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专用机械制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79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专用机械制造
分类号: TH16
页数: 37
页码: 228-2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机械制造行业沿革、产品生产、主要企业等情况。
关键词: 机械制造 工业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行业沿革
  解放以前,长春市的专用机械制造业处于萌芽状态,规模小,设备简陋,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零散而落后。1926年,民族资本家张凤楼投资4000银园,在老长春永长路建立四业兴铁工厂,组装并修理织布机;1928年资本家任东臣在老长春东五条开办了长利顺铁工厂,资本3500银圆生产并维修制面机,1929年资本家张振东投资1200银圆,在老长春东五马路开办义顺铁工厂,组装并修理榨油机;上述三个私营厂员工均不超过30人,只有烘炉、铁锤、板手、钳子等简陋设施和工具,从事手工装配与修理作业。伪满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先后在“新京”开办了兴亚工业会社、满洲印刷机械株式会社、知田金属制作所、简井工业制作所、村上铁工所第19个专用机械修理工厂,分别从事榨油机、印刷机、医疗器具、制材机械、矿山机械等机器设备的组装或修理,这些工厂的兴办是日本殖民主义者对中国实行经济掠夺,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此间,由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专用机械修理类工厂,只有长利顺、义成、新光、志成玉等8个铁工厂,从事织布机、印刷机、织袜机、蒸汽机、木工电锯等机械的修理业务,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欺诈下惨淡经营,淹淹一息。中日合办专用机械修理工厂有中兴亚工业会社1个。日伪时期专用机械生产企业简况见下表:
  “八•一五”东北光复,大部分专用机械修理厂家已遭破坏,1946年国民党政府只接收过来知田金属制作所、村上铁工所、新光铁工厂、兴亚工业会社等9个专用机械修理工厂。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压榨和战争的严重破坏,长春市专用机械生产企业均已停产、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长春市专用机械工业企业在被国民党当局破坏的废墟上恢复重建,扶植、鼓励私营铁工厂,加工修理人民生活需要的粮油加工、印刷等机械并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新光铁工厂等18户私营企业合营,成立了地方国营新光印刷机械厂,18名个体手工业者联合成立了宽城区雕刻模具二社,生产加工作饼干用的印模。到1957年,长春市专用机械生产企业有3户,拥有职工605人,固定资产328万元,年产铸字机、切纸机等印刷机械59台/54.4吨,糖果滚印机28台;完成工业总产值235.1万元,实现利润20.7万元。
  1958年,全国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为长春市专用机械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机遇,长春医疗器械厂、长春市粮油机械厂、水利机械厂、化工设备厂相继应运而诞生,1959年又成立了长春消防器材厂、吉林省探矿机械厂,到1960年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的企业总数发展到9户,比1957年增长2倍;职工人数增加到2364人,比1957年增长2.9倍;产品产量:印刷机械414台;医疗器械92万元;化工设备447吨;消防车32辆;粮油机械200台(套);完成工业总产值1678.2万元,比1957年增长6.1倍;实现利润278.2万元,比1957年增长12.4倍;固定资产(原值)达976万元,比1957年增长2倍。
  1961~1963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调整了产品结构,精简了企业人员,产值、利润比1960年有所下降,放慢了速度。1964年至1965年企业经过巩固、充实、提高后,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1965年,全市专用机械行业企业数达到了12户,新增加了长春市消防器材修造厂、郊区机械厂、101中学机械厂;职工总数增加到2859人,比1960年增长20%;固定资产达到2172.6万元,比1960年增长1.2倍;产品产量:印刷机械302台,医疗器械141万元,化工设备131吨,消防车81辆,粮油机械300台(套);完成工业总产值1901.9万元,比1960年增长13%;实现利润260.4万元,比1960年下降6%。
  1966~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专用机械行业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一半以上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产值和利润呈下降趋势。1970年,中共长春市委和市革委会提出“长春工业要大上,长春工业要翻身”的口号,促进了专用机械行业的发展,1970年相继有吉林省建筑机械厂、长春制药机械厂、长春轻工业机械厂、长春市纺织厂、长春市医用机械厂成立并投产,1971年又成立了长春市供销机械厂。到1978年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企业总数发展到19家,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增加7家,增长58%;固定资产原值达到5637.9万元,比1965年增长1.6倍:职工总数达到6577人,比1965年增长1.3倍,印刷机械、医疗器械、消防车、化工设备的产量分别达到492台、290台(套)、184辆、769吨,分别比1965年增长62%、105%、127%、487%;水利机械、轻工机械、建筑机械分别达到54台、965吨、428台。完成工业总产值5019.6万元,实现利润561.2万元,分别比1965年增长163%和11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引下,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行业规模逐渐壮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素质显著增强。1979年相继建成了营城煤矿机械配件厂、长春轻工机械二分厂、长春轻工机械配件厂、长春市第二印刷机械厂,1980年成立了东风印刷设备厂,1981年成立了长春市朝阳区消防器材厂,1983年成立了双德饮料设备厂,1986年成立了郊区三道新型制药设备厂;到1988年,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企业总数发展到28户,比初具规模时的1957年增加了8.3倍;职工总数达到11279人,比1957年增长17.8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92人,比1957年增长26.3倍,占地总面积106.7万平方米,拥有设备3408台,其中精、大、稀设备57台。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543.7万元,比1957年增长38.2倍;印刷机械达到1986台,比1957年增长32.7倍;医疗器械达到1224台(套),比1958年增长20.3倍,消防车年产303台,比批量投产的1960年增长8.5倍;轻工机械1312吨,比建厂时的1970年增长11.9倍;纺织机械梳棉机1000台,无级变速器1800个,生产量比1970年建厂时增长11.2倍;植物油浸出成套没备100套,比开始批量投产的1978年增产92%;1979年至1988年共生产轮式装载机476台。全行业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941.2万元,实现利润1552.75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67倍和74倍,1988年出口创汇47.9万美元,结束80年代以前没有出口产品局面。
  1988年,长春市专用机械行业有印刷机械、建筑机械、消防器材、医药机械、轻工机械、探矿机械、纺织机械、食品粮油机械、仪表机械、化工机械、运输机械、煤矿机械、水利机械等13大类169种1336个规格的产品。1982年以来,有QZH1-B切纸机,J47301煮沸锅被评为国优获银质奖,XFL型2槽3升环射式浮选机获国家经委“金龙奖”;有万吨啤酒糖化设备、QZK1150程控切纸机、XFLB微型闭路连续浮选机、长白山牌燧道式电热食品烤炉等8种产品分别被轻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地矿部、商业部评为“部优质产品”;有18种产品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称号,3种产品获“长春市优质产品称号”。
  在28家企业中,有部骨干企业2户,具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1户,吉林省重点企业的10户。
  长春市的专用机械行业,纵向看,发展突飞猛进;横向比,差距比较大,表现在具有“国家队”水平的企业和产品较少,产品品种虽多但缺乏竞争力,特别是缺乏打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全行业除长春印刷机械厂的切纸机和营城煤机配件厂的煤机配件有一部分出口外,其他产品均在国内销售,还有相当比例的产品属于长线产品;业行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步伐不大,“七•五”期间,除长春印机厂、轻工机械厂、纺织机械厂外均无较大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专用机械行业缺乏行业管理,布局分散,条块分割,28个企业分别隶属于长春市的机械局、化工医药局、交通局、仪表局、二轻局、粮食局、纺织局、商业局、校办公司、省地矿局、东煤公司、公安部消防器材公司等12个部门,自成本系,不利于统筹规划,也不利于产品结构、资源结构、人员结构的合理匹配和优化,在技术标准、管理模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今后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
  第二节 产品生产
  1926~1929年,四业兴、长利顺、义顺等铁工厂相继在长春成立,主要从事织布机、制面机、榨油机的生产与维修。
  伪满时期,长春市专用机械生产厂家增加到28户,主要从事织布机、榨油机、织袜机、针织机、印刷机、医疗器具、医疗机械、逆风机、卷扬机、蒸汽机(矿动用)、制材机、木工机械、豆饼机、切面机等产品的生产与修理。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春市专用机械产品因工厂倒闭而停产。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市专用机械生产企业开始恢复重建并投入生产。1953~1957年,累计生产印刷机械79台,糖果滚印机28台,医疗器械19万元。1958~1959年,长春市粮油机械厂、吉林省探矿机械厂等专用机械生产企业先后创建,开发生产出扒谷机、面粉机、民用改装车、地矿探机、钻探工具等产品。1958~1964年,累计生产化工设备706吨,印刷机械1511台,民用改装车296辆,其中消防车132辆,医疗器械417万元。
