万元,利润29.5万元,1989年停产。
  4.教学仪器
  (1)直读式塞曼效应实验仪
  YJS-Z型直读式塞曼效应实验仪是1983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依据国家高等教育统一规定的物理实验课程要求,塞曼效应原理而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共同研制的实验仪器。
  该仪器是观察塞曼效应和直接测量分裂圆环直径的理想仪器。仪器采用二块平面平行平晶制成的标准具,由于采用测量望远镜,可从读数鼓轮上直接测取读数,直观、可靠、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装有纵、横向可调滑座,可调整各光学元件光轴,以保证成像质量,若配备照相机和长焦镜头,则可拍摄干涉环照片。该仪器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获“吉林省优秀新产品奖”和“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1988年累计生产205台,实现产值87万元。
  (2)法拉第效应测试仪
  WFC型法拉第效应测试仪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应吉林大学物理实验室要求,于1984年合作研制的,同年通过了市级鉴定,1985年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该仪器是高等院校物理实验用仪器,用于法拉第效应实验,通过仪器可实现:
  (a)了解磁光效应,掌握光线偏振面旋转角度的测量方法。
  (b)通过仪器实验,验证费尔德常数公式,并计算电子荷质比e/m。
  (c)对各种磁光物质的费尔德常数进行测式,仪器用光源为12V100W的钨卤素灯,单色仪分辨率为6〓(5893〓钠双线),磁场为4000~12000GS,测角游标格值1'。1985~1988年累计生产20台,实现产值17.6万元。
  (3)杨氏模量测定仪
  YMC-1型杨氏模量测定仪是长春市第五光学仪器厂于1981年研制的,第二年通过市级鉴定。杨氏模量的测定是国家高教物理实验简明教程规定的实验项目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仪器。YMC-1型杨氏模量测定仪是在力学实验中,测定材料杨氏模量的必备仪器。仪器用望远镜放大倍数为30倍,标尺格值为1毫米。1985~1987年累计生产603台。
  (4)润湿角测定仪
  JJC-1型润湿角测量仪是长春市第五光学仪器厂为国家高校物理实验简明教程中规定的实验项目,即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于1982年研制的。该仪器能进行液体对固体表面粘附润湿程度测量,也可以计算测定液体的自由能,液体对固体的附着力、张力等。仪器用显微镜放大倍数22.5倍,工作距离58毫米,视场5.5毫米。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新产品”。1983~1987年累计生产102台。
  (5)单缝衍射仪
  WDY-1型单缝衍射仪是长春市第五光学仪器厂1983年自行研制生产的教学仪器。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是高等院校物理实验简明教程中规定的实验课之一。该仪器是根据夫琅和费衍射原理设计的,通过对单缝衍射图象的观察和测量,巩固衍射概念,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并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夫琅和费衍射是指入射光和衍射光都是平行的衍射光路。该产品为国内首创,得到用户好评。1985年获“吉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长春市优秀新产品奖”。1984~1987年累计生产61台。
  (6)教学光具座
  CXJ-1型教学光具座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应高等院校要求,依据高校物理实验简明教程中规定的“共轴光具组的基点基面测定”内容要求,于1980年自行设计研制的教学仪器。
  CXJ-1型教学光具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教学仪器,它由长导轨和一些基本附件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仪器可以测定透镜的焦距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可测定显微镜,望远镜的放大率,可观察衍射、干涉以及偏振现象;测定光波的波长和激光的发散度、光源的发光强度以及光棚强度等。产品主要供中学及大专院校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和学生实验使用,导轨长1520毫米。1981~1988年累计生产1100台。
  (7)读数显微镜
  50毫米读数显微镜是长春市第三光学仪器厂于1964年从长春光机所移植过来的产品,1965年通过技术鉴定,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直至1985年一直为该厂的主导产品。年产量均在470台左右。
  该产品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的长度测量或观察用的仪器,在长度测量中可作直角座标的测量,对工件表面裂缝及凹痕的宽度或长度进行测量,对刻线宽度及线距也可测量,也适用于测量布氏及维氏硬度计实验的压痕等。
