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7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行业沿革
分类号: F426.4
页数: 5
页码: 93-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1941年至1988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行业沿革发展情况。
关键词: 沿革 长春市 电气机械

内容

长春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下简称电工行业)解放前规模小,水平低,不成体系,不能制造整机,只能从事电器的装配、零件加工和修理业务,而且大部分工厂由日本殖民主义者经营。
  长春市最早一家电气工厂,是1927年3月开办的私营《源发电镀厂》,资本5000银元,加工电镀件,有员工12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倒闭。
  1941年日本资本家佐伯懦次,投资40万元伪币,在“新京”开办了《满洲照明株式会社》,装配加工照明器具,后来日本资本家又相继在“新京”开办了《八岛制作所》、《兴亚电机》、《福岛电气会社》等电气工厂。截至1945年,日本资本家在“新京”开办的电气工厂已达到15家。从事开关、接触器、电热器的装配与加工,电机、变压器的修理业务。生产设备简陋,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职工几十人,最多不过100人,详情见下表:
  1945年“八•一五”光复前夕,日本人开办的电气工厂大部分遭到破坏导致倒闭。1946年10月,国民党东北生产管理局长春分局接受了“八岛制作所”、“荏原电机制作所”等6个频临破产的电气工厂,惨淡经营电机、电器修理业务。1948年,长春解放前,国民党采取“杀民养军”政策,从日伪手里接受的几个电气工厂全部被破坏殆尽。1948年10月,仅有“玉国电器”、“傅新电器”、“长春电器”三个私营电气工厂存在。长春电器厂生产日式变压器、高压油断路器、继电器等,1949年分别年产10余台、30余支、20余支。1950年“长春工程队”(现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的前身)成立,生产电杆横担。1951年10月九台县接管了长春电器厂,成立了“九台县公营电气器材制造厂。1952年4月,长春市政府工业局接受了“九台公营电气器材制造厂”,并将“王国”“傅新”两个私营企业合并过来,成立了地方国营长春市电气器材制造厂(长春电机厂前身)。主要产品有继电器、电流表、变压器、互感器等,并承接电机、变压器修理业务。1952年6月1日吉林省第六劳改队机械厂(现长春开关厂前身)成立,从事旧式配电盘和互感器生产并承揽电器安装工程。
  1952年,长春市的电工行业已初具规模,有3个企业,职工总数达到722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31.3万元。
  1953~1957年,随着长春第一汽车厂、长春客车厂第一批重点企业的兴建,带动和促进了长春市电工行业的发展。1955年,在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成功地为156项工程之一的哈尔滨亚麻厂制造了500KVA的变压器。1957年,变压器的产量达到14068KVA,互感器产量达到5584只,分别比1952年增长19倍和21.5倍。并试制成功了交流电动机和高压隔离开关,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期间,长春市电工行业迅速发展,长春市政府采取“母鸡下蛋,滚雪球”的战略,发展壮大电工行业。将长春市电气器材的变压器车间、电线总成车间、电木粉车间独立分出,分别成立了长春市变压器厂、灯泡电线厂、化工二厂。还先后成立了长春电炉厂、长春市第一电机厂、长春互感器厂。各县、区也纷纷成立电机厂和电器厂。到1959年,长春市电工行业的厂家达到26家,其中电机制造8家,电器15家,电炉成套2家,发电设备1家。1960年,长春市交流电动机产量达到93844KW,变压器产量378304KVA,高低压开关板总产量7771只,分别比1957年增长95%、25.9倍和118%。
  1961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电工行业进行了调整和精简。各县、区开办的电气工厂相继下马。1963年,电工行业的企业数减少到7户,从业人数减少60%。1964年,长春市电机厂的电控车间分出并入长春电炉厂,后又分出独立组建长春市电器控制设备厂。1965年,从长春市电机厂抽调100多名干部和工人,在辉南组建吉林省永安电动工具厂。1966年,长春电机厂的电动工具车间独立分出,成立长春电动工具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工行业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1967年至1969年,电工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下降。1970年以后,生产有所好转,增加了汽轮发电机、电线电缆、电动工具、大功率电炉和电炉变压器等品种。但是生产不稳定,时高时低,经济效益一直不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专业化协作,大力发展县区电气工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增加了Y系列电机微特电机、电锤、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电弧炉等产品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1988年,全市电工行业共有企业61家,其中全民企业中型以上的有13户。企业总数比1952年增长19倍多;共有职工2129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0553.1万元,比1952年增长231倍。实现利润3472.3万元,上缴税金1724.7万元。在长春市各工业行业中,仅次于汽车、农机制造业居第三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346元/年•人,在长春市机械工业系统内位居第一。有工程技术人员1680人,管理人员2552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7.9%和11.9%;拥有设备总数6181台,其中精、大、稀设备236台,占总数的3.8%;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1527.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279.4万元。全行业产品品种已达241种1300多个规格,有36种采用了国际标准,有4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章,12种产品获部级优质产品称号,34种产品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称号,2种产品获长春市优质产品称号。
  附表3-1:1952~1988年电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