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龙舞 跑旱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6008
颗粒名称: 秧歌 龙舞 跑旱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2月7日,盘锦日报登载了文章「秧歌 龙舞 跑旱船」,讲述了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龙舞也叫“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跑旱船也叫“采莲船”,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关键词: 秧歌 龙舞 跑旱船

内容

秧歌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些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形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
  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为“秧歌”。
  龙舞 龙舞也叫“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此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龙”还有“断龙”,“草龙”、“香火龙”等多种形式的龙舞。
  跑旱船 跑旱船也叫“采莲船”,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船多用竹、木、秫秸扎成,外蒙以彩布,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间,如坐船状;另一人手持木桨,两人合舞,如同行船于水面之上。有的边歌边舞,一般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旱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流行。 宗合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宗合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