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患何时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934
颗粒名称: 狗患何时了
并列题名: ——大洼县预防控制狂犬病见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盘锦报登载大洼县经常发生狗伤人,得狂犬病的悲剧,许多被采访者恳切地请求呼吁,呼吁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健康,控制一下这失控的狗。
关键词: 狂犬病 控制 失控狗

内容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通过驯养,使野生的畜禽变成了现在的家畜家禽。也就是在那时,狗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并成了人类忠实的朋友。
  然而,当人们用智慧的双服重新审祝这位忠实的朋友时,却发现了掩藏在友善面容后面的令人望而生畏的缺点。“炸弹”!人们象发现了埋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一样,惊恐地望着一向忠诚的朋友。随着“炸弹”的一声声炸响,“朋友”留给了人们一个演不完的悲剧。这悲剧的“导演”就是那令人厌恶的“狂犬病”。
  悲剧仍在继续
  不知道是第多少集:时间,1984年9月23日。地点:辽河西岸的一个名叫东风的小镇上。随着几声悲恸的哭号,悲剧又匆匆开演了,这一集的主人公是位年仅33岁的寡妇孙海芹。丈夫迟某早年患病夭亡,丢下孙海芹领着三个孩子过活,一家四口人强难地打发着日子。屋漏偏遭连阴雨,谁知这缺德的“导演”偏偏相中了她。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孙海芹在下地上工时被一条野狗咬伤,出于缺乏防疫知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只把伤口〓了简单的处理。谁知,一个月后,恶魔拥抱了她,她突然出现失眠、恶心、恐水等症状;继而出现〓痪,前后仅两天时间就被“导演”判了死刑,带着无限的悲愤,无限的留恋踏上了黄泉路。安置三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时,政府犯了难,孩子举日无亲,找工作年龄又小。最后有人想到了刚刚建成不久的乡敬老院。敬老院破格收下了这三个“小老人”。笑话,狂犬病这恶魔和人们开了一个天方夜谭式的玩笑。这是近年发生在大洼县的一次悲惨事件,在1980年至1989年中,这样的悲用共上演了五集,有五人“狗”口丧生。其中,上有年过五旬的老妪,下有儿岁的儿童。
  灭犬与彝狗
  “打狗!为了送走狂犬病这瘟神,必须开展灭犬活动。”人们慑于狂犬病的淫威,喊出了这样的口号。然而,当手拿棍棒、刀枪、绳索的打狗队来到时,那平日趾高气扬,狂号乱叫的家伙们,象是嗅出了“火药味”似的,瞬间消声匿迹,无影无踪。打狗队跃跃欲试地去了,却垂头丧气的回来。难道真是这些有牲有此奇能!非也,此乃主人之所为:打~狗队一来,主人便带着“奴仆”异地避难;打狗队一走,主仆又来个卷土重来。故此,虽然打狗的口号喊得山响,但打死的瘳瘳无几,并且撞到枪口上的是野狗居多。
  打得较彻底的也有。那是去年七月;荣兴农场51岁的郭秀荣老人被寡犬咬伤突发狂犬病死亡的噩耗传来,全忠场的职工义愤填膺。血的教训面前,人们党醒了。在农场领导的带领下,仅儿天时间全场就扑杀野犬50只,尚未扑杀的狗也全部注射了疫苗,并实行了拴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记忆的沟壑又渐渐被时光的风沙填平。狗依旧横行无阻。
  “城镇内禁止养犬,农村养犬要拴养。”这早已成为明文规定,1980年〓发的《辽宁省城镇公共卫生管理条例》、1984年下发的《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家犬管理的通告》上都曾有过这些文字。可是人们对此熟视无暗,不闻不问,依旧我行我素。这几年人们养狗很有积极性。为了图有个动静,〓〓家护院。有的专业户更是不惜花钱,买上几条上等货色,一方面增加防御能力,一方面以助家威。生活条件的改善也给一些人带来了闲情逸致,养狗求玩乐。一对间,你要我买,你抢我夺,小狗崽成了热门货,紧俏“商品”,大街上手牵“名牌”一步三摇的有之,围站成堆品头论足察“灯”观色的有之;因养狗而不惜做贼的有之,因丢狗而号啕大哭者有之……
  “狗越来越多了”,这是近年人们发现的一个怪现象。是的,这是事实。拿大洼镇来说,走进每条街都能看见狗的身影,旁若无人,招摇过市。不仅如此,农村也是这样,野狗窜街过巷。据统计,1981年全大洼县只有狗5389只,而到1989年10月,全县登记上册的狗竟有15893只,九年里增长近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1.9%。相反的,九年时间里全县共捕杀狗不足2000只。比例如此失调,狗焉能不多。
  防疫人员的忧虑
  狗的大量繁殖造成了社会上不应有的消费。每只成年狗每天吃掉的粮食按0. 25公斤计算,全大洼县15000余只狗,每天要从人的口中争走375公斤粮,一年就是13.5万公斤。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全国如果都这样将是怎样一种情形?人类的粮袋里又多了一个宽老鼠还可怕的“寄生虫”。在一个三口之家的养狗户里,女主人深有感触地说“每天用电饭锅〓一锅饭,人吃一半,另一半是狗的。而这只狗只是一只普通的“笨狗”。上等货色诸如西德黑贝则每天要以肉充饭,以菜汤解渴,否则就以绝食要挟主人。为了满足它的食欲,一些人不得已走食堂、串饭店,〓些残羹冷炙,闹得你也弄不清谁是主,谁是尸仆。近年,狂犬伤人率逐年增长,1085年全县被狂犬咬伤人数为362人,1989年增加到1550人。狂犬 伤人率高达434/10万, 远远越过50/10万的视定指标。随着狂犬伤人的增加,人用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出观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同时疫苗的价格一涨再涨,由1985年以前的免费注射,到1986年以后的5元、25元、45元。防疫站门前出现了少有的繁华景象,高峰期的夏季,每天求药者多达七八人次,在防疫站门前车水马龙的同时,兽医站却门庭冷落,很少有人问津。给家犬注射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然而,人们宁愿花几十元给人注射疫苗,也不去花儿元钱给狗上保险。这几年在防疫人员的努力下,注射率有所提高,但仍不尽人意,全大洼县注射率仅为89.3 %。这就是说,每百条狗中有十条狗未经注射疫苗,就象没上保险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有爆炸的可能。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大洼镇,田庄台镇两个镇中,注射率仅仅只有220%。1988年防 疫人员在大洼镇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只给250只家犬注射了疫苗,而全大洼镇共有狗1365只,人口如此稠密,狗又如此多,注射率又如此低。忧虑,怎不令人忧虑!
  1988年5月中旬,新兴场育新分场发生了一场由狗引起的纠纷案:高家的狗咬伤了刘家的两头肥猪,导致猪突发狂犬病暴亡,高家因此而成被告,刘家提出索赔。官司打到农场,最后以高家捕杀狂犬并赔款400元而告终。狗,你这维护社会安定的东西如今本身已成力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要你还有何用!
  曾有许多被采访者恳切地请求呼吁,呼吁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健康,控制一下这先控的狗。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齐忠义
责任者
孙海芹
相关人物
郭秀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