  读数显微镜还是大专院校、科研所及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长春市第五光学仪器厂于1984年同吉林工业大学共同研制生产了JXD-250型读数显微镜,仪器可作x、y、z三轴向的长度测量。1981年该厂又生产出JXD—250B型读数显微镜,读数系统采用电子数显技术,是用引进瑞士测量系统组装好,用液晶显示,可在测量范围内任意一点置“0”,故可作相对测量。该仪器具有省电和带有信号输出等特点,可与专用打印机连接。仪器测量范围0~250毫米,测量精度0.01毫米,显微镜放大倍数45倍。1985~1988年累计生产805台。
  1985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还为装备大专院校实验室研制生产出JFD-250型专用读数显微镜。仪器可作x、y、z三向测量,主要用于测量光谱板和线纹尺的线性距离及等厚干涉牛顿环(用附件)的测量,以及其他长度距离的测量。测量范围0~250毫米,刻尺分度值1毫米,鼓轮读数值0.01毫米,显微镜放大倍数45倍和24倍,显微镜工作距离86毫米。1985~1988年累计生产828台。
  此外,长春市第五光学仪器厂1983年分别研制出JXL-30、50、80型立式显微镜、JXL-25型定焦笔式显微镜,两种显微镜通过了市级鉴定。JXL立式显微镜可对透明或不透明的平面物体进行观察和进行一定的测量。它广泛应用在印刷、造纸及纺织业。放大倍数30、50、80三种,工作距离33毫米、16毫米、8毫米,分划板最小值0.04毫米、0.02毫米、0.01毫米,产品为国内首创。定焦笔式显微是用于印刷、制板、电子、纺织等行业,用于观察网点和纤维组织。1982~1988年累计生产5281支。
  5.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是融光、机、电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能够把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轮换成相应的电学数字量,再通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能够检测回转体运动状态的编码器叫作转角编码器,其中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的转角编码器称为光电轴角编码器或称为光电编码器。该产品的专业生产厂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家在“七五”期间投资170万元,建成光学刻划中心,为光电编码器的发展提供保证。
  (1)九位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1967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在长春光机所的大力协助下,研制生产出绝对式九位光电编码器,绝对式光电编码器也叫空间编码器或直读式编码器。转角的代码是由一个多圈同心码道的码盘给出的,具有固定零位,对于一个转角位置,只有一个确定的数字代码。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生产的QDB9型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用型的数字测角编码器。它能测量旋转角度、旋转速度、直线位移等,并将所测结果以二进制代码实时输出。在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雷达指挥仪、经纬仪、数控机床、机械手等装置均可采用光电编码器为传感元件。该仪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仪器采用CM09电路,测量范围0~360°,角分辨率42'11.3",测角误差±20'。截至1988年,累计生产3000余台。
  (2)绝对式十四位光电编码器
  GSB14型十四位光电编码器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1969年在长春光机所协助下研制生产的第一代光电传感元件。该仪器是一种高精度的将轴旋转角变为编码讯号的仪器,适用于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远距离的测量与控制。数字控制机的模拟一数字转换装置和随动系统中,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可靠性好等特点。仪器测量范围0~360°,角分辨率~1.318',精度±30“,二进制循环码(葛莱码)。1969~1986年累计生产461台,实现产值188万元。1987年停产。
  此外,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还研制生产了GSB14-2、GSB14-3两种第二代产品。采用了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分别由内触发脉冲或外触发脉冲调制使用,不仅延长了光源的寿命,而且大大减少了电源功耗,增强了抗振能力。
  GSB14-3型采用白炽灯恒光源,可以用高的采样频率读数或连续代码输出,采用额定电压8V的灯泡降压至6V使用,大大延长了灯泡寿命。截至1988年,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累计生产QDB14光电编码器586台,创产值630万元。
  (3)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采用圆光栅(码盘),通过光电转换,将轴旋转角位移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或数字量。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1986年引进日本SVMTAK公司制造技术,经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已形成了生产绝对式、增量式光电编码器2大系列,17个品种,100多个规格的光电骗码器。产品达到80年代水平,增量式系列产品1987年被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评为“优秀机械电子产品”,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4)小型光电编码器