  1964年长春消防器材厂对老产品CG13型前置式泵浦消防车进行了技术改进,生产出CG13型中置式水罐泵浦消防车,1965年形成年产100辆生产能力。1966年长春市仪表专用设备制造厂(现长春市仪表机械厂)成立后,投入透镜、球面镜、铣磨机、滚园机、金刚双面磨片机、抛光机等仪表机械产品的生产。1969年长春市水利机械修配厂(现长春市水利机械厂)开发投产螺杆式启闭机65台。1970年长春市纺织机械配件厂成立后,开始从事摆动钳、减速机等纺织机械配件的生产。1972年营城煤矿机械厂诞生,开始矿用机械配件产品的生产。1973~1979年,长春市专用机械制造业,开发生产了慢动、快动卷扬机、一吨翻斗车、卷扬式闸门启闭机、无级多速器(为化纤、棉纺机械配套)、5000吨啤酒糖化设备、浮选机、胶管泵、旋转式淘金盘、砂金洗选机组、75型心电图机、轮式装载机、碎渣机、清污机等产品,1965~1979年累计生产化工设备6335吨,印刷机械4738台,民用改装车3246辆,其中消防车1850辆,救护车1269辆,医疗器械1904万元,水利启闭机1527台。
  进入80年代,1万、5万、10万吨啤酒糖化设备、理纱管机、梳棉机、并条机、过滤机、饼干机、远红外食品烤炉、大豆磨浆机、面条机、和面机、膨化机、植物油成套浸出设备、精密光学试验检测平台、汽车高压冲洗器、平拉机、交联密度仪、试滑仪等一大批新产品相继问世。1980~1988年,累计生产化工设备7302吨,印刷机械7709台,民用改装车6935辆,其中消防车1992辆,救护车1460辆,医疗器械5466万元。
  一、印刷机械
  该类产品系印刷行业裁切、装订设备,由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生产。
  1.QZH1——1A(PC-49)全张切纸机
  该机用于各种纸张的裁切,可供各类印刷厂和造纸厂使用,亦可用于纸制品、橡胶、塑料制品的裁切。具有良好的裁切质量,生产效率高,操作与维护方便,裁切一次后自动停机安全可靠。1960年开发投产,是长春市印机厂的主导产品,1961年至1968年每年产100~190台之间,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1979年至1988年每年产量在200~320台之间,约占总产量70%左右。197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0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信得过”产品(即部优),1983年被吉林省经委、外贸局评为最佳出口产品。
  2.QZH1-1B(PC——49B)全张切纸机
  该机是QZH1——1A型切纸机的改型产品,1978年研究试制成功。工作台装有最新结构的气垫装置,可使纸堆浮动,压纸力与裁切力均匀,按钮集中在工作台右侧,操作方便,轴端装有离合器和刹车装置,安全可靠,高速运转,效率高。1981年至1983年投入批量生产,总产量达544台,1981年被国家经委评为优质产品,获银牌奖。
  3.QZY型系列高速液压切纸机
  该系列产品可供裁切各种纸张,适于裁切精度要求高的印刷品,还可裁切纸板、皮革、塑料和金属箔片等,装有气垫,光学投影屏读数系统,光线对刀及换刀装置,双手操作按钮红外光电保护,有过载和滑刀保险装置,无级调压,裁切速度快、效率高、安全、读数准确。有QZY920型、QZY920A型、QZY1300型和QZY1300A型四种规格。1981年投产,每年产量15~40台之间,QZY920液压切纸机1985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4.QZK型系列程控切纸机
  本系列产品采用引进的瑞典COMO公司115MC—C型程控切纸机制造技术,用微型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高,用于裁切纸张或类似纸质软性材料。该产品1988年试制成功,有QZK770、920、1150、1300型四种规格,其中QZK1150型程控切纸机获“吉林省科技成果奖”,被机电部列为替代进口产品。
  5.QZX型系列数显切纸机
  该系列产品在普通切纸机上安装上先进的数码显示装置,数字清晰、灵敏、准确、有红外光电保护、过载、锁刀装置、裁切速度快、精度高、安全可靠;有QZX770、920、920A、1150、1300、1300A型6个规格,1984年开发研制,1985年投入批量生产,QZX1300型数显切纸机198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6.JBB3-35胶订包本机
  该机系半自动化无线胶订包本设备,采用热熔胶无线胶订工艺,适用于厚度在3—35毫米32开单、双联本,16开本的书刊包装成型。1981年12月通过鉴定,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并分别获得吉林省和机械工业部的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至1988年的产量分别为48台、60台和45台。
  7.ZY系列折页机
  该机是印刷厂折迭书页的设备,从送纸到折页至出成品全部自动化、调整灵敏、效率高、操作方便,1966年5月通过鉴定,1967年批量投产,至1981年每年产量在10~30台之间,1982年停产,有ZY201、ZYH780、ZY401型、ZY403型4种规格,其中ZY401、403型和ZYH780型四开折页机由长春市第二印刷机械制造厂生产,1982年至1985年共生产80台。1987年长春市印机厂又生产13台。
  二、建筑机械
  该类产品全部由吉林省建筑机械厂制造。
  1.卷扬机
  该产品用于垂直、水平、斜坡运输货物、材料或打椿、冲抓等联合作业,为大型椿工机械配套,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安上防爆电机用于井下作业。该产品是吉林省建筑机械厂的主导产品。并在生产中不断改型换代。1973年,开发生产一吨慢速卷扬机62台,五吨慢速卷扬机52台。1975年投产了一吨快速卷扬机,1978年产量达到376台。1979年生产JD11.4型快速卷扬机,年产278台,1980年至1985年平均年产400台左右,占总产量的40~50%。1986年改型为JK系列产品,有JK—1、1.6、1.5、1.6A、3型5个规格。1987年获国家建筑金属结构生产许可证,其中JK—1快速卷扬机于当年12月18日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6年至1988年该系列产品产量分别为450台、510台、663台,占整机总产量的60~70%左右。
  2.翻斗车
  该产品适合于水利、筑路、矿山、建筑工地、砖厂、采石场等用来短距离运送混凝土、砂石、土方等散装物料的机械化运输设备。1974年至1975年生产一吨翻斗车27台;1978年用引进陕西金属结构厂的建设牌翻斗车开发出BS—1型白山牌翻斗车,当年生产82台,1980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产100台左右。1986年开发生产出万吉牌F10型翻斗车,1988年产量达170台,占全厂主机总产量的18%;该产品按国家标准设计,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变速箱速比分配合理、安装有防冷防翻的驾驶室、耗油少、爬坡能力强、特别适用于北方使用。1974年至1988年共生产各式翻斗车1553台,平均每年104台,产品遍及东北、华北、内蒙等区、省。
  3.TS2型提升架
  该设备主要用于垂直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及构件,与卷扬机配套使用,实现上下往复运动,该机采用四连杆机构的安全钩,安装方便,运行安全、效率高,最大起重量为2吨,最高高度为24米,可满足6层以下楼房的建筑施工。1981年开发生产,至1986年平均每年产量50台左右,1987~1988年产量分别达到90台和110台。
  三、消防器材
  1.CG系列水罐消防车
  该系列产品是载水灭火的消防车,由长春消防总厂制造,有以下三个规格:
  (1)CG13型水罐消防车
  该车是1959年开发生产的,底盘是“一汽”生产的CA10B型载重汽车底盘,前置式水泵。1964年将前置泵换成了中置式水罐泵,1966年定型。1959~1976年,该产品是长春消防器材总厂的主导产品,累计产量达1276辆,最高年产1975年达159辆,平均每年71辆。
  (2)CG15型水罐消防车
  系CC13型消防车的改型换代产品,1975年11月完成试制,CA1OB底盘不变,载液量由原来的1800升提高到2500升。1977年后CG15型取代了CG13型,成为主导产品,1986年停产。1977~1985年共生产1103辆,最高年产1985年达到177台,平均每年产量为122台。
  (3)CG35/30型水罐消防车
  该产品是1986年用改型换代后的CA141底盘,载液量达到3500升,载人座八位,装有警灯,警报系统,有防寒保温,重心低,载重大的优点,是适应救火战斗需要的新型水罐消防车。1986~1988年共生产440辆。
  2.CP系列泡沫消防车
  该系列产品是用泡沫作为灭火剂的消防车,由长春消防器材总厂制造。有CP12型、CP10C型、CP10B型三种规格的泡沫消防车。
  CP12型消防车,是与CG15水罐消防车采用统一标准设计的,底盘CA10B、载量2500升,水泵为BS24中置式双级离心泵,1975年开发,1976年投产,1985年停产,累计生产376辆。
  CP10C泡沫消防车适合扑救汽油、柴油、苯等易燃液体造成的火灾。1985年初试制,1986年12月24日通过了公安部消防器材公司的鉴定,1988年被长春市评为十佳优秀新产品获金鹰杯。1987年又改型为CP10CA型,1987~1988年共生产115辆。
  CP10B型是在CP12型基础上的改型产品,1984~1986年共生产256台,1987年后停产。
  3.CS系列供水消防车
  该系列消防车载水量不少于3.5吨,专职为消防灭火战斗供应水的车辆。由长春市消防器材总厂制造。
  CS4型供水消防车,1980年试制完成,1981年9月通过公安部七局和消防器材公司鉴定,底盘CA10B,水泵DS35型单级离心泵,安在驾驶室座下,有暖气防冻,水罐断面为似椭园的扁八角形,1981~1983年共生产71辆,其余年份停产。
  还有CS45和CS45A型两个规格,底盘用CA141的底盘,载水量达到4.5吨,1987年开始生产,到1988年共生产26台。
  4.CH4后勤运输消防车
  该车为消防队消灭火灾战斗运输灭火器材、药剂、供水和提供生活服务的车种,1980年投产,生产到1986年,总产量126台,平均每年18台,1987年后停产。
  5.消防器具
  (1)泡沫灭火器,该产品是1959年长春消防器材总厂起家的产品,年产量10000多只,1960年生产一年后全部转产消防车。朝阳区第一消防器材厂于1983年开发生产了MP10型泡沫灭火器,1988年产量达30000只。
  (2)干粉灭火器,长春市消防器材修造厂生产,有手提的、轮载的,还有带防护罩的共12个规格,1988年产量40000多件。
  (3)MFT型系列推转式干粉灭火器,由朝阳区第一消防器材厂制造,1983年12月开发成功,1984年投产,有MFT-35型、50型、70型3种规格,1988年产量达到30000只,1985年该厂又开发65公斤手提式贮压干粉灭火器,1986年投产,1988年产量达5000只。
  (4)消防梯,由朝阳消防器材厂生产,1974~1977年共生产2142部。其余年份停产。
  (5)灭火器药剂,由朝阳消防器材厂生产,1974~1985年共生产36.68万副,1986年以后停产。
  四、医药机械
  1.“银塔牌”塔式重蒸馏水器
  该产品是长春医疗器械厂1958年开发生产的主导产品,主要用于医院,药厂制剂制造重蒸馏水,有100公斤/时、200公斤/时……500公斤/时等12个规格,材质有不锈钢、铜材镀银两种。1958年到1988年总计生产8952台,销往全国,并有部分出口东南亚和非洲。1985年被评为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优质产品。
  2.“银塔牌”压力蒸汽消毒柜
  该产品用于外科器械,敷料和培养基的灭菌,规格有0.4、0.8、1.2、2.4立方米4种,材质为碳钢,不锈钢板。由长春医疗器械厂制造。198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58~1987年总产量为1618台。
  3.CE系列心电图机
