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座談会上为什麽有人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1243
颗粒名称:
座談会上为什麽有人哭?
分类号:
C9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鞍钢鉄东医院托儿所的靑年和团员对小兰自杀事件感触深,认为团组织对他们漠不关心,缺乏关心和帮助。
关键词:
鞍山市
鞍钢
托儿所
内容
十月下旬的一天,鞍鋼鉄东医院托兒所靑年和团員在座談遼寧日报上發表的有关小蘭被迫自殺的問題时,有的人哭起來了。为什么哭呢?当然,人們对小蘭的死是寄予莫大同情的,但这幷不是哭的原因。哭,是因为有些靑年認为团的組織对自己漠不关心,与小蘭有同样的感触。
这个托兒所一共有四十七名工作人員,其中除行政管理人員和淸潔員以外,其余三十多人都是保育員。托兒所的工作人員中多数是適合团員年令的靑年,他們工作很積極,迫切要求進步。虽然他們工作很累:有些小組只兩名保育員,却要照顧三十冬个孩子,甚至有的保育員臨產前还照样坚持工作;但是团的組織很少关心她們,到現在有些靑年連团支部委員、書記是誰,都不知道。而团員又很少找靑年同志談話,靑年同志主动找团員談,团員有时还借口沒时間,加以拒絕。因此,有的靑年同志說,要求進步找不到大門,工作沒有个目标。有些靑年同志長期以來是苦悶的。小蘭之死对他們有很大感触,她們感到在托兒所工作好几年了,可是在政治上沒人关心自己。徐光蓮过去在工厂工作时,团支部同志經常找她談話,幷准备吸收她加入靑年团,但是調到托兒所后,一年多來沒有一个团員和团支部委員找她談話。她說:「今年我已經二十三歲了,团組織再不关心我們,就等着超令吧!」張秀芳,工作是積極肯幹的,要求入团已經有二年多了,团支部对她很少進行具体帮助,今年七、八月支部討論通过了她入团,但因团支部拖了很久,結果張秀芳到十一月就超过了靑年团員的年令。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賈玉
责任者
徐光蓮
相关人物
張秀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鞍鋼鉄东医院托兒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