  LEC型小型光电编码器是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引进日本制造技术生产的通用型光电编码器。该产品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机械量、几何位移量等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或数字量,并输出给电子计算机或显示仪表,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仪器为多脉冲经济实用型、小型、低力矩,采用发光二极管与特制发电接收器件。每转输出脉冲数为:低20、高5000,共236个。
  (5)微型光电编码器
  LBJ型微型光电编码器是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该仪器外径为Φ38毫米,轴径为Φ6毫米,输出脉冲数为多系列、多品种、供用户选用,由于有〓信号,可避免长距离传送时,由于噪声而产生漏检的情况,响应频率0~100KHZ,最大分辨率为2048脉冲/转。每转输出脉冲数从最低100脉冲至最高2048脉冲,共13个,该仪器小巧,适用于机械人用。
  此外,根据用户要求先后研制出机床主轴用LF型、电机连接用LMA型、手摇脉冲发生器用MG型、分度用AT型、交流伺服电机用LHT(空心轴系列)、电梯用LH—S1型等系列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6.光学镜头
  (1)电影放映镜头
  1972年长春电影机械厂研制生产出JFK35—2X35毫米宽银幕放映镜头,当年通过省级鉴定。1978年生产出JP35—140电影放映镜头(焦距为140毫米),通过了市级鉴定。1982年研制生产JF35—85(焦距为85毫米)电影放映镜头,使35毫米普通放映镜头系列化,截至1988年累计生产3887只。
  1982年长春电影机械厂从电影发行部获悉,中国电影公司准备复制大量16毫米宽银幕彩色影片,于是该厂研制生产了16毫米宽银幕镜头,10月份完成样机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当年投入生产抢占了市场。1988年止累计生产JFK16—22倍16毫米宽银幕放映镜头18796台。产品1984年至1987年连续4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该厂于1979年研制生产出FJ16—65型(焦距为65毫米)电影放映镜头,1986年研制生产出PJ16—50和FJ16~40两种型号和16毫米电影放映镜头,使之形成系列化生产。
  1974~1975年,长春电影机械厂先后生产出FJK8.75—2x、FJK8.75—40等3种小型电影放映镜头。这些小型镜头随着电影业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70年代末,80年代初停产。
  长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1978年研制生产出JEK35—2x型35毫米电影放映镜头。该产品放映距大于(或等于)9.2米,宽、高比为2:1。1980年、1982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同时还生产出JF16型16毫米宽银幕和遮幅式电影放映镜头。
  (2)电影摄影变焦距镜头
  JS35—10x型变焦距摄影镜头是长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同长春光机所共同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代电影摄影高档镜头。1976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
  1977年投入批量生产。
  JS35—10X型变焦距摄影镜头是电影制片厂电影摄制的主要设备之一,在拍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景物拍摄出不同倍率的影像,并在拍摄过程中,可连续地可缓可急的改变场景大小,而能产生强烈地真实感和艺术上不同表现力,增加摄影作品的感染力。1977年,在JS35-10X基础上,研制出Ⅱ型变焦距摄影镜头获“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1981年研制的Ⅲ型10倍变焦距摄影镜头获1981年“吉林优质产品证书”,1984年完成了Ⅳ型10倍变焦距摄影镜头的研制。在产品改型换代中提高了白光的透过率和彩色还原能力。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符合法国“安琴”镜头的技术标准,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产品奖”,1984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部“优秀新产品证书”,1985年获国家银牌奖。
  长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1982年研制出JS35-10X型电影摄影变焦距镜头,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1983年获“吉林省优秀产品奖”,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以及国家“优秀新产品奖”。1984年该厂还研制出JS16—10X型变焦距摄影镜头和JS16-20X型变焦距摄影镜头,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3)35毫米电影摄影大口径放映镜头