  用于诊断心脏疾病。由长春医疗器械厂1977年开发生产,有CE-75型和CE-85型两个规格,其中CE-75型心电图机,198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77~1988年总产量累计达990台。
  4.DX系列多效蒸馏水机
  1987年由长春医疗器械厂开发生产,以蒸气为热源,以去离子水为原料生产蒸馏水的设备,适用于医药工业、医疗卫生及化工、电子工业等需要超纯水的部门应用。1987~1988年共生产16台。
  5.ZZNG-300、700、1000公斤/小时真空浓缩锅,该机械是对药物、化工、食品等物料的液体进行浓缩的设备。抽真空度660mmHg,耗水量为31.3~42吨/小时。由长春制药机械厂制造。
  6.ZP-19型旋转式压片机
  该机由长春制药机械厂制造,用于药厂制药生产中的压片成型工序。
  7.MJJ-3型灭菌搅拌机
  该机应用在中成药合坨灭菌工艺过程,是降低中成药的含菌指数,提高其质量的蒸汽灭菌设备,由长春制药机械厂制造。
  8.XD—4B药品洗涤机
  该机是中成药与饮片生产之前清洗工序中的机械设备,对药材、蔬菜、食品进行清洗,1982年由长春制药机械厂试制成功,1983年通过P级鉴定,1986年被国家医药总局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9.WZQ-3型转盘切药机
  该机是切制中草药的专用设备,装有调整送料速度的机构,片厚也可进行调整,保证切片的厚度与均匀,可加工0.5~3毫米厚的切片,由长春制药厂制造。
  10.卧式矩形压力蒸汽消毒器系列产品
  该系列产品是长春市医用设备厂1970~1988年的主导产品。可供医院
  作为手术器械、敷料、药剂,还氧乙烷等的灭菌消毒设备,亦可用于制药、输液器、培养基、食品、纺织、人参及细菌工程等领域的高效灭菌。共有YXQ•WF—12型、22型、32型3种型号8个规格,结构有单扉、双扉、容积有0.4m3、0.6m3、0.8m3之分。
  五、轻工机械
  该类产品的生产厂家是长春轻工机械厂,主要产品由啤酒糖化设备和发酵设备两大类组成。自1970年生产第一批啤酒糖化设备以来,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煮沸锅紫铜锅底导热快、出酒率高、节 能、酒质品味好,深受用户欢迎。J91101糊化煮沸锅1982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三工牌J47301煮沸锅1983年获国家银牌奖。年产1万吨的成套啤酒糖化设备1984年有4种产品达到优等品水平。
  1.年产5千吨成套啤酒糖化设备。
  由4种设备构成成套,主要技术参见下表
  2.1万吨/年啤酒糖化设备
  由6种设备构成成套,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3.3万吨/年园形啤酒糖化成套设备
  由6种设备构成成套,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4.3万吨/年矩形啤酒糖化成套设备
  由4种设备构成成套,见下表
  5.5万吨/年啤酒成套糖化设备
  该成套设备是1985年引进西德斯坦尼克公司制造技术制造的新产品,1987年批量投产。由4种设备构成成套,主要参数见下表:
  6.10万吨/年啤酒成套糖化设备
  该机用引进西德斯坦尼克公司技术于1987年生产的成套设备,由4种设备组成。主要参数见下表:
  7.与糖化设备配套的其他啤酒设备
  (1)锥形发酵罐,螺旋夹层结构,用ICV18NiqTi材料制成,容积分为32m3、60m3、100m3、200m3等规格。
  (2)CQJ/A8103酵母洗涤槽,利用铝板制成,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直径1000mm,有效容积0.35m3。
  (3)PJ1—YRH-5麦汁糖度测量器,用紫铜制成,0.05吨重。
  (4)J90501-0贮酒罐,用碳素钢制成,直径2400mm,有效容积24m3。
  8.酵母培养设备,该设备由长春轻工业机械配件厂生产,共有18种,年生产能力300吨。
  有酵母扩大培养罐,旋流沉清槽、冷洗涤罐、热洗涤罐、酵母添加器、无菌水箱、过滤酒贮罐、麦汁杀菌罐、滤过酒贮存桶、清酒罐酵母种贮存罐、碱洗涤液罐等18种。
  9.喷雾干燥塔。该产品是长春轻工业机械厂1984年专为海拉尔乳品厂制作的,直径6500毫米,日处理100吨鲜牛奶。以后以销定产,但数量不大。
  六、探矿机械
  该类产品由吉林省探矿机械厂制造
  1.XFG型系列挂槽浮选机
  该机用于搅拌、擦洗、分离、精选少量矿样,供实验室选矿之用。1978年开发生产,按浮选容量分为XFG5-35、XFG50-100、XFG250~500、XFG100型4个型号9个规格,是吉林省探矿机械厂的主导产品,1984年XFG5—35型(4个规格5、15、25、35克)挂槽浮选机被评为地矿部优质产品。
  2.XFLB型微型闭路连续浮选机
  该机用于对少量矿样进行连续浮选,中间试验,取代实验室的闭路试验。设备组成由0.5升、0.75升、1升连续浮选机各一组、给药机、储浆桶、胶管泵
  和电器装置等,处理量3—5公斤/小时,给矿粒度0.05~0.3毫米,1984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3.XFL型环射式连续浮选机适用于少量矿物的连续浮选和半工业性生产试验的设备,按选槽容积,选槽数量分为XFC2—3(容积3升,槽数2)、XFL6—3、XFL2—7、XFL6-7、XFL2-12、XFL6—12型6个规格,该产品是1979年开发的,1982年改进的产品,1983年被国家经委评为优秀新产品获“金龙奖”。
  4.JC—A型载金炭解吸-电解装置
  该装置是炭吸法提金的关键设备,它将吸附在碳中的金解吸到贵液中,然后对贵液电解直接电解出全质金,即可铸锭,该装置单程日处理炭量从1公斤到700公斤,可为大中小型选金厂配套,是1985年研制出来的新产品,获吉林省地矿局科技成果奖。
  七、纺织机械
  该类产品是长春市纺织机械厂生产的。
  1.P型齿链式无级变速器
  该产品是1980年开发投产的,适用于纺织机械中的无级变速装置。齿链式传动,分立式和卧式两类,立式P1—P6共58个规格,卧式P1—P670个规格。该变速器传动力均匀平稳、调速准确、滑差率小、效率高,P3无级变速器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2.P型无级变速器链条
  该产品系纺织机械配件,与各种齿链式无级变速器配套,其优点传动可靠,调整平稳,链节 灵活均匀转动,弯曲度不大于1.5/1000;共有P1、P2……P6六个型号16个规格,25节 ~40节 分成16个档次。P3型链条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3.JFA201型梳棉机
  该机将开清棉工序制成的散纤维棉卷进行梳理,除杂混合,排除杂质和短绒后,集束成较均匀的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条筒内,该产品1987年开发成功,填补吉林省空白,1988年获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1988年产量1000台。使长春市纺织机械厂由配件生产转向主机生产。
  4.A272F并条机
  该机将梳棉机梳好的棉条并合与牵伸,提高了棉条长片段均匀度和纤维
  件直度、平行度使纤维在棉条中的混合更趋均匀,适用于纤维混纺与纯纺。
  5.FU102型理砂管机
  该机1983年开发,用途是将棉纺厂使用的经纱裸管排列整齐、装箱,以备自动、半自动落插机或手工插管加工时用。
  八、食品粮油机械
  1.MD-LP500型大豆磨浆机
  该机是取代古老石磨加工豆制品的电动砂轮磨,1982年由长春市商业机械厂试制成功。到1985年生产量240台。每小时可加工100kg大豆,节 电10%,出品率提高5%,不用打磨,深受用户欢迎。1986年批量投放市场,1988年销量达到80台,成为该厂的主导产品,创产值32万元。1987年被评为吉林省科委优秀新产品,此外还有MD-LP100型还可加工绿豆、蚕豆、玉米、地瓜、土豆等。
  2.GBC—GQ360辊切饼干机
  是长春市商业机械厂1980年开发的饼干食品加工机械。1986年被评为吉林省科委优秀产品奖。
  3.CBC-GQ36型辊切辊印两用饼干机,是长春市商业机械厂1987年在辊切饼干机基础上改型的换代产品,具有辊印、辊切两种功能,填补了国内饼干机的空白。198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8年生产10台,创产值30万,成为主导产品。
  4.糖果机
  该产品是生产糖果用的专机,1972年长春市商业机械厂开发生产,1980年以后变为辅助产品,有两种型号:23型糖果机和TYC-G625滚式糖果机,前者为手摇的,后者为电动的,并比前者提高效率3.8倍。
  5.YQCP系列植物油成套浸出设备
  该设备是长春市粮油机械厂1984年研制成功的油脂加工设备(50吨/日),适用于植物油料的一次性浸出或予榨后复浸,具有结构紧凑坚固耐用、产量高等优点。以后又陆续生产了30T/日、80T/日、100T/日、150T/日、200T/日、250T/日的浸出成套设备,形成了系列,成为主导产品,YQCP80型植物油成套浸出设备1987年被评为长春市第二届金鹰杯奖,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6.RTH300型热风筒式粮食烘干机
  该设备是长春市粮油机械厂1984年研制成功的第三代粮食烘干设备,不需厂房、降水快、没有糊粒、烘干均匀、日烘量可达300吨至700吨,目前在吉林省榆树、梨树等6县运行,省外秦皇岛、大连等地也购置了该设备。
  7.“长白山牌”远红外电烤炉
  该产品是食品加工中烘干用的最佳设备,所烤之食品色泽和谐、松脆适度,味美可口,无染无尘,比普通电烤炉节 电30%。长春市供销机械厂1980年开发生产,以后逐年提高质量增加品种,1988年已增加到7个规格,年产量达到120台。1984年9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
  8.GP46型谷物膨化机
  用来膨化玉米、大米、高梁米的加工设备,酥脆、绵软。是长春市101中学机械厂1981年开发生产的主导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农村,有15kg/小时、25kg/小时、30kg/小时、50kg/小时、60g/小时等5个规格。1982~1988年累计生产28800台,其中1984~1986年的平均产量达到6000台。
  九、仪表机械
  此类产品由长春市仪表机械厂生产。
  1.DM9410双面磨片机
  该机用于硅片双面研磨加工,具有较高的平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1978年开始研制,1980年以后参考西德样本进行改进,安上电子数字控制装置,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3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5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2.透镜铣磨机
  是光学玻璃透镜粗磨加工的理想设备。是长春市仪表机械厂1968年开发的产品,有QM30型和QM08型两种型号,分别加工直径50~300mm和15~800mm的透镜。
  3.JF210×10卷边接缝机
  该机是根据西德Leikfeid公司产品样机于1984年开发生产的,用于仪表、金属制件外壳加工咬口的专用设备,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该产品采用“PC”机及液压迭加阀等先进技术,集卷筒、成形、卷边、咬口于一身,自动化程度高,1985年获吉林省机械电子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4.双轴精磨抛光机
  该机是1986年研制的,1987年8月7日通过吉林省机械电子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具有结构紧凑,噪音低,主轴强度高,转切平稳等优点,适用于金刚石微丸片成型磨具对光学玻璃球面透镜进行连线精磨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加工。
  十、水利机械
  该类产品由长春市水利机械厂制造
