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昨天和今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4686
颗粒名称: 冠军的昨天和今天
并列题名: ——访姚最远的父母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9月24日,姚景远获得亚运会六十七点五公斤级举重冠军。
关键词: 亚运会 冠军 姚景远

内容

刘杰 杨根华
  第十届亚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前往汉城参赛的消息传来,我们便想起那洛杉矶,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六十七点五公斤级的金牌获得者姚景远。带着对他童年的回忆和今天的了解,我们来到姚景远的父母家。
  姚景远出生在辽河下游的田庄台镇。父亲姚立富如今已年过半百了,当我们提起景远的童年时代,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景远小时候是过着艰苦的生活,当时家里很穷,处在“瓜菜带”的年月,姚家八口人每月只有四十多元钱的收入。尽管生活很苦,景远的父亲倒是给儿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子,叫“小胖”。七岁时的“小胖”就开始和两个哥哥及邻居的孩子们练跟头,由于父亲年青时爱好体育,哥哥喜欢跑和跳,使幼小的景远受到体育方面的熏淘。九岁的“小胖”上了小学,体育教师一眼就发现他是个苗子,于是便把“小胖”吸收到学校的体操队,“小胖”肯吃苦又胆大,老师每教一个动作,他都认真学,认真做,不久就成了体操队的一名骨干。“小胖”在校不但体育好,学习也好,又团结同学,班级他是班长,学校他是领操员。一九七三年,县里召开全民体育运动会,“小胖”正在拉肚子,可是他要强地参加了一百米、二百米、手榴弹三个项目的比赛,队友风趣地夸他说:“小胖”拉了三天稀,取了三个第一。”
  姚家小院有着别人没有的东西,窗台上放着绳子捆着的砖头,这是“小胖”和哥哥们练臂力用的,门前放着两个小火车轮,这是大家练举重用的。由此我们想到景远的今天是因为有了昨天。
  十五岁那年的中秋节,“小胖”离开了辽河边上故乡,参加了辽宁省举重队的行列。这个吃辽河水长大的“小胖”,至今离开家乡整整十几个年头了,这十几年,“小胖”已不是昨天的“小胖”了。他先后十几次到日本、希腊、印度等近十个国家比赛赢得了二十多块金牌。曾先后荣获国际、国内运动健将证书,得到过一等军功奖章,并受到赵总理的接见。
  今天的姚景远又是怎样呢?从北京看望儿子归来不久的景远父母告诉我们,景远在出国前的训练中,人瘦多了。为了争取拿到亚运会举重冠军,他舍不得一点时间陪父母在北京玩一玩,他对妈妈说:“妈,这次儿就不能陪您了,因为马上要参加亚运会比赛。”当妈的理解儿子的心情。更懂得儿子的志向。亚运会开赛以来,景远父母每天晚上都坐在电视机旁希望看着儿子得到冠军。二位老人终于等到了,本月二十四日,亚运会传来消息,姚景远获得六十七点五公斤级举重冠军。妈妈激动得流出了热泪。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杰
责任者
杨根华
责任者
姚景远
相关人物
姚立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汉城
相关地名
洛杉矶
相关地名
田庄台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