  1983年长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与长春光机所合作研制生产了35毫米电影摄影大口径定焦系列产品,焦距分别是f20毫米、f35毫米、f50毫米最大相对孔径为P1.2、F1.15、F1.3。该镜头是高档专用的电影摄影镜头,是电影器材更新设备和现代化器材之一。可实现自然光下的拍摄,对于黑暗中的夜景,黎明、黄昏中的暗背景下的物体,均可拍出更加真实,达到特殊效果的影片,产品质量为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制片厂的欢迎。
  (4)照相机镜头
  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在同香港客商签定了F38照相机镜头20万具/年长期定货合同后,1988年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已生产出F38照相机镜头4种规格,F35照相机镜头2种规格,F30照相机镜头2种规格,生产的系列镜头适用于135型多种款式平视取景照相机。1988年产量达333600具,比1987年同期增长213%,创汇55.5万美元,比1981年同期增长202%。
  (5)变焦距照相机镜头
  长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1981年自行研制出JBZ35-100型3倍照相变焦镜头。焦距f35-100毫米,变倍比2.86,微距摄影0.17米,连接座类型为A快换卡口式,B螺纹口式。此外,该厂还同机械部仪表总局联合设计了PH-135型中焦距照相镜头和DF500长焦距照相镜头,微距摄影4米。变焦距照相机镜头累计生产3386台,均用于135型平视取景照相机。
  7.电影放映机
  (1)“5801”型电影放映座机
  “5801”座机是长春电影机械厂于1958年仿苏试制生产的,1962年定型,1972年、1980年和1981年改型为5802、5803、5804型放映机,适用于500~2000座席影院、俱乐部等固定放映单位,放映35毫米普通银幕、遮幅银幕和宽银幕的光学还原影片,灯箱光源为氙灯。该机具有照明度高、画面清晰、音色纯真、性能稳定等特点,具备自动切换和自动收片等性能,1981年获“吉林省科技三等奖”。
  (2)FJ16型电影放映机
  FJ16型电影放映机是长春电影机械厂1958年仿苏生产的,该机用于流动式放映,可放映16毫米普通、遮幅、宽银幕等光学还原影片。该机采用高效锡灯光源,装有盒式磁放机,具有亮度高、噪音小、音质优美、片路开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
  16毫米放映机1958年改为54-16型,1982年改为GS16开箱式,1983年改为GS16CKD组装式,1984年为锡灯式光源,1984年获吉林省文化厅“科技成果奖”。该厂1986年和1987年还分别研制出16毫米立体放映机和16毫米高效放映机,两种放映机累计生产2065台。
  8.望远镜
  望远镜系列产品是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生产的,产品用于旅游、观剧、娱乐和应用于狩猎、摄影、地质、输电、航运、林业测量及天文观察等。
  (1)8×30军用望远镜是建厂初期生产的,1973年改产民用望远镜,生产4×26、6×24两种单筒望远镜,1974年通过市级鉴定并投入生产,10年间共生产出13604具。
  (2)8×30双筒望远镜是1976年生产的,当年通过了市级鉴定。1976~1984年累计生产了20388具,1980年获“吉林省优质品”称号。
  (3)12×50双筒望远镜是1981年研制生产的,该产品是地质、林业、输电、航运、渔猎工作者的随身工具。
  (4)WDZ25—100型单筒望远镜是1976年研制生产的,此种高倍望远镜适用于观察哨、靶场、输电、林业、渔业、运输及远方目标观察、监视用。
  (5)1977年还研制生产了DWY40-100型和DWY35-1000型单筒望远镜,用于对远距离目标进行观察和摄影,适用于国防、科研等部门需要。
  9.航空照相机
  航空照相机是融光、机、光为一体的高技术军工产品,由国家级技术密集型企业东北光学仪器厂生产制造。
  (1)航甲11一10型航空照相机是1965年研制成功的,是我国首台自行研制生产的航相机。经过反复试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质量达到苏联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我国航空产品的空白。1966年批量生产60台。
  (2)航甲12—75型航空照相机是1966年研制的产品,由于“文革”的干扰,直至1974年3月方批准定型生产。
  (3)航丙-31型雷达航相机是1967年研制成功的,1977年批准定型投产。
  (4)航甲15-60型航相机于1969年研制,该机是仿美高空侦察机用航相机,该机所用光学材料由于提炼困难,价格昂贵,故此以普通光学玻璃代用,经试验像质不低于原用光学玻璃。这样,不但解决了材料问题,还降低了成本,使试验顺利完成,1977年3月批准设计定型。航甲15—60型航相机技术先进,战术性能好,收容幅面大,荣获“全国第一届科技大会奖”。
  (5)航甲13-40型航相机于1969年研制,该机由于体积小、重量适中、影像清晰、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
  此外,东北光学仪器厂还改进生产了航丁-41型夜间红外航相机、DGP—K1型多光谱航相机和航甲16—7型低空全景棱镜扫描航相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