  1.QPQ系列单(双)吊点卷扬式平面闸门启闭机
  该系列产品是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发电、灌溉、拦污、泄洪的关键控制设备。1969年从大连引进螺杆启闭机图纸,经部分修改于1970年生产92台,1973年引进本溪机型生产了8—40吨6种规格的单(双)吊卷扬式平面闸门启闭机,定型为QPQ,到1988年该系列产品有QPQ-8、16、25、40、63、80、100型7个规格,起门力分别为8、16……80、100吨,起门高度为8~14米不等。1980年在QPQ的基础上又换型一个QP系列产品,增加了机架刚度,过载能力达到10%,该系列有8个规格,起门力为63千牛至1000千牛不等,起门高度8~18米不等,用于平面闸门,潜孔弧形闸门,经过改装后也可用于操作表孔弧形闸门。1976年、1978年QPQ的年产量分别为55台和54台。1980年、1985、1988年,QPQ系列和QP系列两种启闭机的总产量分别为26台、24台、15台,呈下降趋势。1986年启闭机获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2.LLZQ系列链式拦污栅自动清污机
  LLZQ系列清污机是1984年开发的水利机械,适用于清除自江、河、湖、海中取水的敞开式取水口拦污栅上的杂草及污物,保证取水口栏污栅进水通畅,也适用于冶金、化工、石油、城市等取水工程。该系列产品具有无框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拦污可靠、除污容易、重量轻、噪音小、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有LLZQ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型6个规格,清污宽度分别为1500毫米、2000毫米……4000毫米。1986年获生产许可证,1988年生产8台,1988年被评为长春市优质产品。
  3.SZJ12TA碎渣机
  该机是1987年试制成功的,是火力发电厂或其他产生大量炉渣的单位用来破碎炉渣的专用设备。1988年生产3台。
  十一、化工机械
  此类产品由长春市化工设备厂制造。
  1.搪玻璃反应罐
  搪玻璃是在金属基体表面搪涂上含硅量高的瓷釉,经高温烧熔而成,这种材料制成的设备具有金属的强度,又具有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于除氢氟酸以外的有机酸,无机酸,弱碱等介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搪玻璃反应罐就是用搪玻璃材料制成的耐酸耐碱化学反应装置,广泛适用于化工医药、农药、橡胶等行业的化学反应生产过程,并具有代替昂贵的不锈钢和稀有金属设备的优点。1967~1975年生产300升、500升、1000升、2000升4个规格的搪玻璃反应罐,9年累计产量为2992台/4319.8吨,1976~1979年,规格增加到5个,4年累计产量2481台/3847吨,1980~1988年,搪玻璃反应罐仍作为主导产品,由原来的5个规格增加到11个规格、9年产量累计达到3814台/5608吨,其中1985年最高达580台/876吨。
  2.搪玻璃贮罐和计量槽
  这是一种用来贮存有机酸、无机酸、碱类等化工类溶液或药品,共有50升至3000升容积不等的11个规格。计量槽是盛装待检的化学溶液,耐酸耐蚀,各化学实验室和石化工企业的生产工序中广泛应用。1982年开始生产。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0~30%左右。
  3.化工机械配件,主要有搪玻璃管道、管接头、搪瓷放料阀门,用于化工成套设备的配套中,生产数量不多,只满足本厂生产和维修服务的需要。
  十二、运输机械
  该类产品由长春运输机械厂生产。
  1.挂车
  挂车是为了解决运力不足,增加运输量设计的被主车牵引的运输车辆。有全挂和半挂两种。1958年开始试制,1959年开始生产铁木结构的2.5吨、3吨、3.5吨、4吨、6吨5种规格的全挂车,1963年停产。1959~1962年共生产655台,其中1960年最多为383台。1985年生产制造JCA1510型10吨半挂车1台,用CA15型载重汽车底盘改制,1986年生产3台。1987年制造JEQ940半挂车,用EQ140K底盘改装,装有半自动拖挂牵引鞍座与平板半挂联接,车上安有可拆式保温沥青罐等主要附件,采用断气刹车,除后桥平轴套
  管用优质无缝钢管外,其余零件均选用CA140标准零件,卸下罐可运输其他货物,一机多用。1987年共制造8台,还制造了由吉尔引进的10米长载重10吨的平挂车1台。1988年制造JCA940半挂列车,采用CA141底盘改装,共制造11台,其中装沥青罐的7台。
  2.装载机
  1978年9月开始试制,12月8日第一台ZL25型装载机问世,1979年生产21台,1980年生产42台。1981年改型换代,变成ZL30型,功率增加25马力,载荷由2.5吨增到3吨,动臂寿命提高一倍,销量大增。1981年至1984年共生产200台,平均每年50台,其中1984年达到57台。1985年初对ZL30型进一步改进,选用新型泵、宽基低压轮胎、驾驶室封闭防寒宽敞明亮,具有爬坡力强,牵引力大,耗油低、整机美观大方等特点,定型为ZL30A型,1986年11月通过吉林省交通厅组织的鉴定,主要性能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7年和1988年分别被评为长春优质产品和古林省优质产品。1985~1988年共生产装载机212台,其中1986年最多,年产达69台。1979~1988年共生产装载机476台,平均每年47台。
  3.装载机配件
  1978年开始制造ZL25型轮式装载机,以后先后两次改型换代,除应用外协117项总成外,其余总成及零配件均自行加工配套。1978年自制配件有转向机总成中的部分零配件,工作装置,前后车架和驾驶室。1979年后自制了大总成变速器、轮边、前后车架和工作装置,驾驶室及操纵装置,截止到1988年末,ZL30A型装载机自制加工台份配套件已达28种1565件。10年来共生产装载机配件达3万多件,其中维修配件和零售占二分之一。
  十三、煤矿机械
  该类产品由营城煤矿机械配件厂生产。
  1.圆环链
  是由圆环组成的煤矿机械应用的锁链,属于矿机配件,1979年开发生产,到1984年形成了系列,依长度和直径的不同有6个规格的圆环链,1986~1988年分别生产23.4万条、19.1万条和18.6万条,省外销量分别占总产的69%、57%和59%。
  2.模锻链
  是用模锻工艺造出的链条,抗拉强度高,表面有光泽、尺寸精度较高,1972
  年开始生产,1986~1988年产量分别为11.4万米、17万米、15万米,省外销量分别占总产量的81%、82%、81%。
  3.联接环是用来联接每个链节 用的零件,有40型和150型Φ18×64两种型号。1979年开发生产,1986~1988年产量分别为31.4万个、42.8万个、41.6万个,省外销量分别占总产的79%、82%、81%。
  4.锯齿接链环
  该产品是1982年开发出来的产品,使用线切割机床加工,机械强度高。有4个规格,1986~1988年产量分别为6370个、9250个、4205个,省外销量分别占总产的73%、80%、16%。
  5.锚链轮
  系链条上的链轮。1982年生产,1986~1988年年产量分别为2000件、1300件、1420件。外省销量分别占75%、84%、75%。
  6.FC2625挂钩节 链
  是1985年开发出来的,1987年打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被外商称为“链条皇后”,1987~1988年分别创汇4.5万和33.5万美元。
  7.MZJ-1400型井下煤仓振动放煤机
  该机是1988年试制成功的,为井下采煤之运输的中间环节 一装车,提供了机械化设备。迈出了生产煤矿主机的第一步。
  第三节 主要企业
  一、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
  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以下简称:印机厂)座落在长春市朝阳区延寿街3号,厂区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2.52平方米。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生产印刷装订机械的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重点企业。隶属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印机厂最前身私营新光铁工厂,1942年建立。以修理印刷机械为主,1947年底倒闭。1950年,新光铁工厂重新开业,1953年产印刷机械7台。1956年1月18日,以新光铁工厂为首的18户私营铁工厂合营,成立了地方国营新光印刷机械厂。1957年,初见规模,年产铸字机,切纸机共55台,还增添了烫金机、磨刀机、订书机等品种。年工业总产值77.3万元,利润11万元。
  1966年,地方国营新光印刷机械厂改为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元,亏损24.6万元。1970年3月,印机厂生产经营形势出现了好转,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250万元,实现利润32万元。1975年,完成包烫样机试制工作,年产切纸机、折页机等191台,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万元,利润41万元。197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万元,亏损16万元。
  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印机厂把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经营上来,狠抓企业恢复性整顿、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QZH1-1A切纸机获“省优”,并被评为全国同行业质量第一名。年产值达到316万元,实现利润16.4万元。1980年,该厂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好转,新开了QZY1300液压切纸机;年末总产量达到334台,产值413万,利润3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30%和136%,产量比1975年增长74%,产值比1975年增长36%,利润与1975年基本持平,固定资产达到569万元,比1975年增长40%。
  1981年9月16日,长春市拖拉机附件厂并入印机厂,1982年至1983年受搬迁和人员变动的影响,两年分别亏损8.4万元和29.8万元。1984年至1985年,印机厂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生产经营形势焕然一新,一举扭转了前两年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产量分别达到295台和805台,产值843万元和947万元,利润71万元和113.4万元。
  1980年,该厂在“六五”计划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企业的“七五”规划,以引进技术为先导,开发新产品。投资83万元,引进瑞典COMO公司程控切纸机制造技术。1986~1988年,先后开发出QZ×920、QZ×1300数显切纸机和QZK1150程控切纸机,分别获“省优”和“部优”,以提高工艺技术为目的,进行了组建树脂砂铸造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企业管理,认真搞好企业升级工作,继续深化改革,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承包;积极面向市场,扩大出口。1987年,被国家机械委列为第四批机电产品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1988年,被国家经委批准为《扩大出口生产企业》。
