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高活力增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2839
颗粒名称: 素质提高活力增强
并列题名: ——唐家农场党委党的制度建设调查之二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89年6月24日盘锦报登载的关于唐家农场党委党的制度建设调查的文章。
关键词: 党委 党内监督制度 党组织

内容

1986年,大洼县唐家农场党委制定了党员干部端正党风十条规定。近一二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在党内有所影响,农场党委在原来规定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给党内生活带来了正常化,给党组织带来了健康的活力。
  全场从党委到支部乃至党员队伍,活跃着一支党内监督员队伍。这些监督员,确切点说就是党的工作、党员表现的信息员。党的方针政策、党风党纪在基层党组织执行得怎么样、表现得如何,监督员逐级向上反映。建立党内监督制度,党委工作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党委耳朵不闭塞,下边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党委下支部了解工作,首先要找监督员问一问情况,支部了解党员近期思想党风党纪表现,先听听监督员的反映。二是支部工作时刻在监督之中,做样子给上边看的现象少了。党员队伍监督员每月向支部汇报一次情况,支部监督员每月向党委汇报一次情况,从下至上形成了监督网络,党委工作有了分析问题的依据,影响团结、党员违纪等一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
  抓党的制度建设,给农场党委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局面。由于各项制度规范着每个党员的行动,党员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群众的公认。场内大型水利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党委调动的第一批人是共产党员;种埝埂豆,沟渠插秧群众认识不足,党员带头先搞,一下带动了群众。北窑分场老党员毕连文,发现村中一座桥坏了,带着儿子用编织袋装土修好。分场领导知道后说:“老毕头,修桥的事咋不吱一声。”这位老党员却说:“咱是党员,干这点事还吱啥声。’前年下大涝雨,太平分场的领导班子有的在外出工、有的开会,村里一些住房进了水。正当老百姓心里着慌的时候,村里的普通党员自觉联合到一起,挨家走访,安慰群众。群众事后评论说:“关键时候还是共产党员。”党员用行动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人们从党员的身上看到了党的力量。
  党的制度建设,锻炼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几年来,他们先后调整了8个分场的党支部书记,一批年轻、有知识和生产技术,能够开拓局面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发展商品生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党支部的中心任务。胜利分场过去搞单一生产,分场领导班子号召搞庭院经济,群众不相信脚下这块盐碱地。党支部成员带头在自家搞了蔬菜大棚。在支部带领下,全分场大棚生产由1987年的一户没有发展到现在的5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杨根华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根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