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化活跃着一支青年突击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2465
颗粒名称: 辽化活跃着一支青年突击队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辽化青年抢修突击队成立于1985年,1989年有队员100名,由各个生产维修岗位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子组成,活跃于全厂的各个生产维修岗位。
关键词: 青年 突击抢修队 机修小组

内容

辽化青年抢修突击队成立于1985年,现有队员100名,由各个生产维修岗位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子组成,活跃于全厂的各个生产维修岗位。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几年来,这个突击队先后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急、难、险工作一百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达几百万元,先后多次立功受桨。
  103——J抢修纪实
  辽河化肥厂是七十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现代化化肥生产装置,采用的是大机组单系列生产过程,所以说保证连续安全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连续就是产量,就是效益。1987年春节,人们沉浸在合家欢乐的喜庆气氛中。大年初四,辽化氨分厂的心脏设备103——J、JHP压缩机组轴位移过大红灯报警,造成合成系统被迫停车。节日的气氛被震耳的高压气体放空声所打破,给全厂职工的心灵上投下了一层阴影。面对如此突其如来的事故,氨分厂青年抢修突击队小组,在小组长王程同志的带领下,丢下节日的亲人,纷纷从不同的方向向厂里涌来。在被迫停车仅两个小时内,氨分厂青年抢修突击小组的21名队员经过简短的事故分析和动员以后,大家按着各自的分工,紧张而有秩序地忙碌起来。由于是紧急停车,整个机体内的氨气还没有排净,即使带上防毒面具,氨对人身暴露部分的刺激也令人难以忍受,而且面具进气量小,戴上它即使一动不动,也会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可突击队员却要戴着面具卸瓦座,抽浮环,抡大锤,身边的机体余热烤,耳中噪音响,摘下面具汗水淌成流,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突击小组长王程同志在整个抢修中始终战斗在现场,哪里出现难题,哪里活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由于连续数目的操劳,他眼睛红肿,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仍坚持战斗在抢修现场。以他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全组成员经过六天五夜的连续奋战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检修任务,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隐患,为安全长周期连续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氨分厂青年抢修小组受到厂长的通令表彰,王程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
  水解工程见实效 创造效益60万
  历年来,辽河化肥厂几乎所有的建筑安装工程均是外部承担,厂内基本不进行安装施工,尿素水解工程开始也准备由其它建筑安装单位来完成,后来经厂里研究决定,厂内自行组织安装。机修分厂勇敢地承担了此项任务,而厂青年突击抢修队机修小组就成了安装的生力军。他们在几位老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傅的带领下,克服人员少、资料不足、缺乏安装经验等难关,历时2个月就圆满完成了这项辽河化肥厂历史上第一项最大的自行安装工程。仅此一项工程为厂创经济效益达61.687万元。卢志臣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志臣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河化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