  1988年末,印机厂有职工14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3人。主要生产设备285台,其中大、精、尖设备24台。铸造技术在全市机械行业中领先。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475.6万元,净值909.6万元。主要产品:切纸机、包本机,年产量分别为843台和45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其中出口产值
  7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322万元,利润117万元,税金10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929元/人·年,人均利税1506.8元。企业管理被晋升为“省予备级企业”。
  二、吉林省建筑机械厂
  吉林省建筑机械厂(以下简称:建机厂)座落在长春市南关区吉顺街2号,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吉林省生产建筑机械设备的主要厂家,先后隶属于吉林省基本建设办公室、基本建设局、基本建设委员会、工程机械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工程总公司、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1970年3月26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部长春技校改编为吉林省建筑机械配件厂。主要生产球磨机、钎子头、卷扬机、搅拌机等。1970年至197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2.4万元,利润60.5万元。1974年2月18日,吉林省建筑机械配件厂改名为吉林省建筑机械厂。
  主导产品变为卷扬机和翻斗车,以前的减速机球磨机,搅拌机等6种产品被淘汰,充实了产品开发力量,成立技术科,工程技术人员从1974年的4人增加到1979年的19人,1945年从徐州矿山设备厂引进了JD11.4调度绞车,当年试制出样机并通过省级鉴定,1976年开发出团结牌翻斗车,1978年从陕西金属结构厂引进建设牌翻斗车机型,在设计上加以改进,样机通过省建筑工程局鉴定,定型为BS-1型白山牌翻斗车,同年11月开发出JHJ2横担式双托井字架,1979年又开发生了JD-1型防爆调度绞车,5年开发5种新产品,产品产量逐年上升,1975年266台、1977年345台、1979年428台,平均每年递增12%;主导产品快速卷扬机1975年239台、1979年为376台、平均每年递增11%,白山牌翻斗车1979年达150台、比1978年增长82%;1978年和197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8.2万元和259.8万元,比1975年只增长39%,年递增8%;实现利润15.5万元和1.3万元,比1975年分别下降38%和94%,1976~1979年平均每年下降50%。
  1981年成立了工艺科、设计科、总工办、建立健全了技术指挥系统,加速了新产品开发的步伐,1981~1988年共开发投产了密蜂牌JD—1(JD-11.4)系列卷扬机、5吨快速卷扬机、J1H和JD15型卷扬机、F10翻斗车、TS2提升架、等14种新产品。评定为“省予备级企业”。
  1988年末,建机厂拥有职工59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人,主要生产设备211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86台。厂区占地面积42718平方米,生产用
  建筑面积16718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72万元,净值268万元。主要产品有:JK系列卷扬机:BS—1型翻斗车,JS2型提升架、GC32系列实腹钢窗等9种。其中JK1型卷扬机和GC32实腹钢窗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产品销往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山东、河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1988年产翻斗车170台,卷扬机663台,提升架110架,完成工业总产值701.4万元,销售收入849万元,利润73.6万元,税金50.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525元/人•年。
  三、长春消防器材总厂
  长春消防器材总厂(以下简称:消防器材厂)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西郊路56号。公安部定点生产消防车辆及消防器材专业厂,国家生产消防车辆骨干企业、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公安部中国消防器材公司。
  1959年8月1日,长春市绿江消防器材厂成立。1962年12月15日,长春绿江消防器材厂改名为“长春消防器材厂”,隶属公安部第七局。1964年,该厂调整了生产组织,设立了消防车间,灭火机车间、,化工车间、铸造车间,成立了设计科和工艺科,对老产品CG13型前置式泵浦消防车进行了技术改造,前置泵换成了BS24型中置单级离心泵,年底CG13型中置式水罐泵浦消防车被公安部七局批准为空型产品。1965年,进行定型产品的小批试制和生产工艺准备工作,设计制造上百套工装模具,形成年产100辆消防车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CG13型中置水罐车79台,完成工业总产值529万元,利润116万元。1968年,国家计委以(68)计机字357号文件,将“长春消防器防厂”下放到长春市重工业局领导。1969年长革生(69)129号文件将“长春消防器材厂”改为“长春市消防器材制造厂”,1970年7月,长重革(70)33号文件决定,将长春市交通设备厂制造汽车的部分人员、设备与长春市消防器材制造厂合并,成立长春市东风汽车厂;1971年,消防车产量下降到65辆,比1970年下降了40%。1972年10月28日,根据国务院(72)44号文件和吉林省革委会(72)49号文件精神,长春市消防器材制造厂从东风汽车厂分出后,消防器材的生产得到一定发展,1974~1975年,试制出CG15水罐车和CP12型通用消防车,并承担了国务院领导同志邓小平、李先念过问的地下消防栓出口任务。1975年产消防车159辆,实现工业总产值587万元,利润16万元,分别比1972年增长119%、224%和15倍。
  1978年长春市消防器材制造厂同时接受长春市机械工业局和吉林省公
  安厅劳改局的领导,改名为“长春消防器材厂”;在1980年的调整中,长春消防器材厂改为“长春消防器材总厂”。隶属关系脱离长春市机械工业局领导划归公安部中国消防器材公司。1980年,该厂从抓企业的恢复性整顿入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 制度,端正经营思想,树立“以品种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厂方针,生产经营有了新的发展,消防车品种由1975年以前的单一品种发展为三个,产量由1977年的193辆上升到209辆,工业总产值由1977年的714万元上升到767万元,利润由1977年的12万元上升到71万元。1982年的品种发展到6种,比1980年增长一倍,实现利润100万元。1985年10月14日经中国消防器材公司验收,被定为企业全面整顿五项工作验收合格单位。全年生产消防车4种,年产量300台,比1980年增长43%;完成工业总产值1019万元,实现利润137万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32%和92%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576元/人•年。产值、效益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6~1988年,深化改革,改革了干部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行了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划小核算单位,实行销售、供应、新产品开发等单项承包;同时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基础工作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升级工作。推行了“三全管理”、经济责任制、目标管理、网络计划、量本利分析、ABC管理等10种现代化管理方法。1987年,评为“省予备一级企业”。
  1988年末,消防器材厂拥有职工6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3人。生产设备159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67台,精大稀设备2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067万元,净值664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60408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6529平方米。生产各种消防车300辆,完成工业总产值2171万元,销售收入2317万元,利润192万元,税金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2115元/人·年。
  四、吉林省长春医疗器械厂
  吉林省长春医疗器械厂(以下简称:医疗器械厂)位于长春市宽城区青年路67号。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生产医疗器械重点企业,先后隶属于长春市卫生局、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医药管理局,长春市化工医药局。
  1958年11月1日,南关区医疗器械厂在公私合营兴东机械厂钣金车间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1961年4月1日南关区医疗器械厂与宽城区理化仪器厂合并,成立长春医疗器械厂,隶属于长春市卫生局,1963年长春医疗器械厂划归吉林省卫生
  厅,更名为“吉林省长春医疗器械厂”。
  1963年该厂从东来街和黄河路迁到青年路67号,国家拨款8万元,修复和改建了新厂区内的建筑2148平方米,组建3个生产车间,以后又增添了车床、铣床、剪板机等15台设备。到1964年医疗器械的生产达到110台,实现利润16.3万元,被国家列为生产医疗器械的重点企业。1965年生产医疗器械152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16.5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
  1966年至1970年,该厂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生产下降,效益时好时坏,五年工业总产值均低于1965年。
  1970年该厂新建电镀车间533平方米,1974年投资24万元兴建了1474平方米的铆焊车间,购置龙门刨床,四柱液压机等14台设备,1975年投资7.5万元,兴建146平方米的变电所,1982年投资14万元,兴建了578平方米的翻砂车间,固定资产原值从1970年的83.6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171.6万元,增长112%,平均每年递增6.75%,1977年75型心电图机试制成功。
  1984年投资30万元,兴建840平方米的心电车间,购置了氩弧焊机、线型切割机、滚床等专用段备。1987年1月建成电子医用设备流水线,心电图机投入批量生产。
