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消防设施与装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43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消防设施与装备
分类号: D631.6
页数: 5
页码: 623-6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消防设施与装备发展情况,清末民初,长春的消防设施装备非常简陋,遇有火警,主要靠望火楼瞭望去发现或到火灾附近的警岗报警,由执勤岗警鸣警笛报警。救火装备工具主要是水龙和锹、镐、水桶等。随着城市建设和消防技术的发展,消防设施装备也逐步完善,以适应城市消防保卫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长春市 消防设施 装备

内容

清末民初,长春的消防设施装备非常简陋,遇有火警,主要靠望火楼瞭望去发现或到火灾附近的警岗报警,由执勤岗警鸣警笛报警。救火装备工具主要是水龙和锹、镐、水桶等。随着城市建设和消防技术的发展,消防设施装备也逐步完善,以适应城市消防保卫工作的需要。
  一、消防设施
  (一)望火楼
  望火楼是早期消防队瞭望火警的主要设施,楼上设警钟和五色灯球,发现火灾,瞭望者击钟报警,以连续击钟次数和灯球颜色指示火灾方向。在60年代以前,全市共有5座望火楼,由消防队员在楼上昼夜执勤,以便瞭望火情。随着城市建设和通讯事业的发展,逐步由电话取代。
  (二)锣、警笛
  清末,商办水会成立之初,遇有火警,急报该段水龙存储处,并以鸣锣为号,召集该段水夫,水夫按东三、西四、南五、北六之锣声辨别起火方向参加灭火。警笛由岗警随身佩戴,遇有火警,由岗警鸣笛报警。
  (三)消防水源
  清末,消防用水主要是火场附近的井泉或澡塘,夏秋季节水池或环城河之水亦可供消防用水。1911年,长春工程局修建洒道用水井18眼,亦可供消防用水。1913年,“满铁附属地”内使用自来水,始建消火栓。1925年5月,由开埠局在长春公园东北隅修建消防专用水井1眼。1927年,在消防队院内建消防专用水井1眼。1932年后,在伪都“新京市”内兴建消火栓,共建735个,同时凿深井20眼。据1948年统计,全市共有深井22眼、浅井4眼,消火栓1339个。
  长春解放后,消防队加强对消防水源的管理,制定了消火栓管理办法,将距住户较近的952个消火栓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住户,规定责任户要及时清扫消火栓附近的积水和雪,严禁倾倒污物或压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消防水源设施逐年增多。1979年,全市共有市政消火栓1461个、各企事业自建消火栓1090个,储水池54个、深井和机井55眼、水塔23个、天然水源27处。凡具有提供消防用水条件的设备、设施,如蒸汽机车、市政洒水车、水塔、水池、深井等都安装了消防取水接口。并由市公安局、城建局、公用局联合发出《关于长春市消防水源设施管理的通告》。在省测绘局的协助下,编制了《消防水利图》,供消防人员熟悉使用。每年春、冬季节,消防队配合自来水公司对消火栓进行清理、防寒和维修保养,保证随时应用。到1988年,全市共有市政消火栓1586个,能使用的1379个。企事业单位内部消火栓1212个,能使用的1088个。还有深井47眼、大型贮水池104个、水塔38个、天然水源10处。
  (四)电话
  长春解放后,各消防分队均设有普通电话。市消防队接到“119”火警电话后,值班员通过普通电话通知主管分队出动灭火。1956年,火警电话由“119”号改为“09”号。1958年,火灾专用电话回线由原来的2条增至4条,火警电话由单机改为火警专用电话机台,安装史端桥式50门电话交换机1部,并设火警调度台,大队机关及所属7个消防中队都安装了内部警备电话,火警调度台可同时或分别与各执勤中队通话。1959年上半年,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7个消防中队的值班室都安装了火警对讲机。火警调度台也安装L601型录音机2台、美多牌交流扩音机3台。当火警调度台受理火警时,同时录音,省厅、市局和消防各中队值班室都可同时听到报警。1974年,消防大队安装供电式100门电话交换机1台。1981年10月15日,火警电话号码由“09”重新恢复为“119”。1984年1月,消防支队安装了IZHO-1型纵横制电话交换机1台。支队机关、中队、支队长及各科长住宅均安装了警备电话,支队机关各科和各中队均有市政电话。1988年,全市共有火警专用电话回线14条。消防支队火灾调度室安装了50-DH-HI-1型火警调度机1部。
