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588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3
页码: 422-424

内容

本志从1986年11月开始编纂。
  长春市交通局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组成了由局长林万清为主任的编纂委员会,抽调了6名在交通系统工作多年,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组成史志办公室,制定了编纂工作方案,召开了编纂工作会议,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和退居二、三线的老领导担任顾问。史志编纂工作全面展开。
  1987年初,在向天津、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发函索取篇目,学习编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搜集资料用的篇目。从当年4月到1988年6月,本着先近后远、先市内后市外的原则,先后在本省、市及大学的7个档案馆(图书馆)和沈阳、大连、北京、南京、重庆等11个档案馆(图书馆)查阅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沦陷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档案、资料2046卷、3099份,复印(摘抄)资料202份、6616页、300多万字,基本上搞清了长春古今道路及交通运输情况。
  1988年8月,在集中搜集资料告一段落后,对作为搜集资料用的篇目按编写需要进行了修改,形成编纂篇目。按此篇目,编写人员对大量资料进行筛选,组织翻译,制作卡片。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共翻译日文资料8万多字,制作卡片3500多张,约30多万字,为编纂工作创造了条件。
  1989年初,编写人员明确分工,正式执笔撰稿。第一章道路,分别由颜之江、梁宝英撰稿;第二章桥涵,梁宝英撰稿;第三章运输工具,由邵洪涛撰稿;第四章运输业,由邵洪涛撰稿;第五章货物运输,由邵洪涛撰稿;第六章旅客运输,由李光义撰稿;第七章水路运输,由孔项阳撰稿;第八章机动车维修,由李英荔撰稿。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由王兆生撰稿;第九章职工队伍,由姜国林撰稿;第十章公路运输管理,分别由颜之江、梁宝英、马占兴、景清泉、王兆生撰稿。此外,人物部分由于庆铭撰稿;大事记由国凤才撰稿。在书稿形成过程中,国凤才做了具体组织工作,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修订;邵洪涛承担了篇目设计工作,并对有关章节进行了修订。肖朝光主持了对书稿的全面修订工作、统稿并改写了部分章节。
  本志编写成稿之后,广泛征求意见。承蒙东北师范大学王魁喜教授、吉林师范学院李澍田教授、吉林省交通厅谭文华总工程师、崔承章主任、原长春市交通局局长杜生灵、副局长窦相成、市公路管理处处长李永林等专家、学者、领导的关注,给予审阅,提出极其宝贵的意见。特别是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田志和教授审阅了书稿,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长春市各县(市)、区交通局、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也提出很多修改意见。
  这部志书的编写,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采取横排竖写,详今略古的体例,记述上至辽金,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概貌,是一部门类齐全、条目清楚、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读性较强的专业志书,可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公路交通工作的同志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交通厅档案室、吉林省交通厅史志办公室、长春市档案馆、大连市档案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得到长春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的殷切指导。在本志编写过程中,曾作为局史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的原长春市交通局副局长高喜范、赵玉文、原史志办主任宋洪文做了很多组织工作;蒋於拉、秦瑞祥、李忠诚、赵作仁做了大量工作;王丹、赵玉洁、白亚娟、崔丽华等同志提供了大量资料;张长青等同志提供了大量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志由于记述的内容时间久远,跨度大,有的资料难以搜集齐全和确切考证,疏漏、失当、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九九三年十月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