  1986~1988年,该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进行干部制度和人事劳资制度的改革,按劳分配、竞争上岗,认真开展企业管理升级工作,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开创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时期。1986~1988年,产值和利润分别以12%和13.8%的年递增速度增长。1988年,生产蒸馏水器、压力消毒器、心电图机、铁路工务添乘仪”、柴煤两用蒸发器等产品共429台,比建厂初期的1958年增长12.4倍;产品品种达到11种,比1958年增加4.5倍;完成工业总产值331.7万元,实现利润54.3万元,税金29.2万元。被国家医药总局列为医疗机械重点考核单位之一。
  1988年末,医疗器械厂拥有职工3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人。主要设备90台,其车床、刨床、大型摇臂钻床等机加设备50台。厂区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3100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85万元,净值165万元。主要产品有蒸馏水器,压力蒸汽消毒柜,心电图机等6种16个规格。其中,“银塔牌”CE-75型心电图机1982年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塔式重蒸馏水器系列产品1985年荣获国家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压力蒸汽消毒柜系列产品1987年获吉林省优质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配套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
  五、长春轻工业机械厂
  长春轻工业机械厂(以下简称:轻工机械厂)位于长春市延安大街9号。国家生产啤酒糖化,发酵设备专业厂,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吉林省轻工业厅。
  轻工机械厂始建于1970年,是在原轻工业部第三安装队的基础上组成的。
  1973年开始,按“边建设边生产”原则,一手抓紧修建厂房,筹集资金购置关键设备、完善工艺手段,扩大生产能力,1973年到1978年共建厂房2.2万平方米,添置金切设备57台,锻压设备6台,产品产量由492吨上升到965吨,6年增长96%,平均每年递增12%。另一手狠抓新产品开发工作,1974年抽调一批精干的科技人员,在吉林工业大学的协助下,攻克了厚紫铜板焊接的技术难关,1976年中国第一套年产5000吨啤酒糖化设备在该厂试制成功,从此结束了我国啤酒糖化设备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生机。197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1.7万元,实现利润112.3万元。
  1979年,该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1980年试制成功年产一万吨的啤酒糖化设备,有十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建厂10年来的最好水平。1987年试制并投产年产3万吨啤酒糖化设备,千方百计承揽加工增产增收,完成产值828万元,利润210.8万元,1982年上半年,生产了年产3万吨的大型糖化设备,满足了北京等地扩建大型啤酒厂的需要,下半年又着手试制年产5万吨的糖化设备,年末实现产值和利润分别为1434万元和307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2年和1983年J911015千吨糊化煮沸锅和三工牌J47301煮沸锅分别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和国家银质奖。
  1985年,该厂走出国门,从联邦德国的斯坦尼克公司、日本的麒麟麦酒公司、丹麦的丹布鲁公司签定技术合作协议,分别引进了日本5万吨园形、联邦德国5万吨矩形,丹麦10万吨矩形等四个系列的啤酒糖化设备的制造技术,并先后从瑞士、西德引进光电跟踪等离子切割机、平板、弯板对焊机、大型内外园磨光抛光机等专用设备;同时,采用国外先进的酸洗液,火焰校正,氩弧焊专机成型等工艺技术,取代了手工电弧焊、铆工联接等落后工艺,采用紫铜埋弧自动焊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国内焊接技术的空白,1986年采用光电跟踪等离子切割机下料,提高工效10倍,1987年采用压型新工艺、钨极氩弧焊接新工艺、增加焊接强度。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该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大批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效节能的啤酒糖化设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该厂为北京华都、江西南昌啤酒厂、吉林松源啤洒厂制造了年产5万吨和10万吨啤酒糖化设备。被吉林省轻工业厅授予“优秀企业”成为吉林省轻工业系统十佳企业,1988年6月经吉林省计经委企业升级验收评审团验收,定为《省级先进企业》,用引进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年产5万吨和10万吨啤酒煮沸锅分别获吉林省长春市的优秀新产品和十佳产品。
  1988年末,轻工机械厂拥有职工97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3人。主要生产设备507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207台,精大稀设备10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603万元,净值2108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3.1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产品有啤洒糖化及发酵设备、制糖、乳品、酒精、淀粉行业的专用设备、大型压力客器等三大类。质量水平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居一流,主导产品J911015吨糊化煮沸锅,1982年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三工牌”J47301煮沸锅,198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年产万吨啤酒糖化设备的全套4个产品,1984年全部达到优等品水平。产品畅销全国,部分产品还出口孟加拉等国家。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72万元,实现利润331万元,1970至1988年,累计生产制糖设备4465台,糖化设备15208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6804万元,向国家上缴利税3402万元。
  六、吉林省探矿机械厂
  吉林省探矿机械厂(以下简称:探矿机械厂)座落在长春市西开运街130号。地质矿产部定点生产黑色、有色及非金属选矿选金成套设备专业厂,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吉林省地质矿产局。
  探矿机械厂始建于1959年,于1960~1970年开发生产了地矿探机、水泵、钻探工具等30多种零配件。197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7.2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1974年该厂参加“东北三省”机床大协作行列,生产C618和C615车床配件达一年多。
  1976年地矿部把该厂定为地质仪器工业总公司生产实验室浮选设备的定点企业,为研制实验室浮选设备,1976~1980年该厂增加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1980年工程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2人,比建厂时增加4倍。工程技术人员走生产、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先后与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中南矿冶学院等
  单位共同开发研究出XFL型环射式连续浮选机、浓度计、胶管泵等5种新产品,并通过了部级鉴定。“五五”期间该厂拥有17种产品,主导产品是XFD型0.5~1.5升单槽浮选机,XFG5~35克挂槽浮选机,另外还保留了钻探工具的生产,还生产地质野外寝车。198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5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比1970年分别增长2.75倍和1倍。
  1981~1985年期间,该厂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管理,继续走生产科研联合开发产品的通路,与长春黄金设计院、研究所、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唐山煤碳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开发了13项新产品,增加38个规格的产品,并通过部级鉴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TSP型旋转式淘金盘,JC—A型载金炭解吸电解装置、CSX2型砂金洗选机组、XFLB型微型闭路连续浮选机和XFDM型为槽浮选机。该厂狠抓产品质量管理和升级创优工作。XFG型5—35克挂槽浮选机1982年被评为地矿部优质产品。XFL型环射式浮选机三种系列产品,1983年被国家经委评为优秀新产品,获“金龙奖”;XFLB型微型闭路连续浮选机1984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JC—A型载金炭解吸电解装置1985年获吉林省地矿局科技成果奖。
  1986~1988年,该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行经济承包,改革人事劳动制度,推进科技进步,开发出JGS型金刚石分选机等4种新产品。
  1988年末,该厂拥有职工40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6人。拥有设备106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52台,大型设备4台。年未固定资产原值476万元,净值329万元。该厂积极与冶金部长春黄金设计院,长春黄金研究所、吉林省冶金设计院和研究所、长春黄金设备成套公司等单位保持密切协作关系,建立生产、科研、开发联合体,为社会提供各种砂金、胍金、浮选设备及辅助测试设备20个系列115个品种的产品。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1万元,实现利润28.1万元,成为吉林省最大的探矿机械生产厂。
  七、长春市纺织机械厂
  长春市纺织机械厂(以下简称:纺织机械厂)座落在长春市南岭大街90号。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吉林省纺织机械行业的主导厂,隶属于长春市纺织服装工业管理局。
  1970年2月,长春市纺织配件厂成立,隶属于长春市轻化工系统革命委员会,产品以马车螺丝为主,以部分纺织配件为辅。当年生产马车螺丝40万个,亏损3.17万元。