  (五)电台
  1959年,消防大队安装无线电报话机4台,院内架设木杆天线,基地台为9-B型150瓦报话机1台,消防指挥车安装大81型50瓦报话机1台、移动式步话机2台,大队指挥调度室随时和在火灾现场的消防指挥车保持通讯联络,掌握火场情况。1967年,消防大队机关迁至康平街12号后,在消防队大院内架设25米高铁塔天线1部。1976年,经省无线电管委会批准,在直属中队、五中队、七中队一号消防车上各安装15瓦无线电台1部。此后,其他各中队的消防一号车也都陆续安装车载电台。至1980年,有基地指挥电台2部,功率为25瓦。各中队一号车均安装了功率10瓦的车载台,均为74系列1121型超短波调频无线电台。1984年,消防电台逐步更新为80系列产品。1988年,消防基地指挥台配备9025型25瓦电台2部,9个中队各配备10瓦车载台1部,中队指挥员配备3瓦袖珍电台共38部,实现了消防指挥调度中心与火场指挥车、作战中队、作战中队指挥员的火场通讯联络现代化。
  二、消防车辆、器材、工具
  1945年日本投降时,伪都“新京”消防署尚有各种消防车47辆。国民党统治长春期间破坏严重。长春解放时,仅有1辆消防车尚可使用。因而发动群众捐献零件器材,组织力量抢修消防车辆。至1949年6月,共修复消防车22辆,其中有水龙车13辆、水桶车7辆、美式吉普车、三轮摩托车各1辆。1951年后,陆续购入苏联嗄斯51、吉斯5型消防车9辆。1954年,又从西德购进奔驰53米直臂消防云梯车1辆,是当时国内仅有的几辆登高车之一。同时,还购进手摇式23米拖梯1部。1955至1959年,先后购入吉斯150型消防照明车1辆,水罐泵浦两用车、泡沫车、泵浦车、轻便消防车13辆。至1963年,除去退役旧车,消防队有消防车38辆。1965年,加上接收部分企业消防队的消防车,共有消防车47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增多,新的能源、材料、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广泛应用,都要求消防工作与装备器材不断地与之相适应。消防车辆与器材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添置。1966年至1986年,20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内外购置各类水罐消防车、消防油罐车、二氧化碳消防车、干粉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等39辆及黄河23米曲臂云梯车1辆。
  1986年,市政府决定,由市科协、市照明研究所、市起重设备厂、市消防支队共同研制,由起重设备厂用解放汽车底盘生产消防照明车1辆,灯光覆照面呈45度角,距离200米处可以看清报纸。1987年,从西德进口DI53型直臂消防云梯车1辆,购置解放141型水罐消防车2辆,武汉吉普消防指挥车1辆,用捷克型车底盘改装8吨水罐消防车4辆。1988年,购置黄河水罐消防车、东风水罐消防车、火场勘察车、日产丰田消防指挥车各1辆,用波兰型车底盘改装水罐消防车1辆,解放141直臂8米梯子车3辆。同年末,共有各种消防车60辆。根据公安部《关于城镇公安消防队执勤消防车退役暂行规定》,其中已有6辆消防车退役待报废,22辆应退役。
  50年代至80年代,消防车配备的器材工具有了重大变化,主要有二节或三节伸缩拉梯、挂勾梯、单杠梯、吸水管、滤水器、水带卡、水带保护桥、水带挂勾、直流水枪、直流喷雾两用水枪、泡沫灭火剂、泡沫发生器、泡沫枪、泡沫灭火装置、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四氯化碳灭火剂、四氯化碳灭火装置、分水器、异型接口、手提式蓄电池照明灯、氧气呼吸器、滤毒罐、天棚破坏器、大小铁铤、大小锹、大小斧、大小镐、断电剪子、安全绳、消火栓大小钥匙、帆布水桶等,以上器材、工具及灭火剂根据车辆具体情况配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了旧中国长春警察、剿匪斗争、人民公安机关、指挥系统、镇压反革命、内部安全保卫、惩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预审与监管、户口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外国人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爱民活动、法制建设等,再现了长春市公安工作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