  1971年和1973年,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先后两次共投资79万元,扩建了机加、翻砂、标件三个车间、增添了设备28台和一些工装,1973年底,转扭了前几年连续亏损的局面,完成产值36万元,实现利润2.6万元。
  1974年,该厂开始生产为化纤、绵纺机械配套的无级变速器及其链条,产品质量过关,被纺织部列入定型产品,此后工厂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到1975年,该厂品种又增加了牛奶分离机,油辊等产品;1976年,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组建了纺织机专用螺栓螺母,纺织机配件及牛乳分离机、仿织化纤辅机和棉纺机等三条生产线,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77年产品产量和产值分别比计划超额30%和19%,实现利润9.4万元。1978年,年产半园头方颈螺栓72万只/36吨,无级变速器100个,牛奶分离机100台,纺机配件5万件,产量比1975年翻了一番,完成工业总产值93.5万元,实现利润9.8万元。1980年完成产值77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
  1981年7月24日,长春市经济委员会下发长经字[1981]96号文件,将长春市轻工设备修造厂并入长春市纺织配件厂,成立长春市纺织机械厂。
  同年该厂与北京纺织部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先后成功设计试制了FV102型理纱管机、FA201型梳棉机、A272型并条机、R241型过滤机等21种新产品,其中理纱管机1982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新产品,齿轮式无级变速器链条和齿轮式无级变速器,1986年和1987年分别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滚柱链、压榨辊,无级变速器等9种纺织配件填补了省内空白,理砂管机填补了国内空白。1987年上半年,该厂试制梳棉机,克服了无图纸、,缺设备和厂房、风险大等困难,群策群力,于同年8月试制出样机,一次试车成功,第一次制造出大型纺织机械主机,A186D型梳棉机通过省级鉴定,达到部颁标准,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1987年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级先进企业”。
  1988年末,纺织机械厂拥有职工5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6人。主要生产设备270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88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79万元,净值301万元,厂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无级变速器、理纱机、并条机、梳棉机等。198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万元,利润101.3万元。1970~1988,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35万元,上缴利税623万元。
  八、长春市商业机械厂
  长春市商业机械厂(以下简称:商业机械厂)座落在长春市铁北二路49号。商业部定点生产商业机械产品的专业厂,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第二商业局。
  商业机械厂的前身,宽城区雕刻模具二社,1956年8月成立,雕刻糖滚和图章。1975年,改名为长春市商业机械厂。主要产品有小人酥糖机、28型糖果机、各式饼干机机头、印模、糖滚、蛋糕烤盘等10余种。
  1978~1988年先后购置了C620车床、X62W万能铣床、B5020插床等国内先进设备15台,产品的品种由1970年从上海食品机械厂引进28型糖果机后逐年增加,1980年以后又把产品重点由糖果机械转向面食加工机械,相继开发生产了饼干机、远红外食品烤炉等产品,品种由1970年的10余种,发展到1988年的24种,设备总数也由1970年的15台发展到1988年的40台。
  1988年末,商业机械厂拥有职工1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人。主要生产设备40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22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75万元、净值59万元。厂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559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大豆磨浆机、辊切式饼干机、滚式糖果机等24种。其中,GBC—Q360型辊切饼干机和GBC—GQ360型辊切辊印两用饼干机,DM—LP500型大豆磨浆机,被吉林省科委评为优秀新产品,两用饼干机和大豆磨浆机系全国首创。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1988年产大豆磨浆机、饼干机等主要产品130台,实现工业总产值75万元,利润9.05万元,被长春市企业管理办公室评为“市二级企业”。
  九、长春市粮油机械厂
  长春市粮油机械厂(以下简称:粮油机械厂)位于长春市铁北二路65号。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吉林省生产粮油机械的骨干企业之一。隶属长春市粮食局。
  1958年,粮油机械成立。到1979年,先后生产扒谷机、真空泵、齿轮油泵、面粉打包机、磨粉机、各种电机、变压器、烘干塔等,品种杂、能力小。1980年起,市场发生了变化,主要产品电机下马,提出“以科技引路,开发新产品,振兴粮机厂”的口号,1982年成功地试制了立式减速器、面条机、和面机、膨化机等10多个规格的产品,以后相继批量投产,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扭转了1980年以前的亏损被动局面。1984年抓住机遇开发很有前途的植物油成套浸出设备,当年生产出第一套日产50吨植物成套浸出设备,安装在白城粮油加工厂,试车获得成功,以后投入了批量生产,并陆续生产出日产30、80、100、150、200、250吨油的系列成套浸出设备,使该厂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1988年,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55万元、604万元、1013.9万元,三年中产值以69%的速率递增;分别实现利润74.2万元、100.3万元、94.1万元,以平均每年13%的速率递增。曾被长春市财贸委员会评为“双先一优”单位、长春市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吉林省粮食厅评为“文明单位”、吉林省工商银行评为“特级信用企业”。
  1988年末,厂区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拥有职工3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4人。生产设备114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36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65.6万元,净值203万元。主要产品有:植物油浸出成套设备、低温脱溶成套设备、面粉打包机、米糠稳定机、粮食烘干机等。其中,30—250吨/日植物油浸出成套设备系列,YQCP80型植物油成套浸出设备,1988年分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和“长春市第二届金鹰奖”。
  十、长春市仪表机械厂
  长春市仪表机械厂(以下简称:仪表机械厂)位于长春市铁北四路50号。机电部仪表总局定点生产光学冷加工设备的厂家之一,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仪器仪表工业局。
  1966年8月,长春市仪表专用设备制造厂成立。1983年更名为长春市仪表机械厂。
  建厂20多年来,该厂抓住新产品开发这一主线,促进了企业的发展。1967年,在上年开发两种透镜铣磨机(QM30型、QM08型)的基础上又开发生产了PAFM平行平面铣磨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7.2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1968年又试制成功QM-30大型球面镜铣磨机,当年生产6台,1969年生产28台;1973年又试制成功了PM25型平行平面铣磨机,填补了国家空白;1975年改造了三个老产品,全年完成了五个品种196台的生产任务,产值达到125万元;1976年完成大、中型铣磨机、凸轮彷形铣磨机、双轴四轴抛光机等157台,创工业总产值125.6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1977年试制成功QYXZ4015立式座标自动铣床,全年完成产值和利润分别为158.5万元和1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57%;1978年成立了新产品试制领导小组,2年内先后试制出滚园机,Q808G、Q4245Z、Q875、Q8712、QM08A、QM08G铣磨机,电子工业用的研磨机床,金刚双石磨片机、二氧化硅抛光机等三大类12个型号的仪表机械产品,1979年,年产量达到144台,完成产值110万元,盈亏大体相抵。
  1980~1981年,生产任务不足,产品滞消,又发生了较大的火灾事故,损失10万元,1981年产量达125台,产值69万元,亏损17.1万元。1982~1983年该厂认真开展企业全面整顿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推行“三全”管理,提高为用户服务自觉性,访问用户203户,提高了产品和企业信誉,扭转了前两年的亏损局面。
  1984年以来,该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引进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研制成功了精密光学试验检测平台、汽车高压冲洗器、平拉机、交联密度仪、试渭仪、JF20×10卷边接缝机等8种新产品。1986~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0万元、268万元、326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4%。1988年,产值比建厂初期1967年增长2.04倍;实现利润30万元,比1967年增长9倍;被吉林省企业管理办公室评定为“省预备级企业”;并分别被长春市仪器仪表工业局和长春市委评为“先进企业”和“文明单位”。
  1988年末,仪表机械厂厂区占地面积10286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119平方米。职工39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人;生产设备78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38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68万元,净值123万元。生产产品有透镜铣磨机、平面铣磨机、抛光机、安感器等16种光学冷加工设备,还有齿轮棱角滚压机、喷丸机、车轮轮网、档圈扩切机、卷边接缝机、翻边咬合机等10余种为汽车零件加工使用的非标设备。
  其中DM940双面磨片机和二氧化硅抛光机,1982年分别被评为吉林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983年DM9410双石磨片机又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用消化西德技术开发的JF210×10卷边接缝机,填补国内空白,1985年获吉林省机械电子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被机械工业部定为可替代进口产品。
  十一、长春市水利机械厂
  长春市水利机械厂(以下简称:水利机械厂)位于长春市朝阳区集安路5号。水电部生产电厂辅机及配件的定点厂家。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水利机械厂的前身是吉林省水利厅工程队维修小组;于1958年6月成立,维修拖拉机、推土机等水利施工机械。1963年6月扩建,改名为吉林省水利厅水利机械厂,1965年下放到吉林省水利工程公司,仍以维修为业。1968年3月开始兼营小型水利机械的加工业务,隶属于长春市重工业局,厂名改为长春市水利机械修配厂。1969年,主要产品是螺杆式启闭机。1975年8月改名为长春市水利机械厂。1978年9月划归长春市水利局,1984年1月又划归长春市机械工业局。
  1979~1988年,该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政策,对企业进行了全面整顿,逐步深化改革,推行厂长负责制,进行了分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依靠技术进步,走生产科研一体化的道路,与西南电力设计院、东北勘测设计院、东北电力学院、吉林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先后共同研制开发了SQJ-127—1碎渣机、LLZQ3500型、ZSB型清污机等6种新产品;1985年产量36台,配料33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26.9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1988年产量主机26台,配件43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25万元,实现利润39.7万元。被吉林省企业管理办公室评为“省预备一级企业”。
  1988年末,水利机械厂厂区占地面积26012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4717平方米。职工33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人。主要生产设备71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38台,年未固定资产原值193.6万元,净值104.1万元。主要生产三大系列的清污机、两大系列的启闭机和碎渣机。其中LLZQ系列和ZSB系列的清污机,QPQ系列单(双)吊点卷扬式平面闸门启闭机,1986年获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LLZQ系列链式拦污栅自动清污机1988年被评为长春市优质产品。
  十二、长春市化工设备厂
  长春市化工设备厂(以下简称:化工设备厂)位于长春市朝阳区春城大街锦阳路1号。化学工业部生产搪玻璃设备的重点厂家之一,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化工医药局。
  1975年10月,长春市化工设备厂在长春市搪瓷厂工业搪瓷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投入建设资金454万,经过继续施工,到1982年相继建成铆焊、搪烧、空压机站、变电室、打砂间、锅炉房、锻工工段、金工车间等,生产用建筑8657平方米,安装跨度16.5米,20吨天车1座、自建5千吨和1万吨反应罐烧成窑各1座,1984年开始建起了3104.72平方米的探伤室、购置了2台埋弧焊机、自制了炮式内环焊架、外环焊接平台及调速转车,1986年初与上海工业搪瓷厂进行技术协作,1987年吉林省保险公司给该厂贷款136万元,采用上海工业搪瓷厂的图纸,制造了自动焊转台,升降架、电热园片加热炉及取送料装置,龙门吊车,刨边机、剪板机、切割机、X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和实验设备共26台(套),新建了239平方米的隔音防护磨光间,生产能力由1985年的5000吨提高到1988年的15000吨,1988年的能力比1975年增长14倍。
  1988年末,化工设备厂厂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职工49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5人。生产设备53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3台。年未固定资产原值759.3万元,净值624.7万元。主要产品有50~5000升各种搪玻璃反应罐、贮罐和非标准化工设备。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516个单位。1985年,取得吉林省劳动人事厅颁发的一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1988年,获吉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颁发的《准予承担压力容器设计证书》。1988年产量达到456台/15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80.6万元,利润40万元。
  十三、长春运输机械厂
  长春运输机械厂(以下简称:运输机械厂)位于长春市开运街116号。吉林省交通工业重点企业之一。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交通局。
  运输机械厂前身是汽车制造厂吉林装配厂,1936年成立。厂址在吉林市光华路24号。1946年5月改为吉林省公路局汽车修配厂,1949年12月1日,改为吉林省公路局汽车修配厂,1950年4月,改称吉林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1952年4月改为国营吉林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1958年12月,国营吉林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并入吉林省运输公司公私合营长春汽车修理厂(该厂1956年由长春私营汽车修理部等8户企业合营而成)。1959年,驻在吉林市的人员、设备等迁入长春市。1960~1964年5月,该厂又连续四次更改厂名分别为“吉林省汽车配件制造厂”、“吉林省交通设备修造厂”、“吉林省汽车配件制造厂”、“吉林省汽车修配厂”。隶属于吉林省交通厅,1983年11月1日,吉林省政府(83)353号文件,将吉林省汽车修配厂下放到长春市交通局,1984年6月1日经长春市经委批准,“吉林省汽车修配厂改称长春运输机械厂”。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2万元,实现利润86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6年4月,ZL30型装裁机改型为ZL30A型,产量有所突破,全年生产69台,比1980年增长64%;1987年8月11日成立了“长春丰田汽车维修中心”,同年9月21日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鲍凯玛公司就引进平地机进行了业务洽谈和技术交流,生产经营开始向外向型发展,产值和利润分别达到501.8万和52.4万元。
  1988年,上级为该厂招标选聘了厂长,厂长招聘了中层干部,先后进行了人事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经营承包、财务核算、质量管理、组织机械等一系列企业管理机制的配套改革,全厂职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克服了物价上涨、资金和电力紧张的困难,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承包任务,生产和效益上了一个新台阶。完成工业总产值514.8万元,实现利润61.5万元,被长春市企业管理办公室评为“市一级企业”。
  1988年末,运输机械厂厂区占地面积96962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8768平方米。职工8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人。生产设备266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124台。年未固定资产原值913.9万元,净值398.3万元。
  十四、营城煤矿机械配件厂
  营城煤矿机械配件厂(以下简称:营城煤机厂)位于九台市营城镇。全国生产煤矿机械配件的定点厂,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东北煤碳设备制造公司。
  1972年5月4日,营城煤矿机械厂成立。隶属吉林省煤碳工业管理局。主要产品:矿用机械配件。1979年1月1日,改名为营城煤矿机械配件厂。
  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职工素质低,所生产的各种矿用链条质量不好,大量积压,经营形势捉襟见肘,1980年只盈利0.1万元,1981年产量1216.1吨,比1979年下降52%;完成产值251万元,较1979年下降56.5%;亏损99.9万元。专业人员连续调走,企业陷入困境。
  1982年8月,吉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全面调整了该厂的领导班子,新班子提出“三年三把火,三年三大步”口号,提出近、中、远期三个目标;当年亏损减半,第三年盈利40万元,80年代末一厂变两厂;制定了严格管理,保证实现生产高指标、经营成果高效益、企业素质高水平的“一严三高”治厂方针,采取从抓劳动纪律入手,治理脏、乱、差,进行企业整顿强化指标,学习“首钢”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建立销售攻关队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开展增产节约竞赛等一系列措施,把全年亏损70万元的指标降到了34万元,实现了亏损减半的目标。1983年4月1日,加入了东北煤碳设备制造公司,年底企业全面整顿,局内首家验收合格。到1984年,产量3854吨,产值达805万元,实现利润45.4万元。
  1986年,开展企业升级活动,制定技术标准1545项,管理标准259项,工作标准404项。1987年,该厂生产的FC2625挂钩节链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被外商誉为“链条皇后”。1988年,该厂还试制出MZJ-1400型井下煤仓振动放煤机,为井下采煤、运输、装车的中间环节 提供了机械化设备,使工厂迈出了只生产煤机配件,不生产煤矿整机的圈子。
  1988年末,营城煤机厂厂区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职工137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8人。生产设备557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142台。年未固定资产原值2146.8万元,净值1836万元。产品有模锻链、圆环链、传动链、凿岩机水针、绞车、减速机、防爆开关、煤电钻、橡胶电缆等矿用设备及配件。年产量6186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356.6万元,利润60.1万元,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